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共情策略 促进“语用”教学
2017-03-01黄冠凰
黄冠凰
共情,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一种心理学概念,它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意味着进入他人的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也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共情”策略,就是融文本情感、教师情感、学生情感于一体,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作者和作品共鸣,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小学高年级,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实施共情策略,促进“语用”教学。
一、运用共情策略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1. 创设情境,激发共情体验。心理学认为,情景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入境始觉亲。”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音乐、绘画、朗诵、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不仅有利于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中,而且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及人物感情或精神的理解。在教学《浙江之潮》一文时,教师播放“浙江潮”的视频,学生仿佛和作者一起来到海塘大堤,浙江潮的声、形、色、势以及变化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眼前,“玉城雪岭”“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等词语的意思,无需讲解,却已一目了然。此时,教师再次播放视频,学生朗读课文,文本的语言已经成为具象,鲜活生动,在激情迸射的琅琅读书声中,学生的心潮亦如“浙江潮”一般,汹涌澎湃,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这种体验恰恰就是文章作者的体验。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一则故事、一张照片或是精辟的格言、优美的诗句等等,都能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的胜境,进而在文本的学习中理解、领悟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思和情感。
2. 共情倾听,有效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共情倾听,要求教师弃绝“裁判官”的心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心灵和谐共鸣:教师表情自然,身体微微前倾,平视对方的眼睛——用乐于接受的姿态欢迎对方;不因细枝末节的问题而突然插话,也不因想转变话题而随意打断学生谈话——用专心倾听的态度肯定对方;或就要点问题适时发表意见感想,或就内容的遗漏、疑问之处择机询问——用“乒乓效应”响应对方……
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个性气质都不相同,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必然存在差异。这样的共情倾听,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畅所欲言,在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中,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
二、运用共情策略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感悟
情感换位,角色代入也是常见常用的共情策略。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因素,把自己当成文本中的角色,调动生活积累和经验,去体验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品质;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设身处地地思考如何组织语言表达情感,进而感悟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结合图画理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句时,笔者说:“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苏轼。我想问问,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施,而不比作貂蝉、昭君或者杨贵妃呢?”这一问,如同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有的说,因为“西湖”和“西子”都有一个“西”,这样的比喻自然;有的说,因为西施淡妆或浓抹都很美,西湖晴天或者雨天也都很美,这样的比喻很贴切。笔者又追问:“你怎么知道西施淡妆浓抹都很美呢?”有学生说,东施效颦里就写了西施生病,生病大概就只着淡妆,但是她皱着眉头也很美;有学生说,西施是越国人,越国就是现在苏浙一带,而西湖就在杭州,这样的比喻很亲切……总之,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写法是高明的,便不遗余力地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来论证。这个共情的过程,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思作者所思,想作者所想,这也恰是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原来写比喻句不是简单地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而是要自然、恰切、新颖,才能传神地表现出这一事物的特点与风采,也才能准确到位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运用共情策略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准确、有条理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感受等。运用表演、换位思考、角色代入、心灵日记等共情策略,能促进学生在倾听、理解、品味、欣赏、积累的基础上,乐于运用学到的方法,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在教学《卡罗纳》一课时,笔者先用音乐与语言描述结合,铺垫感情;接着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感受悲痛;最后研读批注与角色代入相结合,让学生表达关爱。有的学生说:“卡罗纳,虽然你的母亲不在了,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母亲当做自己的母亲!”有的说:“卡罗纳,我们都是你的兄弟姐妹,有我们,不用怕!”这节课,综合运用音乐、想象、描述、角色代入等共情策略,使学生入情入境,既读懂人物動作、语言的画外音,还能抓住关键词谈体会,懂得了如何在他人遇到重大灾难时表达关爱。再如,学完《幸福在哪里》一课,笔者出示下面的填空题让学生仿写诗歌,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感悟,又有机结合了语言表达训练,促进了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幸福是什么?我常常问……/小草说:“幸福就是为大自然增添一抹绿意。”/森林说:“幸福就是我能帮助地球畅快地呼吸。”/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
袁隆平说:“幸福就是培育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屠呦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
妈妈说:“幸福就是每天为你忙碌,看着你慢慢长大。”/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
啊,幸福就在于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总之,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共情策略,充分调动其情绪以及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使其与教师一起进入文本以及文本作者的精神世界,合理地产生情感共鸣与个性体验,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得于法而达其情。这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阅读课堂理想的境界!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