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之攻略
2017-03-01张惠鹃
张惠鹃
由于受到识字量少、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较弱等因素的影响,低年级学生发言时常常会出现“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如何说”的窘迫场面。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表达的困难,大胆地说出心中所思,有序地说出真心话,逐步做到“言之有欲”“言之有物”“言之有喜”。
一、创设情境,“言之有物”
1. 观察插图,展开联想。低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有许多色彩鲜艳、形象直观的插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清澈的湖水》里有一个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句子下面配有一幅岸边各种形状的山石插图。在教学这一部分时,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比喻句的精妙之处外,还应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经过启发,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那边的山石像一头大象伸着长鼻子在喝水”有的说:“那边的山石像孔雀开屏,美丽极了。”有的说:“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凶猛的狮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加大难度,夸学生:“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还能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话连起来说一说这些山石吗?”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根据插图展开联想,不仅准确地说出了山石之奇特,还学会了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2. 用心看图,发挥想象。在看图说话教学中,对于画面上没有展现的内容,学生常常会“卡壳”,因而说话热情不高。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看图,想象图中的人物之间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故事情节会如何发展、结果又如何,从而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在一年级上册“复习四”里有一个看图讲故事,图的大意是:小兔要过独木桥去学校,正遇上河对岸猴妈妈带着猴宝宝也要过桥。它们怎样过桥?笔者首先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动物?有哪些景物?接着告诉学生:图上有的可用眼看,图上没有的可用心“看”,也就是要想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教师与一个学生合作扮演猴妈妈和猴宝宝对话练习。学生看了这些,对看图说话要用心“看”——展开想象就不再感到陌生,也不再觉得困难,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教师趁热打铁,让同桌学生互相扮演猴妈妈和猴宝宝的对话练习。最后,说说它们怎样过桥。经过创设情境的练习,学生们都能用心“看”图中没有的情节,合理地发挥想象,把故事讲得完整有趣。
3. 在拼音教学中,创设情境训练说话。一年级课本拼音教学内容中有不少色彩鲜艳的插图,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学生的视觉。教学拼音时,巧妙利用插图,可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教学“ie üe er”一课中,学习和巩固音节词语“shù y蔓xǐ qu蔓hú di锓ěr jī”时,可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音节词语练习说一句话。比如,有学生说“爷爷戴着ěr jī听音乐”,有学生说“爷爷在树下,坐在椅子上,戴着ěr jī听音乐”,还有学生说“hú dié在花丛里飞来飞去,正在采花粉”……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根据音节词语,说不同的句子,这样既巩固了拼音,又丰富了词汇,还学会了运用。
二、搭建平台,体验“言之有喜”
1. 借助词语,训练表达。引导学生主动用学过的词语说话,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浅水洼里的小鱼》中有这么两句话:“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教学中,教师可抓住“也许、甚至、成百上千”这些重点词语进行教学。首先,由学生自主练习读好这两个句子。接着,让学生运用“也许……甚至……”说一句话。学生们听了教师的示范后茅塞顿开,纷纷举手发言。生1:“树林里的树也许有几百棵,甚至有几千棵。”生2:“公园里的石子也许有几百块,甚至有几千块。”生3:“树上的树叶也许有几百片,甚至有几千片。”……紧接着教师追问:“刚才这些同学说的话,可以用课文里四个字的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什么?”学生们不加思索高声回答:“成百上千!(成千上万)”!这样的词语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成百上千”的词义,感悟了课文描述的内容,还提高了说话能力。
2. 联系生活,准确表达。生活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广阔课堂。教师要做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有心人,善于适时地联系儿童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一个高个子男生(此学生坐在最后一桌,他的背已靠着教室的黑板)向笔者反映情况:“×××经常打我的背。”笔者就边了解情况,边引导说话训练。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打你的背?生:下课时,我坐在位子上看书,他用手一直打我的背。师:他打你时是重重地,还是轻轻地?生:他轻轻地打我的背。师:哦,不是打,是轻轻地拍。为什么他一直拍你呢?生:他要从我身后走过去,影响了我看书,很吵!我不让他过……通过这样的对话,这位高个子男生明白了那位同学不是打他,而是要借过路,是自己因为自私误解了这位同学“经常打他”。这样,不仅恰当处理了学生之间的矛盾,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3. 课堂内外,愉悦表达。在课堂内,教师应设计多样的游戏,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多样的说话训练,让每个学生动脑、动眼、动口,体验语言表达的快乐。在课外,教师适量布置口语作业,多方位地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家长共享语言表达的喜悦。记得有一节写字短课刚刚开始,教室里顿时一阵骚乱,最先是第三组第一、二桌的学生惊慌地离开了座位,接着如“瘟疫”一样地在全班蔓延,有尖叫的、有躲闪的、有跑跳的、有站凳子上的、有追赶打闹的……此时课堂秩序已无法控制了,笔者和少部分学生一样都不知原因,好奇地张望着。终于一个胆大的男生逮住罪魁祸首——小仓鼠,教室才恢复了平静。原来是一小男生偷带小仓鼠来学校,这小家伙却偷跑了出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笔者灵机一动,何不把写字短课变成口语交际短课进行说话练习呢?笔者立刻请学生说一说刚才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想到的……不一会儿,他们别具一格地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下課时,笔者布置了口语作业,让学生中午回家把刚才班级突发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中午时分,班级家长微信群里可热闹了,家长们纷纷说着自己孩子为他们讲的班级小故事,夸奖自己的孩子说得惊险刺激、生动有趣,快乐的心情在微信群里飞扬。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