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报道的激励效应

2017-03-01危春勇

新闻前哨 2017年2期
关键词:长征路长征红军

危春勇

[摘要]以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为主旨的革命历史题材报道,一直是新闻宣传中的主旋律,也始终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如何恪尽职守、履行担当,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宣传好?笔者通过参与“红色往事”“红色传承”专题报道的策划、现场走访和采写,感同身受,在激励他人的同时,也获取真知,锤炼了自己。

[关键词]红色资源 激励效应

红色基因是革命的传家宝,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他在各地视察、走访慰问、参加会议时,多次谈到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问题,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都举行了声势浩大、隆重热烈的纪念活动。信息日报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的主流媒体,策划和推出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红色往事”“红色传承”两大专题报道,以激情与责任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大合唱中发出了自己铿锵有力的声音,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履行担当,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宣传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对于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讲,笔者认为我们的长征路,就是要切实肩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坚持党性原则,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职能作用,忠于职守,履行担当,切实打好主动仗,大力唱响主旋律,热忱传播正能量,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和发展、巩固并壮大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舆论,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擂鼓助威。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江西同时又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中,赣南籍的红军达五六万人,占中央红军总数的65%。党史专家说,在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南籍红军倒下。大批江西籍红军将士牺牲在长征途中,再也未能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

江西人民为长征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可歌可泣、可供采写和报道的内容与题材很多很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掘、去讴歌,浓墨重彩地进行宣传报道。这也是媒体的优势所在。从2016年夏天开始,我们正式启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策划,精心组织,周密布置,通过对史实的疏理、遴选和实地的采访,相继开辟了“红色往事”“红色传承”两个系列。

“红色往事”主要从人物故事和史料文物的角度来展现80多年前感天动地的一幕,以小见大,内容有讲述于都人民捐门板、床板甚至寿材搭建浮桥,帮助红军顺利渡过8个渡口的;有回忆红军战士谢林贵一人背着68公斤重的手摇发电机,一路从于都背到延安的;有记录红军烈士纪念塔遭国民党军队拆毁,瑞金叶坪村一位老大娘冒着生命危险,将一块“烈”字石碑扛回家珍藏到新中国成立的,等等。报道多从一人一事切入,由一物一景引申开来,丝丝入扣,感人至深。

纪念的目的,不光是为了缅怀,更重要的是需要传承和发扬。所以,策划时我们的视角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往事的回忆上,而是特别注意反映现代人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突出“现在进行时”。“红色传承”则着重发掘长征对于当今的現实意义,反映现代人继承红军遗志,在新时代发扬长征精神的风采,表现精神的力量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内容有聚焦十余位年过六旬的红军后代沿着父辈的足迹,历时30天跨越11个省市、行程1.5万多里重走长征路的;有记叙众多革命后代热衷演绎红色歌舞,义务向社会宣传红军业绩和长征精神的;还有描写南昌摄影家15年自费走访,为340多位老红军拍照留下珍贵影像资料的,等等。

报道以人叙事,以事显人,挖掘和捕捉了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比如,红军后代罗合毅在重走长征路出发前母亲突然逝世,他一料理完后事,便立即去追赶重走长征路的队伍;曾两次走过长征路的王军,在成为一群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的总向导后,途中脚不慎扭伤,仍坚持带领大家走完了行程;一对60多岁的老兄妹为了观看红军后代演出的大型音乐歌舞《红军颂》,专程从成都坐飞机赶到南昌……

两组系列报道从8月下旬到10月下旬在我们信息日报刊登,持续了两个月,记者采写发稿30篇,计7万多字。历史与现实交融,故事与史实互补。两个篇章前后呼应,从各个角度和侧面反映红军长征的壮举、老区人民心系红军的情怀和当代人不忘初心、继承革命传统的风貌。让读者聆听记忆的脉动,从历史的起点中认识长征精神,找寻到更多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内核。在受众中引起较大反响。江西电视台都市情缘频道,根据我们的素材源采访制作了25分钟的“红色传承人”的特别节目在10月22日这天播出;南昌市广播电视台看了我们的报道,向我们索要被报道者的联系方式;还有读者看了报道,主动给我们提供采访线索。

追求真实,强化采访功能现场获取真知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既然是反映历史,就应当尊重事实。“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真实准确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强调新闻必须真实准确,老老实实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解释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真实性是媒体的生命所系,是有效传播、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网络时代,更要筑牢并加固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籓篱。这次我在采访40年来专注于长征题材绘画的著名画家沈尧伊老师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作品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创作就是一次次朝圣和较真儿”,给我以强烈的共鸣。艺术创作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是做新闻报道,更加含糊不得,更要“较真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切实保证和提高革命历史题材新闻宣传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准确,必须强化采访功能,扎实作风,深入现场、深入实地,尽可能多地访问史学专家、历史亲历者和知情者,获取第一手素材,同时也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我们将“走转改”作风贯穿到长征主题策划的采访报道中,不满足于现有的资料,不依赖对方提供的素材,派出了两路记者深入到长征第一渡于都、第一桥瑞金武阳桥、第一山瑞金云石山等长征源头腹地采访考察数天,沿着红军的战斗足迹探寻走访,亲身体验、实地感受感知感悟“闻所未闻”的故事和前所未有的奇迹,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稿。在于都县罗江乡新屋村,记者看到了农户赖如亮从他曾祖到自己这辈几代人守护当年红军班长在赖家瓦房书写的标语漫画墙;在瑞金叶坪乡华屋,记者聆听了红军后代华崇祁深情讲述父亲华钦材和叔叔华钦梁的故事,并展示了精心保存80多年的父亲用过的笔记本、墨盒、笔架和毛笔等。如不去现场,就难以获取真知并有所发现,也无法接触这些见证历史的珍贵实物和当事人的动情回忆。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意史实的准确和表述的分寸,尽量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我们在长征主题策划中严格遵循的。如果报道失信于人,其作用和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我觉得,不能因为是正面宣传、歌颂性报道就一味地去迎合奉承,发现问题也不敢指正;也不能任意拔高,夸大其词,为了追求报道的生动可读,去编造没有事实依据的事情。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要杜绝,避免以讹传讹。比如,有一个典型人物陈发姑,当地宣传介绍时说她1934年10月中旬送别丈夫踏上长征路后,一直守望了75年,而且每年编一双草鞋作为寄托,直到2008年去逝。但记者在采访中并没有看到陈发姑所编草鞋的实物,也没有看到相关的照片,陈发姑晚年双目已经失明,十几年前我们也曾有记者采访过她,从未听说她编草鞋的事。出于慎重考虑,我们在报道中没有采用这些素材。还有在采访一位探访长征源的演讲家时,他说32天骑行7000余里,途中发表了30余场演讲。对这个数字我们表示怀疑,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每天都有一场演讲,那你在路上怎么有时间行进呢?这一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

激情与理性交织。在编发签审每篇稿件的过程中,自己也特别注意细节的真实、准确和可靠,严格把关,字句必较,对于一些与史实不符或者可能产生疑问的说法和表述均作了删除。重要篇目,我们大都将稿件发给接受采访的党史专家和当地纪念馆的负责人审核把关,防止了不应有的差错出现,确保了报道的质量。

感同身受,在激励他人的同时锤炼自己

历史是奋斗者的坐标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组织开展红色和革命历史题材新闻报道,意义重大,既教育人同时又锻炼人。自己策划和采写了较多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宣传报道,积累了不少经验,总想让红色的种子在新一代新闻人身上生根发芽、接力延续,一有机會便要设法吸引年青记者参与到这一宣传报道中来,让他们多参与、多接触,消除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前些年,我在策划国庆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红色主题报道时,都有意识地带领部门年轻记者参加,这次在实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策划时,更是让年轻记者担当重任,其中有的还是刚加入新闻队伍不久的新人。70后、80后、90后,加上我自己60后,整整四个年代的人一起投入纪念长征的报道,特别有意义,也深受教育。

“心源为炉,笔端为炭。”带着感情去写,带着激情去做。在采访中,我们的记者自觉以红军将士为榜样,以长征精神为动力做好长征报道。红军官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始终激励和鼓舞着大家。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思想一次次得以熏陶,精神一次次受到鼓舞,感情一次次得到释放。大家通过现场采访,获取了较多鲜活素材,增强了感性认识,圆满完成了采访报道任务,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可以说,我们在进行“红色往事”“红色传承”专题策划、走访、探寻和采写的过程,既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学习革命史和接受传统教育过程,也是抓住机会提高政治思想素养和提升新闻业务水平与技能的有效途经。

大家将“两学一做”落到实处,以自己的具体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长征精神。记者李征身体不适,胃溃疡病发作,仍然坚持采访报道,走访了多位传承长征精神的红军后代,与他们聊天畅谈,掌握了大量一手的素材,一连写出了4篇报道。在采写红军后代罗合毅继承父亲的遗志、接力宣讲长征精神和红军故事时,除到他家走访外,还专门去现场聆听了一场罗合毅的演讲,实地感受这位红色基因的传承人的红色情怀,写出的稿件真实生动可读,富有现场感和感染力。在采访过程中,李征一直沉浸在红军长征的激情状态之中,发自内心感叹:那些和血与火相伴、与你我他相联系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感情的依附、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报道结束,他仍意犹未尽,将自己两个月的长征报道采访经历和素材制作成为专题“征图话长征”,配上“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的背景音乐,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发送。听红歌,看征图,声情并茂,如泣如诉,赢得朋友圈一片点赞。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就笔者自己来讲,虽已是年过半百,而且身体也不是特别好,但始终靠前指挥,全程负责。从召开选题会到部署实施,从联系党史专家、纪念场馆和物色红色后代到编发签审每一篇稿件,花了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连中秋节、国庆长假和双休日都在联系采访对象、思考报道选题,许多个星期天我也在办公室修改编审签发稿件,经常是忙到午后一两点钟或者是晚上七八点钟,每每都是情绪高昂,精神饱满,没有吃饭,浑身上下也是劲。在紧张的忙碌之余,笔者也几次联系采访当今中国画坛“长征绘画第一人”沈尧伊先生,写出了6000多字的长篇通讯,在国内媒体中最先报道他创作设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邮票的幕后故事。10月23日下午,笔者从于都参加完纪念长征胜利的活动回到南昌时,为了赶时间签发事先布置的选题——江西广昌红色收藏家刘海锋20多年收集千余份长征题材报纸并赴京参加专题展的报道,在动车上便通过手机与记者沟通交流,在微信上审看稿件并提出修改意见,到达南昌时已是傍晚6点半,家也没回直接赶到报社,对记者改后的稿件再作进一步的完善,编发签审完毕已经晚上8点多才回家吃饭。之所以如此,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尽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尽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就是想通过此表达对党的忠诚和感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与执着,对革命前辈的缅怀与敬意。

(信息日报)

猜你喜欢

长征路长征红军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追寻长征路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走好新的长征路
再唱十送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