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苏州
2017-03-01陈熙
陈熙
候机无聊时翻看了眼手机中的航旅纵横,才发现江浙沪一带已留下了我多次驻足的印记。回想那些看似被精心安排的三天旅程,却因为选景、拍摄、采访等任务而被匆匆画上句号。时不时地还要面对恶劣天气、航班延误、赶路所造成的影响。于是邀请函中原本计划好的游览变成了浏览,微信朋友圈中的风光变成了内心的沧桑。
快节奏的工作总是让我们憧憬着慢节奏的生活,在街角的咖啡店里漠视窗外车水马龙的喧嚣,在小桥流水的古巷中聆听诗情画意般的安详。流动式转向灯还在不停地闪烁,此刻的我就坐在新Q3的车内,透过全景天窗仰望星空,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宁静,憧憬着接下来的三天,一个真正意义上游览活动的开始。
苏州自古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清晨时分平江路,华灯初上山塘街。小雨霏霏虎丘塔,夕阳斜照拙政园。驾驶小巧玲珑的Q3穿梭于苏州街头,在启停系统工作的间隙感受街道的祥和,在MMI的指引下去找寻相应的美味。华丽的车尾弧线,如轿车般的轻盈转向,Crossover般的设计思路,就如同苏州这座城市一样,将传统与现代诗画般交融在一起。
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心怀“江南梦”的文人墨客也多会于此。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渴望着《心花路放》般的艳遇,也憧憬着《后会无期》般的旅行。追求着米萨诺红般的未知与刺激,也需要维也纳黄般的淡雅与静谧。
金鸡湖、李公堤,回想以往的试驾活动中,我曾多次在此取景拍照,却不曾了解过其身世的由来。试想一下,以1890年的建筑水平,去建造一座长约1.4公里,横跨中国最大城内湖泊(金鸡湖)的长堤,难度着实不小。而光绪年间的古人们却做到了,不仅整体造型典雅美观,堤上碑文刻画的精细程度都让人叹为观止。
蟹斗 阳澄湖与太湖之争
如果说金鸡湖的卖相是美景,那么作为一枚快乐的吃货,苏州西面的太湖与东北方向的阳澄湖,你一定不会陌生。没错,这里是吃大闸蟹的好地方。太湖大闸蟹和阳澄湖大闸蟹具有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四个特点。太湖大闸蟹和阳澄湖大闸蟹的肥硕、细腻、甜美和漂亮这几个特点可能更能打动食客。成为设宴,送礼的佳品。
每年的秋分时节,便是阳澄湖及太湖开湖打捞的日子。虽然食客的口碑注定了阳澄湖大闸蟹优异的品质,但据当地人讲,阳澄湖原装的大闸蟹早已被第一时间空运至国外,真正摆上国人餐桌的大多为价格实惠的“洗澡”蟹。与之相比,更多的有头脑的食客开始转战太湖大闸蟹,毕竟距离较近,经过多年的科学养殖培育,太湖蟹也曾在大闸蟹比赛中夺魁。除了蟹壳相对阳澄湖大闸蟹来说稍硬一些外,并无其他区别。
一圈将近400公里的太湖横跨江、浙两省,湖中的大小岛屿就有48个,在中国五大淡水湖排行榜中名列第三。记忆中,不下五款不同品牌新车的试驾活动,在太湖附近展开。平坦的环湖路,优美的风景,也成为了我们拍摄车辆动态的绝佳场地。此刻正在驾驶Q3的我打开车窗,用动态模式下的地板油来释放此刻舒畅愉悦的心情。湖边的清风以百公里6.7s的速度吹打在我的脸上,Q3就犹如一只壁虎般,在时而蜿蜒、时而湿滑的环湖路上为我保驾护航。
杭州有西湖 苏州有山塘
我们经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苏州与杭州的美丽。而“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则是用来形容两地最具特色旅游景点的后语。山塘街又名七里山塘,是唐代宝历年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时所修建。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
以一枚吃货的角度分析,第一眼望去山塘街和北京的南锣鼓巷有些相似,各种饮料小吃、民间玩意应有尽有。但贯穿的河道和石桥,却彰显了苏州水乡所独有的韵味。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苏州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
有说有唱的评弹
古香古色的木屋,一杯盖碗茶,一盘瓜子,走进山塘评书苑,安安静静地听一曲苏州评弹,倘若此时窗外再下着小雨,那将是一种绝妙的优雅享受。苏州评弹又称说书或南词,是一门古老、优美的汉族说唱艺术。不过它不同于我们脑海里对于评书的印象,苏州评弹有说有唱,以婉转细腻见长。
苏州评弹演出方式大体可分三种,即一人单档,两人双档,此外还有三人的三个档。表演均是以自弹自唱的形式,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通过不同艺人演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整体风格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吴侬软语娓娓动听,妙趣横生。
时间冲刷着代沟与科技,也让不少复古的经典成为了永远的失传与回忆。我们很庆幸听到了这一曲曲娓娓动听的苏州评弹,虽然它并没有Q3车内BOSE音响里传出的TOP 10欧美流行音乐榜单,听起来时髦悦耳。没有太多利润、听着太复古不时髦,而这也正是众多民间艺术与绝活不断失传的关键所在。
精细雅洁的苏绣
说完了耳朵听的,再来说说手工缝的。估计不少人也会像我一样,听到苏绣,立马会将其归为传统十字绣的范畴。其实不然,十字绣可以机绣,但苏绣只能手工缝制。苏绣又名苏州刺绣,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苏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之首,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
苏绣艺术品的特点主要在于其针法的细腻,它一根丝线可以劈成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四十分之一。虽然苏绣的成品看起来如画卷一般,不过画家仅需信手一笔,刺绣却要千针万线。苏绣与苏州的美女一样,十分讲究颜值。为此它的线色会达到千种以上,每种颜色从浅到深有十多种之分,一件作品采用一二百种颜色,那是常事。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摸上去的触感,就犹如Q3的Alcantara 真皮座椅般精致考究,细腻逼真。
据工作人员介绍,艺术馆中摆放的这些陈列品,小幅创作就要绣3至5个月,中等苏绣作品要绣一年,大幅的苏绣作品要绣两三年,有时还要多人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看到图中这“CX”二字了吗?那就是本人经过15分钟的短暂培训而秀出的实物,与“整幅画卷”的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品大闸蟹、游山塘街、听评弹曲、绣山水画,当然,这还并不是苏州的全部。一段記忆,一条路,一辆车。慢节奏的游览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追忆过去、品味现在、贯彻未来,用旋转的车轮踏遍生命的公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