以创新思维发展为目标的数学活动课程构建
2017-03-01徐河南
徐河南
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感性经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也能开发学生智力,让他们积极地去思索、探讨、创新,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识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本文就如何利用教材所蕴含的数学知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探讨。
一、开展数学调查,诱发学生创新动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有要创新的动机,而动机又不会自然产生,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的刺激和引爆,所以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数学活动能否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就显得十分关键。开展数学调查活动是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展开调查、探索与讨论,这会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数学调查最大的优点在于该活动极具开放性,非常适合小学生。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讨问题和寻求结论中体验成功和失败,不断拓展他们的创新空间。
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相关内容时,笔者创设了名为“鸡蛋体积大测量”的数学调查活动,方案如下:
探索主题:如何测量一个鸡蛋的体积?(体积单位:毫升)
方法与成果:
1. 用三种方法测量:①把整个鸡蛋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直接测量;②把鸡蛋打碎,将蛋黄、蛋清和捏碎的蛋壳一起放入量筒中测量;③做一个和鸡蛋一样大的橡皮泥“鸡蛋”,然后再把这个“蛋”做成长方体,再计算出体积。
2. 猜测:方法1和方法2应是最准确的,而且测出来的体积应该也一样;方法3用到估算,可能和实际体积差别比较大。
3. 实验过程:
4. 实验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用方法2测出来的体积总是比方法1少一点,而方法3测出来的体积和前两种方法的差别比较大,因为它在测量时是用眼睛估算,误差较大。
5. 想一想:为什么方法2测量的体积总是比方法1少呢?原因是鸡蛋里面有空隙,我们在剥开熟鸡蛋时总会发现蛋壳里面的顶部有一些空隙没有被蛋黄和蛋清所占据。
这个数学活动,教师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求鸡蛋体积的复杂性,常规方法无法直接得出结论,要通过把鸡蛋的形状转变成已经学过的几何体的形状等各种方法来求体积。接着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利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求出鸡蛋的体积。最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方法2测出来的体积总是比方法1少一点,而方法3测出来的体积和前两种方法的差别比较大?活动中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异常活跃,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突破思维定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标志是新颖性与独创性,表现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而非用常规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中介,它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素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丰富和完善。教学中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不应只追求学生对新知识的表达方式、问题的解题思路等有统一的或标准化的答案。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现实生活,开设数学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潜藏在深层的数学知识、数学逻辑和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表面积、次方和优化问题”等相关数学知识后,笔者创设了“厨房里的数学”主题活动。学生大都是从厨房的面积、冰箱的体积、碗筷的数量等方向去发现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在活动之前,笔者就事先让学生在课后注意观察厨房内的活动现象,通过观察、实践、计算、推理等各种方法来发现、解决厨房里的各种数学问题。学生们接到任务后纷纷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寻找出了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
问题1:碗口为什么是圆形?用方形碗喝汤,汤水容易从碗沿流下来,而圆口的碗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圆口的碗没有棱角,易于叠放;圆口的碗让污渍无处躲藏,方便清洗,如果是方形,污垢就会躲在拐角处。
问题2:为什么土豆要切开煮呢?整个土豆,就一个表面,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切得越碎,表面积就越大,这样受热的面积就越大,土豆就容易熟了。不仅是土豆,很多食材都要切碎了,才丢进锅里,正是因为切开后,表面积增大,熟得快,也入味。
这样的课堂少了教师的介入,放手让学生到现实的情境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发现厨房里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同时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并給予他们展示创新能力的机会,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
现在的课堂需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提到数学学习时不再认为它仅是枯燥的公式、繁琐的计算,而是有趣的探索、迷人的活动,有着自己独特的神奇魅力,让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对新知识不断地实现“再发现”与“再创造”,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