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榜单里的艺术

2017-03-01周珍

东方企业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藏家艺术品艺术家

周珍

随着国内各大拍行秋拍落槌,2016年艺术品市场已落下帷幕,各大拍行也早早地开始了2017年春拍的征集。当我们告别2016,回顾这一年中百家争艳的各类艺术展览,感受到的是中国艺术市场的不断调整与进步。从几大拍卖行去年成交数据和各大排名榜单来看,总体较2015年稳中有升,没有出现大幅变化,高价焦点拍品也频繁涌现。在国内经济社会改革走向深入的大背景下,艺术品市场走过巅峰与低谷,虽尚未完全勃兴,却依旧蕴藏着无限可能。

艺术展览:逆市上扬 百花齐放

2016年的中国艺术展览不乏各类“之最”,从规模、展数和成交额等数据上便可见一斑——“艺术北京”作为北京的本土艺博会,在去年也已步入了第十一个年头。据其官网数据显示:2016年艺术北京有166家参展机构入围,同比增长19%。画廊的综合品质均有所提高,成交作品数量为900余件,成交机构数达150家,占参展总机构数的94%;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汇集了来自35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239家画廊,展出了横跨20世纪初至当下的现代及当代艺术品,由此也被誉为“香港巴塞尔史上阵容最强大的一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 FAIR)更名后的第一次亮相则集中呈现了来自15个国家、24个城市的50余家画廊的作品,展商数量与2015年持平,但有1/4的画廊为首次参展;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覽会(ART 021)展出了来自全球29个城市,共计84家全球画廊带来的上千件当代艺术佳作,画廊参展数量与规模由最初的29家迅速增长至84家,有30家画廊为首次参展,而相应展出面积也突破1万平方米。除此之外,在参与APPROACH单元的20家画廊中,亦有14家为首次参展;上海双年展共汇集了来自40个国家的92位/组艺术家参展;国家博物馆也推出了专题大展: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品数量总共达77件,是三届展览中最多的一次,首次展出73件……

这些艺术盛宴让2016年的中国艺术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美好盛况,而如何在竞争加剧的当下获得关注,让更多人了解并主动探求中国艺术市场,策展主办者们也可谓是动足了脑筋。

重量级展出吸睛不断

十八般武艺,自然少不了名家加盟。去年的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就邀请来了中国抽象艺术领域持续创作二十年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十六位艺术家参展;“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也邀请了当今一批颇具影响的明星级国际艺术家参展,国外艺术家如达明安·赫斯特、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理查德·迪肯、荒木经惟、菅木志雄等,国内艺术家有徐冰、艾未未、宋冬、隋建国、缪晓春、向京、李松松、刘建华等,云集如此众多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在乌镇展出,在中国也尚属首次。

除了这些数不完的长名单,好作品无疑更是吸睛的重要法宝。古文物类中不乏令人惊艳的展览:“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经五年的考古,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确认为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墓主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开展期间,几乎场场爆棚,累计观展高达40万人次。一年一度的上海博物馆系列展也带来了两大重头戏——一是日本的“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另一是由上海博物馆与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合作的“中国与埃及——两个文明的源流”展。醍醐寺是日本京都的国宝级单位,以收藏日本平安时代、镰仓时代的佛教艺术品为主,主要是东密艺术,其展品甚少出国展览,因此更为难得一见。此次展览展出了雕刻、工艺、绘画等共六十余件组珍贵文物,而在“中国与埃及——两个文明的源流”展中更是借展了徐州博物馆的金缕玉衣,据悉,江苏徐州楚王陵金缕玉衣是现今出土最早、做工最好、最有价值的国宝。

现当代艺术方面,大型展览“劳森伯格在中国”展出了美国艺术大师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年—2008年)的巨作《四分之一英里画作》,这也是继1999年该作品在马萨诸塞州北亚当斯市的麻省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后的首次完整亮相。此外,展览亦囊括罕见的纪录文献与档案,回顾了劳森伯格20世纪80年代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互动。展览“美的颠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展出了黄建华先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收藏的意大利当代艺术家的大量重要作品,而这些作品整整跨越了几代艺术家。以“工·在当代”为主题的中国工笔作品展中,《如梦令》、《小寒》、《请叫我晨曦中的天使》、《日常之道》、《荧惑守心 三星伴月》等艺术作品也得以一一亮相。

不仅是期待已久的藏家收藏多年的宝物重现,一些颇具时尚感和互动度的艺术创作同样深受人们的喜爱。CAFAM双年展中,通过快速移动的日常影像投射在健身球上,为参观者模拟了别样的“银河系”;被认为“最不易被察觉到的作品”——《入戏》,艺术家会在特定时间扮演“观众”和真实的观众们一起看展览,而完全不被发现;还有艺术作品《行为艺术大舞台》,观众可自发登上舞台,模拟当代艺术史上著名的行为艺术。而在今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览上,蜚声国际的日本艺术家宫岛达男也展出了他最新大型公共光影装置《Time Water fall》,作品投射于九龙海滨旁高达490米的环球贸易广场外墙上,同样吸引了不少香港市民的关注。脑洞大开的同时,也让观众们惊诧于艺术家们的奇思妙想。

与此同时,重量级的“老展”也是老而弥坚。以始创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为例,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它现已成长为亚洲最重要的双年展之一。作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两年一度的盛事,本次双年展很多作品都值得慢慢体味,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可能在观者内心卷起一场宇宙风暴。此次展览主题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其灵感来自印度新电影运动先驱者李维克·吉哈塔克的电影《正辩,反辩,故事》,共汇集了来自40个国家的92位/组艺术家参展。主策展人Raqs在采访中这样介绍此次展览,“我们希望从细节入手,让展览和建筑空间本身发生关系。我们利用了场馆的每一个特殊空间,比如面对黄浦江的大露台,以及这个100多米高的大烟囱。我们在烟囱内部安排了艺术家维沙·达尔(Vishal K.Dar)的作品《马尔殊——暴风神》,让观众进入烟囱的内部去感受。他用7个不断变化的舞台灯营造出一个视幻空间,每一束光线都有一个特殊的时间码,这件作品只有在烟囱内部盘旋上升的空间里观看,才更能显现出神秘感和神圣感。另外,‘51人项目这个部分非常重要,虽然它并没有在主展馆中呈现,但这是离上海这座城市最近的一个部分。我们邀请了上海的普通市民——有厨师、磨刀师傅、建筑师、民间足球队员等等不同职业和爱好的人参与其中,这个项目源起于2010年我们和艺术家、学者在德里发起的‘作为工作室的城市项目,希望将当代艺术与大众、生活的联系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于是乎,观众看到了诸如“骑自行车的磨刀人”,他带领着参加者骑他骑的路,去他去的地方,听他的吆喝,经历他所经历的事情,而参加者将会体会到磨刀人的街头智慧,开启一场特别的自行车之旅。

新生代力量崛起 关注角度更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在各大参展的公布名单中,看到了不少新生代力量的涌现。新锐艺术家的不断涌现,也带动了艺术作品形式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常规的绘画、摄影,更有雕塑、拼貼、装置等丰富鲜活的视觉艺术方式,赋予新的城市内涵和视觉构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新生代力量可不断挖掘的无限潜能。

依然是以上海双年展为例,展览中也出现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艺术作品——

出生于1981年的刘雨佳带来了自己的单屏电影作品《黑色海洋》。在她的录像作品中,物体、实践、空间和风景被以碎片的方式进行重组和叙述,成为一种“共同的”情景体验;同样是80后的内蒙古姑娘娜布其,她曾在北京和纽约举办个展并参与多个群展,此次她带来了自己的新作《陌生的风景》,通过雕塑作品体现了对于“物体”本体论的思考:我们周遭的物体独立地存在于人类感知之外。

近几年关注在“平面”和“运动”研究上的廖斐也在上海双年展上带来了自己的新作《事件》、《延长的直线》。据悉,这次是廖斐在上海双年展的“处女秀”,而且也是为数不多的有两件作品入选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之一。

其雕塑作品《事件》由大理石、钢板、灯泡和机械臂构成,按照设定,灯球由一支机械臂牵引,围绕石头和钢板在倾斜的椭圆形运行轨迹上做着匀速运动,空间的光影处于规律的变化中。据了解,光是这件作品主体的“石头”就将近三吨,整体制作过程也十分艰辛,廖斐介绍说,“在采石场看到的石头都是被切割下来的,没有什么自然面,而我想要更为自然的石头,就必须自己上山去找,但运输上也就会更加麻烦一些。”而在另一件作品《延长的直线》,为了减少多次上山选择上的人力、物力浪费,廖斐还需要事先计算杠杆区间和大量的物体重量,最终历时一年多,得以完成。

牟森+MSG的《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同样也在双年展中颇受关注,该作品更是本届双年展中规模最大的单体作品,参观者走入一个如同航天飞机一般的舱体,如同星际旅行一般见识宇宙神秘,又不断在阴暗中迷失身体的方向。

除了科学思考,双年展也关注政治社会等现实问题。艺术家拉宾·孟达尔用画笔描绘了失去权力的印度国王;婚礼摄影师偶然拍摄到的一对在难民帐篷中拥抱接吻的情侣;艺术家搬来一艘真正的难民船并将之彻底地拆解分散……这些从世界各地挑选出的优秀新锐艺术作品,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并在一定程度上感染着、触发着观展者某一方面的思考与感悟。“澎湃·艺术评论”对此认为,这个展览或许能让参观者对于周边世界更多一些疑问或者感触,不过问题的核心依然是我们自己,野心和好奇心,理性或者感性,我们每个人拥有的终究只有自己的宇宙。

当科技遇上艺术=火花Plus

在展览形态上,新科技的融入也为传统的艺术展览再添了一把力——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中,戴砚亮带领他的设计技术团队,将VR技术应用在了宋代《千里江山图》作品上,让观众可以置身于这幅青绿山水杰作之中,被青山绿水环绕;而在Art China 2016上更是新设单元新媒体艺术展区,艺术家们运用数字化应用、虚拟现实、虚拟互动等当前最新的艺术手段,完美呈现出光与影、科技与艺术的视觉盛宴。艺术体验上,不仅有线下实体观展,更有线上引导。《21世纪经济报道》曾预瞻指出“国际美术馆的数字化潮流”,而去年这股“数字化”之风便已然挂到了国内。在流量为王的年代,文章浏览量和观展人流量的数字都变得无比重要。美术馆们热情积极地经营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一切能在人群中快速传播的社交平台。不需要你去找寻,美术馆的微信公众号会自动向你推送最新的展览,将作品与亮点一一介绍,甚至会运用一点营销策略,用送票、送纪念品等方式带动人群发散展览信息,调动观众参与积极性。除开打破信息垄断,美术馆数字化还有更迫在眉睫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美术馆的社会功用得到更多重视。但空间、地域带来的局限性,让美术馆的教育作用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数字化美术馆可以将艺术品进行数字图像化、3D化,并在三维虚拟美术馆中展示。成为实体美术馆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即使搭建了完整的数字美术馆,如何让它更吸引人同样是个问题。故宫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无疑是最好的模板。这幅传世名画通过数字交互的形式被还原,细致的解读、精致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加上真人情景再现。一款苹果App Store2015最佳App就这样做成了。故宫博物院新媒体开发团队负责人于壮看来:“不管有多么好的诠释,欣赏还是基本需求。”

比起“走马观花”式的参展形式,国外的艺术展馆在观者体验上下足了功力,同样也十分值得借鉴。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曾推出一款可以亲临事故现场看图片的移动应用程序。该程序使用的是增强现实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画面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例如,用户通过扫描眼前的实体大楼,在手机中就能看到该遗址曾经在“9·11”事件中发生的事件、图片和新闻报道。增强现实技术还被运用在英国伦敦街头。2011年伦敦推出“街头博物馆手机应用程序”,市民打开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将摄像头对准程序中的建筑、码头、桥梁、商店等实体景观,就可以立即在手机上浏览到该景观所记载的历史图片、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等。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犹太人宽容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3D眼镜,游客佩戴眼镜即可身临其境地“感受”俄罗斯犹太人历史的各个场景。馆内还安装了多个可触摸大屏幕,游客可随意查阅在俄犹太名人们的故事;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引进了“任天堂3DS”掌上视频游戏控制导游系统,该系统表现为一个可实时定位的交互式地图,使游客随时知悉其在馆内的具体方位,并可依据游客的不同要求直接引导其前往想观赏的某一件或几件展品前。除高科技导游系统外,卢浮宫还为每件展品提供了高清图片,即使参观者人多拥挤,游客们也可清晰地观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还能够听到700多条关于艺术作品的音频评论,并可观看手语视频演示。另外,运用3D模拟技术展现胜利女神像,游客甚至无需配戴特制眼镜即可观赏。

科技进步为艺术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正如卢浮宫副馆长、数字化发展部门主任艾格尼斯·阿尔凡达瑞所说:“在今天,一个博物馆如果不能在各个运作层面使用新技术,就会坐失良机。”在我国,已有少量博物馆开始采用3D技术,但主要限于在线观看文物的三维镜像,陕西数字博物馆就曾借助3D技术在网上推出了9件三维国宝级文物,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感受到更多科技所帶来的不同艺术体验。

繁荣背后也有“雾霾”

在目前国内艺术展览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不少组织方也正在积极做出改变,例如ART 021在服务水平方面的提高、艺术北京对于设计的引入、PHOTO FAIR对于单一影像艺术品的专注、艺术南京在经营模式上采取酒店型艺博会的试水……这些均成为各家艺术展览会在借力与角力中做出的不同选择。

虽然从已公布的大数据上来看,中国艺术市场一片向好,但仍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说说大环境,在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总监杨大宇看来,宏观经济问题是中国艺术市场目前的阻力之一,“中国艺术市场体系的不成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说,公共收藏的体系不清晰,私人收藏目前也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一个明确的收藏方向。”而作为画廊从业者,他也表示“画廊的专业程度,整体来看整个行业可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做画廊的话,资金、支持、情怀、能力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整体的大环境中抗风险意识也需要有所提升。”

再看艺术行业业内现状,杨大宇介绍说,“当我转向艺术行业的时候,对于国内艺术行业标准的缺失、人才的匮乏很震惊。毕竟纯艺术直到去年才被文化部门和商务部门确认为独立的行业,在这之前我们都属于工艺品行业。公众对这个外表光鲜的行业了解很有限,很多人甚至搞不清楚美术馆、艺术中心和画廊的区别……对于从业者来讲,这是个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行业,而待遇却非常一般。很多人是靠热爱和情怀才坚持下来的。比如我们画廊的同事们大多拥有欧美美术馆学、策展、艺术与商业、艺术批评的教育背景。”

另外,资金也是艺术市场不可或缺的发展关键。根据国外的职业收入调查报告显示,有90%的艺术从业者都没有稳定的收入,而其中的75%艺术家是终生没有收入。2016年,已经举办3届的成都蓝顶艺术节就曾报道“有点‘撑不住了”,由于政策、资金等因素制约,蓝顶艺术节一度考虑暂时“停办”。最终由于演员李亚鹏、艺术家叶永青共同发起的“COART在路上”成都站活动,选在国庆期间落地蓝顶艺术区,蓝顶艺术节这才借势举行。存在资金问题的并不只是少数,艺术家廖斐在采访中也介绍到自己的作品《事件》耗费了资金近两万,另一件《延长的直线》则更是三万有余。“艺术创作花费很大,特别是装置类等新艺术形式,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的,因此我们也很希望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心”,杨大宇说。

另一被诟病的,是近几年屡见不鲜的艺术展览走进商业空间现象。商业化的拓展,使得商场、售楼部,甚至私人会所,都能成为展厅,不仅管理上有所不便,不少观众也反应现场太过吵闹,作品呈现也受到空间的局限。例如:聚橙演艺在IFS成都国际金融中心主办的“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一庐艺术和艺团儿在成都大悦城主办的“霓虹艺术季:日本当代艺术大师展”,就因缺少“原作”而饱受“圈钱”质疑。“印象莫奈”400多幅作品均为投影,仅有的几件复制品也只是平面印刷品。成都某艺术公众号负责人吴抗洋认为,油画作品本身颜色丰富多变,尤其是莫奈所属的印象派,只有看原作才能领略其神韵。在数米高的墙面上投影,既无法表现原作的笔触,在色彩上也会过于单一。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也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复制品的还原性越来越高,但与原作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尤其是油画的材料、笔触之美,未必能用科技手段解决。”他说,此次展览上百元的票价,等同于2015年上海举办的莫奈原作展票价,这样未必合适。而在“霓虹艺术季”展览中,艺术家签名的原作复制品,成为参展作品的绝对主流。用胶带将荒木经惟的摄影作品贴在墙上,更是众人吐槽的焦点。对此主办方负责人解释,由于展览成本较高,光是展墙搭建就花了近13万元,因此场地、灯光、布展等有所欠缺,但这样的展览又如何让观者有较佳的体验感呢?

也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策展方把国外的艺术品组织过来,通过华丽精致的宣传来吸引观众,但事实上现场却不过尔尔,打着“大师”、“名家”的牌子来“噱”观众。像是倍受期待的“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特展”,也有不少观众表示不甚满意,“一百元多的票花的不值”、“令人失望的展览,展品实在太少了,而且几幅雷诺阿的著名作品都没有参展”、“录像也是草草了事,只是简单概括了一下艺术家的生平,没有谈及更多”……伴随着观众水平的不断提高,针于这些良莠不齐的市场现状,国内艺术行业系统仍需更加完善,行业标准也仍待明确。

针对目前国内艺术博览会存在的问题,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总监马学东在一次媒体 采访中同样罗列了自己的观察,“首先是经营的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很多省会城市的博览会应该结合所在地域的文化特点来打造艺博会。其二,博览会对画廊的服务能力和藏家资源的整合能力还不足。其三,缺少更多能够衡量艺术博览会水准的客观依据,值得博览会组织者注意。尽管博览会发展很热,但衡量博览会的一个关键尺度是能够在展会现场促成的成交额有多少,目前看国内艺术博览会大都较好未必叫座,或者叫座也缺乏有效的高效的数据披露机制。另外,艺博会的水准取决于参展画廊和藏家资源,国内当代艺术品藏家群体属于形成的过程中,画廊水准参差不齐,这两点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制约着国内艺博览会向更高品质发展。最后,我认为目前对艺术品实施的进口税和增值税也对艺博会的销售产生直接的消极影响。”

拍卖市场:稳中有升 亮点频现

2016年是近年来最多亿元、千万元拍品成交的一年;同时,也是最多大收藏家、企业和集团机构回归收藏市场的一年;在线艺术品交易持续升温,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使越来越多新旧买家被吸引进场;与此同时,多家大拍卖行的业绩亦都出现较大幅度回升。

据全球知名艺术信息网站Artprice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6上半年全球拍卖公司总共售出25.2万件艺术品,总成交额为65.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艺术品的总交易数量上涨3.2%,但总成交额却下降25%。全球艺术拍卖市场顶尖作品的成交数量下降,导致全球成交总额大幅缩水。正所谓此消彼长,中国艺术品市场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势,一枝独秀,逆市上扬,其总成交额增长了5.7亿美元,增幅达18%。23亿美元的总成交额,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比高达35%,再居全球之首。

实际上,中国艺术市场的成交总额,长期排在欧美的纽约、伦敦之后,直到2010年才超过伦敦屈居亚军,时隔6年,正如Artprice的创始人兼CEO埃尔曼在发布报告时所强调的,中国是“重回世界榜首”,也难怪他为此而惊叹了。

的确,2016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近4年的调整,行业基本完成了从狂飙突进到理性操作的过渡。从去年的成交额上看,四大拍卖行业巨头——苏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的市场支撑力度有所下降,但部分一线拍卖公司的竞争力却有所增强,如北京匡时、西泠印社等拍卖行在整个年度的表现可圈可点。

佳士得香港秋拍总成交24.4亿港币(约合21.7亿元人民币),比春拍下降13.5%,比2015年同期下降6.9%。苏富比总成交22亿港币(约合19.58亿元人民币),相比春拍下降30%,比2015年同期下降17.6%。

相较于苏富比与佳士得,内地拍卖公司嘉德、保利与匡时在成交量上表现更好。嘉德内地秋拍总成交22.93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同期上升25%。保利拍卖在内地成交28.3亿元,稍逊于2015年同期的29.5亿;匡时的十周年秋拍在内地总成交22.5亿元,相比于2015年同期10亿元的成绩,更是翻了一番。

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大拍行成交额的下降和部分新兴拍行的崛起呢?

以匡时为例,2016年11月28日晚上,匡时国际拍卖在香港的首场拍卖在香港万丽海景酒店正式举槌,作为匡时拍卖进军香港市场的首次亮相,此次匡时香港主打“量少而精”,分别设立三个“集瑞”专场,包括39件中国近现代书画,53件中国古董珍玩、13件现当代艺术品,105件拍品组成此次匡时香港首拍的“Dream Team”。当晚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持续性拉锯战后,总成交额逾2.06亿港元,成交率达到75%,其中,中国书画专场取得“白手套”,为此次匡时香港首场亮相打出一张好牌。有业内人士认为,明星拍品在拍卖公司总成交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权重,而匡时的此次成功也正是依靠了这些明星拍品的出席——齐白石《大寿多子图》以1770万港元成交,被著名藏家刘益谦竞得,并夺得此次匡时香港首拍的头筹;乾隆天蓝釉六方瓶和齐白石的《岁朝图》分别以1652万、1180万港元成交获得第二、三名;另外,龙美术馆馆长王薇也以1085.6万港元的高价购得潘玉良的《月夜琴声》,成为本场第四件过千万拍品。

但是,这类拍品的出现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成分,2016年秋拍中两家国际大拍行的情况并不意味着市场总体的弱势,只是少了一些高价拍品的支撑。

另一方面,从高质量拍品引发的热烈反应来看,市场依然渴求优质且经过一段时间沉淀的艺术品。随着一些名家精品、主流藏品的价格不断提升,使得历史上一些非名品、小众类藏品不断被大家所发现,而部分新兴的小拍卖行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曾纡的《过访帖》(成交价4025万元)、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成交价3.036亿元)、孙君泽的《阁楼山水》(成交价4715万元)、赵南星的《草书诗翰卷》(成交价4393万元)都是过去没有被藏家和拍卖行过多关注,但经过新的发掘,探索出作品新的收藏价值,由于其实际存在的稀缺性,因而在拍卖场上得到追捧,同时也帮助小拍卖行得到崛起。

深度调整 阵痛难免

上半年,亚洲苏富比在香港共拍出3件成交额逾1亿港元的珍品,它们分别是2.7亿港元的张大千的《桃源图》,2.48亿港元的“迪比尔斯千禧瑰宝4”10.10克拉椭圆形内部无瑕鲜彩蓝钻,以及1.1亿港元的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5月15日,曾巩书信手迹《局事帖》在中国嘉德以2.07亿元成交。6月4日,傅抱石作品《云中君和大司命》在北京保利上拍,最终以2.3亿元成交,为中国艺术品拍卖业锁定胜局。

但乐观的发展趋势却并未完全延续到下半年的拍卖市场,各公司下半年的秋拍成交额无论环比2016年春拍,还是同比2015年同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据了解,自2013年起,我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当中。从2013年的峰值576.24亿元,经历过2014年仅280.9亿元的猛跌,2014年略有回升,达到313.83亿元,随即又小幅下降,2015年全年的艺术品拍卖总额为307.6亿元,较2014年微降2%。业内一直在观望,2011年的艺术品辉煌时代能否重来,今年的市场进入深度调整的第6个年头,拍卖公司也将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驗。据了解,艺术品市场一个周期一般为7至10年。2009至2011年为国内市场高潮期,参与主体的扩大、艺术品投资信托产品的问世,使交易额从2009年的212.50亿元激增到2011年的947.50亿元,2011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艺术品市场,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2011年后艺术品市场受风险暴露、经济增速放缓、高压反腐等冲击,交易额回调明显。2013年以来,总成交额基本持平在350亿元左右。而从2011年至2015年中国市场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则从30%骤降至22%左右。

此外,在2016年里,国内有多家画廊门可罗雀,生意非常清淡,一些画廊不得不歇业;一大批中小拍卖公司取消了原定的拍卖档期。而曾经依赖的“礼品市场”衰落,导致市场交易额迅速地萎缩,这也成为新常态下艺术品市场的基本现象。

针对这一现状,杨大宇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整体来看2016年的中国艺术市场是处于一个深度调整时期,短期是肯定会存在阵痛,但长远来看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去年开始,由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大部分人还是持观望态度,这对于市场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拍卖市场上新的面孔和黑马也还没有出现。”

另一方面,过去的10年中,中国藏家逐步迈出国门,开始着眼于海外市场,并逐渐参与到海外一、二级市场的竞拍中。有数据统计,中国籍买家购买了欧洲二级拍卖行13%的拍品;美国二级拍卖行19%的拍品;在海外一级拍卖行中,中国籍买家甚至于购买了20%的拍品。杨大宇认为,藏家们对于国际艺术家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艺术家受到冲击,从而一部分的资金流向了国际艺术,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下半年拍品交易下滑的原因。

同时也有业内指出,早年间,艺术品的礼品市场份额很大,现在的艺术品市场,重新回归以收藏为主,可以说艺术品逐渐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藏家新诉求促市场转型

虽然市场正经历阵痛,但在另一方面,新兴板块的不断壮大,也让业内发现了新的契机。根据佳士得2016春拍和秋拍公布的成交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艺术品新兴市场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下,市场交易品类呈现出明显变化——50年前,佳士得最重要的品类是欧洲古典大师,从14世纪到19世纪初的欧洲古典大师的作品占佳士得全球拍卖份额超过1/3甚至更多;上世纪80年代,印象派就成了最重要的一个品类;近三四年,二战后当代艺术领衔所有品类在全球市场上份额达到48%。到去年为止全球艺术市场中,战后当代艺术占到48%,印象派和古典大师分别是24%和11%—12%的水平。在观望与等待的同时,人们也意识到,通过市场选择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新的参与者进入,洗掉一些尘埃,未尝不是好事情。艺术品消费不是一个空洞的思路,而是蓄势待发的一个市场,而艺术市场本身处于历史底部时期,也更有望开启上行周期。

近几年来,藏家对作品越来越挑剔,拍得好的作品除了是名家名作,还要有故事,流传有序。多家拍卖行表示,现在拍品越来越不好征集了,未来拍卖除了要比拍品质量,还要比谁更会“讲故事”。其实,这是市场越来越成熟后,对拍卖行提出的更高要求,不但要把东西征集回来,还要把学术和案例梳理出来,才能引起藏家的购藏兴趣。而对于那些继续对2017中国艺术品市场看好的藏家,佳士得艺术部助理副总裁庄俊建议:“艺术收藏需要全方位的考量,其中,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与信息非常重要,一定要多看、多听、多学。这其中,由拍卖行组织的能够了解艺术品市场前沿信息的相关课程与讲座,无疑是藏家提升收藏品位、开阔眼界的有效平台。例如,佳士得美术学院近年来在亚洲也增设了多种艺术教育项目内容,并组织了多种全方位的艺术论坛、讲座活动,这都为藏家入门及储备相关收藏类别知识做了很好的引导功效。”由此预见,艺术品市场疯狂野蛮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艺术电商表现抢眼

艺术品电商近几年表现红火,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迅速占领艺术品市场地位,成功吸引了大批藏家的涌入。2011年到2016年,与艺术品传统市场的逐渐消沉相比,艺术品电商市场却是大放异彩。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国已有2000多家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主要分为四类:主打线上拍卖的微拍;虚拟网上画廊或实体画廊网店;收集作品并售卖以赚取佣金的网上商城;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不直接参与交易,只收取管理費的网上信息流。以最近上线的墙艺术(Wallart)APP为例。这一电商平台上线三个月以来,APP下载量突破4万,注册用户达2万人,平台成交额已达一千多万元,1千位艺术家和设计师作品上线,主打2万到5万人民币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就连以传统和经典著称的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院等机构也先后开始通过电商与年青一代接轨。故宫博物院在淘宝开设网店以来,受到网友热捧,朝珠耳机、雍正的“朕就是这样汉子”题字折扇等大受欢迎。通过这些成功的网络营销,故宫博物院在年轻人之间拥有了更多受众。2015年上半年,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额便已达到7亿元。“故宫淘宝”负责人参加淘宝举办的“年货节”活动时表示:“故宫淘宝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对故宫文化年轻化、潮流化的解读,推出充满传统宫廷意味和节庆感的周边在电商平台上出售。”消费者消费习惯以及消费思维的转变,让艺术品电商市场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进入大众的视线,成就了如美术传媒拍卖网拍、赵涌在线、翰墨千秋、盛世收藏等艺术品电商的蓬勃发展。

艺术电商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互联网优势,也得益于其正确的市场定位与自身经营特色。艺术品电商以互联网为载体,也就注定了艺术品电商主要是以低价起步,从而吸引大众投资,当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交易平台、拍卖渠道,一定程度上为艺术品的流通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为普通大众收藏热开启了一条创新的模式。自2011年以来,整体艺术市场已处于历史性底部阶段,很多艺术品成交意愿不高,成交价格持续低迷,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时正是战略投资者布局的时机。展望2017年,随着我国居民财富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为艺术品投资提供了经济基础。这意味着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经济基础已经基本打好,中国艺术品投资有望逐渐回暖。

市场迭代 新人入场

艺术展览中崛起的新生代力量,随着藏家和市场的不断认可,其拍卖价值也不断得以提升。近日,雅昌艺术网公布了一份“2016年度35岁以上油画雕塑艺术家拍卖成交TOP”榜单,以“千万元俱乐部”为核心,总结了年度最热的14位艺术家。并按照传统中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划分,以35岁为界限,抽取35岁以上的成熟实力艺术家,以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作为样本公司,对每个艺术家的最高价作品进行抽取,不做重复选取,时间范围为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26日。

和往年的榜单有所不同的是,该榜单梳理了2016年艺术家作品过千万成交的名单,一共有14位艺术家,分别是王怀庆、张晓刚、刘炜、靳尚谊、冷军、曾梵志、袁庆一、方力钧、刘小东、耿建翌、许鸿飞、王衍成、岳敏君、尚扬等。

对于35岁以上的油画雕塑艺术家而言,2016年度的拍卖成交盘点颇有看点,熟悉面孔重回榜单,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鲜的面孔,现实、抽象、写实、雕塑等艺术家均有呈现。综合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及北京保利的官方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艺术市场地位坚挺,凡有精品释出,总能引得买家争先恐后地出手。当然,作为“固定嘉宾”的大牌艺术家的作品多数是其早期成名作,一个好现象是,超过一半的超过千万元估价的作品得以成交,在市场出现“拐点”的当下,这批艺术家成为继二十世纪前辈艺术家之后的绝对市场主流。

藏家方面,多数拍卖行的业务主管给出的回应是:老藏家回来了,新藏家进场了,这样的趋势也就保证了上述高价拍品的成交。杨大宇认为,“伴随着艺术消费市场的逐步升温,很多中产和新富阶层的藏家也都开始显现出比较渴望艺术出现在他们生活里的趋势。而年轻买家的加入,也使得对于艺术的偏好更加趋向多元化。”海外方面(以香港为主),泛亚洲化的概念越来越强,力求做到中日韩以及印尼等国家艺术家的平均化。以苏富比和佳士得为代表的拍行在不断的调整这批艺术家的上拍数量,出现的面孔没有特别的新鲜感。相对应的是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等国家的艺术家,虽然也处在调整的核心,但是几乎每季拍卖都会创造出一个热门画派亦或是高价艺术家。

放在整个2016年度现当代艺术来看,35岁以上在世艺术家作品成交过千万的合计有24件,多数艺术家仅有一件作品过千万,其中曾梵志有4件作品成交过万千、刘炜有3件作品成交过千万、王怀庆、张晓刚、靳尚谊、刘小东和尚扬在本年度有2件作品成交过千万。整体来看,伴随着市场的逐步调整,现当代艺术部分的整体思路依然是在减少上拍数量,包括海外和大陆地区的拍卖,其中海外地区尤其是在压缩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名单。以香港苏富比为例来看,在连续三年六季的拍卖中,所选择的艺术家均是35岁以上的成熟艺术家,(中青年艺术家只有王光乐和贾蔼力),名单趋于稳定。所梳理的六季拍卖中,以图表来看,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在整个晚间拍卖中的占比越来越少,但是总体成交率不错,保持在75.3%。从面积占比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部分艺术家对于整场晚拍的成交额贡献,六季的拍卖结果来看,贡献占比达到25.5%以上。除此之外,诸如曾梵志、刘炜、王怀庆、岳敏君等艺术家的年度最高价作品均是出现在香港苏富比亚洲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专场中。

从收藏群体上来看,近几年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画廊总监杨大宇对此介绍说,“国内当代艺术最早的藏家是以希克、尤伦斯等为代表的西方专业藏家,他们有着清晰的收藏体系和脉络;之后有以张颂仁为代表的画廊主藏家;再后面有王薇、刘益谦、何炬星等为代表的中国大藏家和私人美术馆的崛起;再到现在周大为和应青蓝夫妇这样的年轻藏家,他们身份很多元,既是藏家,也是艺术博览会创始人、艺术基金会管理人也赞助画廊和美术馆。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群体在过去几年中快速发展:中产和新富阶层的艺术爱好者。他们更希望让自己和下一代生活在艺术中,以自己的审美情趣购买作品并往往在家里和办公室展示,对于作品的投资价值关注度不太高。”

另一方面,除了个人藏家外,企业也逐渐成为了拍卖行的重要客户。据了解,今年秋拍中,以3.036亿元成交的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和以6612.5万元成交的傅抱石《風光好》,均为苏宁环球集团购得。

除此之外,苏宁环球集团近些年还收藏了7762万元的吴镇《野竹图》、3335万元的王石谷《仿宋元山水巨册》、2875万元的赵雍《前浦理纶图》、2702.5万元的夏圭《山庄暮雪图》以及2300万元的袁江《蓬莱仙境》等。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苏宁环球集团在艺术品上的花费高达5.5亿元左右。

同样,宝龙集团也在拍卖市场攻城拔寨。今年11月12日晚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场上,张大千的摹古精品《巨然晴峰图》从5800万元起拍,最终以1.035亿元成交,成为张大千第四件过亿拍品;12月4日晚,齐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册》以咨询价形式上拍,8000万元起拍,1.7亿元落槌,成交价1.955亿元。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两件作品为宝龙集团收入囊中。

这并非宝龙集团第一次涉足艺术品拍卖,早在2013年,宝龙集团就砸下1.288亿元,拍下书画大家黄胄的作品《欢腾的草原》,刷新其个人拍卖纪录,引起了业界的轰动。仅三件作品,宝龙集团就耗费4.278亿元。

不过,企业资本对艺术品市场显然并不满足于“藏”之一字,他们还在场外同中国拍卖公司门一道积极进行着战略布局。这一趋势在2016年显得尤为明显。

陈东升在1993年创立嘉德拍卖之前,曾带着合作伙伴一同去香港苏富比学习。 2016年7月27日,美国证监会披露,陈东升旗下泰康人寿耗资2.33亿美元收购苏富比13.5%的股份,成为这家世界拍卖巨头的第一大股东。泰康人寿与嘉德拍卖同为陈东升创办且相互持有股份,二者的关系引发诸多猜想。2016年12月21日,陈东升强调:苏富比、泰康、嘉德是完全独立的企业,相互之间有明晰的“防火墙”。

北京匡时则迈出了进入香港的步伐。2012年,中国嘉德与保利拍卖进入香港成立分公司,是中国拍卖公司国际化的重要一步。2016年,匡时成立了香港公司,并于11月28日进行首拍。匡时成立香港公司,是继年初传出该公司计划借道宏图高科上市之后的又一重大经营动态。

拍卖领域另一位站上风口的人物是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2016年6月,王中军与保利共同宣布在上海合作成立拍卖公司:保利华谊(上海)。12月20日起,该公司于上海举行预展,同时推出王中军个人画展“就是这样”。12月22日,保利华谊在上海举办的7场拍卖以总成交额8.37亿元的成绩收槌。除了电影公司老板的身份,王中军亦是知名的收藏家。最近3年来,他在海外拍场动作连连,收购西方近现代大师毕加索与梵高的作品,并于2016年春拍在嘉德拍场买下北宋曾巩《局势帖》。不同于很多藏家低调匿名收购,王中军的高价购买行动是媒体追逐的焦点。

三大主流板块趋势

在艺术市场上,周期现象与板块因素交织:不同的艺术样式吸引不同的买家,形成不同的市场需求,在艺术市场上表现为不同的板块。按市场发育的先后次序,瓷器杂项、中国书画与现当代艺术形成三大主流板块。

中国古代书画持续领跑

在过去将近7年的时间里,拍场以倒叙的方式呈现出美术史的脉络。2010年拍卖开始出现大量的《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紧接着宫廷御制的作品开始受到藏家的追捧,甚至包括很多大臣后者是宫廷画师的作品也很热,而后文人情趣的作品也开始受到藏家的青睐,从2015年秋拍开始又掀起了一股宋元书画的高潮,一直持续至今天。

2016年春拍中出现了诸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或者是稍晚一些的明代书法家宋克,以及夏圭、吴镇等宋元画家的作品,加之王中军、张小军、苏宁博物馆、宝龙美术馆等“新藏家”的竞拍,形成一股全媒体关注的热潮,其中春拍中以中国嘉德以2.07亿元成交的曾巩《局事帖》引领,2016年秋拍中保利拍卖更是出现了3.036亿元成交的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更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是触发新一轮艺术品市场崛起的关键作品。

除了实力的企业收藏和个人收藏家的加入之外,古代书画板块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生货数量的增多,基本上一些重要的拍品都较少出现在拍卖市场中,给足了藏家新鲜感,同样很多是上一代留下来的,几乎没有交易成本。

2016年最贵的十件中国文物艺术品

任仁发 《五王醉归图卷》

成交价:3.036亿元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

该卷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在《石渠宝笈》著录的9件任仁发作品中,这是惟一可以流通的一件,而且另外8件皆为绢本,仅此卷为纸本,经过800余年依然颜色鲜亮。如此难得之作自然会赢得今人芳心。

傅抱石 《云中君和大司命》

成交价:2.3亿元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

这幅画是傅抱石根据郭沫若《屈原赋今译》的内容,以屈原《九歌》中云中君与大司命两位神话人物为题的创作。该巨制不仅是傅抱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物经典之作,而且在近现代美术史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张大千《桃源图》

成交价:2.27亿元

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

该画被多本研究张大千的学术专著及图录所收录,堪称画家晚年泼彩泼墨的压轴杰作。

宋 曾巩《局事帖》

成交价:2.07亿元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局事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遗墨。难得之作,曾经项元汴、安仪周、王芑孙等人的递藏。124个字价值2.07亿元,当之无愧成为史上最贵的字。

吴冠中《周庄》

成交价:1.98亿元

拍卖公司:香港保利

《周庄》以曲桥为前景,经过环绕的流水,突出了江南民居建筑的矗立形象。1997年创作这幅作品时,吴冠中已经78岁高龄,《周庄》可谓他的压卷之作,也代表了他创作生涯的高峰。

齐白石 《辛未山水册》

成交价:1.955亿元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

此册作于齐白石“衰年变法”之后的盛期,作品笔法简约,构思奇妙,反映出大师的绘画面貌。其曾于上世纪50年代在欧洲四国展出,可谓是齐白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山水册。

清 蒋廷锡《百种牡丹谱》

成交价:1.736亿元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

著录于《石渠宝笈》是清代宫廷画家蒋廷锡所画进呈皇帝睿赏的作品。全套200开整,洋洋洒洒画了百种牡丹,并以诗点明每种牡丹的特点。

吳镇 《山窗听雨图卷》

成交价:1.725亿元

拍卖公司:北京匡时

此作为纸本手卷,平远构图。这是一件流传有序的作品,历经元代姚安道,明代李祺、顾元庆、何良浚等,清代也有多位名人递藏,至民国又经罗振玉、王世杰递藏。

张大千 《瑞士雪山》

成交价:1.6445亿元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

这幅张大千晚年的泼彩作品描绘了瑞士的湖光山色,作为绢本能有如此之大的尺寸十分罕见。大师利用墨彩自身溶与不溶于水的关系和效果,施行渲染、重叠、泼洒、沉渍、流动,营造出千姿百态的烟云效果,使得抽象造型与大自然的具体形象结合在一起,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明宣德 青花无爪龙纹大罐

成交价:1.324亿元

拍卖公司:香港佳士得

通体绘青花纹饰,口沿外侧绘朵云纹;肩部绘四兽面纹,所绘龙纹苍劲老辣、气势撼人,十分难得。

从近现代书画如张大千、齐白石所掀起的热潮,到中国当代艺术飙出高价,直至中国富豪追捧西方现代艺术大师,拍场风潮轮番变换。中国古代书画无疑成为了2016年市场的热点。在2016年拍场最贵的10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交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一色地以亿元为单位,而这10件拍品的总成交额竟高达18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书画占据该榜单的大片江山——仅有1件瓷器跻身于此。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则平分秋色,均有4件拍品入榜。

2016年12月4日的保利“中国古代艺术夜场”拍卖让市场重温了久违的热烈竞拍场面。清宫旧藏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以6800万元起拍,经过近一小时、上百轮激烈竞价,最终以2.64亿元落槌,成交价3.036亿元,成为2016年价格最高的中国艺术品。同场拍卖的古代书画还包括明代画家仇英《唐人诗意图册》,以9430万成交;张即之楷书《华严经》残卷,6325万元成交。这场拍卖的50件作品总成交额达到6.72亿元人民币。其中,被收入“百代标程”部分的6件拍品就达5亿元。以任仁发画作的高价纪录为引线,当天夜拍的乐观情况一时之间快速弥散,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谈起此次古代书画部分的拍卖,保利拍卖副总经理李雪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将原因归结为“百代标程专场的选件严格,且估价比较低,引起了很多藏家的兴趣”。

12月22日,保利华谊在上海举办首次拍卖会,明《元人秋猎图》与清王翚《江山卧游图》,分别以6325万元及4830万元成交。

藏家对古代书画的热情同样体现在匡时拍卖的“澄道——古代绘画夜场”中,该场拍卖总成交4.42亿元人民币,10件拍品过千万,成交率高达100%。这样的成交率在古代书画拍场极为少见。其中,“元四家”之一的吴镇《山窗听雨》手卷最终以1.725亿元高价成交,刷新了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同样拍出高价并创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的还有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陈洪绶的十二帧绢本《花卉草虫册》、元代画家孙君泽的《阁楼山水》,以及明代进士杨汝成的纸本册页《张光缙却金舆诵册》。

古代书画的回暖趋势在2016年春拍时就已显现。2015年苏富比将已撤出亚洲十多年的古代书画拍卖重新引入香港。此前,在苏富比的版图中,纽约一直是古代书画拍卖的中心。2016年嘉德春拍的“大观——中国古代书画珍品之夜”,王中军以2.07亿元的成交价买下北宋曾巩《局势帖》,另一件被看好的宋克临《急就章》并诸家题跋,则以9200万元的成交价落入晋商张小军囊中。

古代书画的收藏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究进展密切相关。正如李雪松在评价《五王醉归图》时所说:“7年前,大家对这件作品的理解还不够深,很多市场人士认为作品有疑问,因而很多买家没敢出手。现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考证,大家有了新的认识,此作价值逐渐得到认定。”至此,中国古代书画的价值判定也将随着人们的认知而不断得以实现。

瓷器杂项:高端拍品缺失之下的稳健

在艺术市场的三大主流板块中,瓷器杂项是发育最早、价格体系最成熟、行情走势最稳健的。2016年这个板块虽然没有特别高价的拍品,但整体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如在瓷器这个子板块,恰逢250周年大庆的佳士得为纪念其亚洲业务30年,在香港春拍中组织了一场特拍,30件拍品涵盖书画、瓷器工艺品、现当代艺术与手表珠宝等新老品类,结果拔得头筹的是一件明代宣德的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以1.58亿港元成交。

相比较于中国传统书画的热闹,器物类拍品的成交则是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其中依然是佛造像领衔,但相比前几年的市场热度,也逐渐进入冷静期。佛像艺术品收藏是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之后的一个价值板块,近几年逆势上扬,领衔瓷器杂项板块。2012年春拍,佛教艺术品的成交总额仅2.38亿元,到2016年春拍,这个数据已经攀升至10.1亿元,成为杂项版块的重要支撑。瓷器在高端拍品中的占比相对较低,除了刚才提到的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2016年仅还有建窑天目盏以超过亿元的价格成交。其原因是高端拍品的征集难度加大。

在以往的每一季拍卖中,总会有一两场来自全球的名家名藏,自安思远专场拍卖之后,名家珍藏的征集进入瓶颈期,高端瓷器缺位。此外,高古瓷器可以说是近几年的一个小热潮,时有名家旧藏创造高价,例如北京保利拍卖的龙泉梅子青摩羯耳盘口瓶以及磁州窑白地黑花菊纹带盖梅瓶等,均是创造了近年来各自领域内的最高价纪录。从明清官窑到宋瓷的板块轮动,背后很大的动力是来自于藏家审美能力的整体提高。

现当代艺术:市场洗牌加剧

三大板块中,2016年度表现最弱的是现当代艺术。其中的子板块——现代艺术,类似中国书画的子板块古代书画,作品存世量小,买家群体小,专业门槛高,价格扶摇直上。如佳士得香港秋拍,一件常玉的木板油畫《瓶菊》,以1.03亿港元成交。与此同时,因为作品存世量小,拍卖公司则动足脑筋发掘新品种,如苏富比在秋拍夜场里还史无前例地推出了一个赵无极的纸上作品专题,拍卖结果100%成交。

当代艺术板块,近年来市场洗牌愈演愈烈,拍卖公司对此只能各出奇招:苏富比、佳士得在香港大打“亚洲牌”,纷纷在他们的当代艺术夜场中力推日本“具体派”、韩国“单色美学”以及东南亚现当代艺术;中国嘉德打“八五牌”,坚持开设“85新潮”专场;北京匡时在秋拍中则为10件拍品特地开设了“张颂仁先生重要私人收藏”专场;佳士得上海秋拍,再推“FirstOpen开创|上海”专场,除了2015年首拍所力推的中国当代艺术之外,还加入了亚洲及西方当代艺术、当代水墨与当代设计。

各种尝试中最牵动人心的,则是在国内拍场引入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如西泠印社秋拍,再次推出了由16件拍品组成的西方大师作品专场,结果取得100%的成交率,雷诺阿的《草地上的裸女》(最初版本)以690万元成交;圣诞节前落槌的保利华谊(上海)推出“对话:重要东西方艺术夜场”取得5.9亿元的总成交额,西方大师专题里的毕加索《灯下的女人(杰奎琳)》以5865万元成交。

当代艺术的洗牌,因近20年来风靡全球的艺博会热而格外引人注目。全球顶级的巴塞尔艺博会、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EFAF)等都在致力于争夺中国买家,其中巴塞尔艺博会还通过收购在香港设立了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以此为背景,国内艺博会市场也竞争激烈,仅以上海为例,包括影像上海(PhotoShanghai)在内的多个艺博会并存,2016年11月更出现了ART021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两个艺博会在同一周里举办的现象。在中国,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公司是主要交易平台,反过来画廊这样的一级市场却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因此同属于一级市场的艺博会特别活跃,也许是画廊抗衡拍卖行的无奈之举。与此同时,一种与拍卖台截然不同的交易体制,伴随着国际化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也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开始萌芽。

2017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趋势又将如何发展呢?重庆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艺术运营总裁、中国书画五十人论坛秘书长王小虎对此进行了预测,并总结为八点。

趋势1: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深入的调整后将迎来黄金的10年,必将产生10家百亿市值以上的经营艺术品的上市企业,100位身价1亿的艺术家。

趋势2:中国艺术品市场将由规范的统一标准的经营文化艺术品的龙头企业来主导。

趋势3: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大众化将成为艺术品发展的主要方向。

趋势4:文交所清理整顿后,将真正担当回归建立公平、公正、公開和规范的艺术品市场的责任,艺术品实物藏品价值发现和提升将是主要方向,邮币卡交易将昙花一现,很快会退出舞台。

趋势5:艺术品衍生品将有上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艺术品开始融入寻常老百姓家。

趋势6:艺术电商将逐步取代拍卖行,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主力军。

趋势7:艺术品定价权由市场说了算,艺术家和经纪人的话语权将会越来越小。

趋势8:艺术真品、精品、传世品将成为教养家庭、富裕家庭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有利于财富保值增值。

2016年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十大事件

纵观201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新闻不断、生机勃勃、浪潮涌动。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一年究竟都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

一·文化部于2016年初发布了新修订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2016年3月15日起施行。该修订后的《办法》将原来的“美术品”概念改成了“艺术品”,并将网络艺术品、鉴定评估等纳入监管范围,下放了审批事项,简化了审批程序和压缩了行政审批时限。该管理办法对拍卖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规范与程序要求。

二·3月,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100%股权,这意味着匡时国际将借道股权收购登陆资本市场。12月7日,宏图高科再次公告称:进入资产重组程序以来,国内并购重组监管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证券市场亦发生了较大波动,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改为现金方式作价22亿元收购匡时国际100%股权。这是上市公司并购国内拍卖行的第一案。

三·4月5日,香港邦瀚斯2016春季拍卖“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收槌,得到了1.7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这场被外界誉为“近十年整体水平最高的古玉拍卖”专场共上拍73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汉、宋、明、清时期的古玉,全面呈现了中国玉器制作及发展历史的全貌,最终成交63件,5件超过千万港元,数件以超估价几十倍的价格成交。这场也成为了多年来国内成交数量和价格最好一场古玉拍卖。

四·4月6日,香港苏富比2016春季拍卖“赏心菁华——琵金顿珍藏重要中国工艺精品”举槌,呈现英国著名藏家罗杰·琵金顿于20世纪中期收集的重要藏品97件,成为了多年来国内整体瓷器品质最好、成交最好的一场拍卖会。其中,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以1.1052亿港元成交。

五·5月15日晚,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上,世界上唯一一件北宋曾巩的书法《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由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藏家王中军竞得。

六·5月16日,在中贸圣佳春季拍卖“中国碑帖·古籍·书札专场”中,拍卖了新中国文人邓拓旧藏的一批古籍善本,其中,清宫“天禄琳琅”旧藏《纂图互注扬子法言》以2300万元的成交价,创造了古籍善本单册成交的世界纪录。

七·6月22日,“保利国际拍卖”、“华谊兄弟创投”和“天辰时代”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三方合作成立保利华谊(上海)国际拍卖公司,进军上海的拍卖市场。12月22日,保利华谊(上海)首届艺术品拍卖会在上海开槌。

八·11月28日,匡时拍卖公司在香港进行了首场拍卖会。作为匡时拍卖进军香港市场的首次亮相,匡时香港分别设立三个专场,包括39件中国近现代书画,53件中国古董珍玩、13件现当代艺术品等共105件拍品。

九·11月,国家文物局颁布并实施了《文物拍卖管理办法》,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这一主线,明确了文物拍卖管理的范围、文物拍卖经营许可审批的条件和程序、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备案的要求、国家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方法、文物拍卖企业及专业人员信用信息记录等内容。同时,不再区分一、二、三类文物拍卖经营范围,不再对互联网文物拍卖资质进行专门审批。反映出文物拍卖管理上的放权与细化。

十·2016年是近几年中拍卖品成交过亿元最多的一年,内地一共有8件,都出现在北京的三家拍卖行里。春季拍卖中有曾巩的《局事帖》、傅抱石《云中君与大司命》和蒋廷锡《百种牡丹谱》册页等3件;秋拍中又有张大千《巨然晴峰图》、齐白石《咫尺天涯——辛未山水册》、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吴镇《山窗听雨图》和张大千《瑞士雪山》等5件。而且,内地多家大企业集团和企业家更加积极地购藏顶级的文物艺术品,如新疆广汇、龙美术馆、宝龙集团、苏宁集团、王中军、张小军等。

小编有话说

2016年是中国艺术市场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一年,说其平凡,是因为自2012年开始的艺术市场调整期,似乎如时下的雾霾一般成了“新常态”难以消散,前景依然难以明断;说其不平凡,则有更多原因:这一年,争端不断,“出借朝天宫”激起“众怒”,潘家园“罢市”风波引发关注,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基弗与中央美院美术馆各执一词;这一年,行业利好新政、学术交流活动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史大会首次到中国,《文物拍卖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这一年,各类精彩展览令人回味无穷……

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作为一级市场主体的画廊博览会,还是作为二级市场主体的拍卖公司,都在竭尽所能、积极应对,也让我们对2017年的中国艺术市场更加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藏家艺术品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食物也是艺术品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汉江水墨石专题藏家通讯录
艺术品被盗
酒泉藏家推介
Dolan Geiman 梦幻环保艺术品
刘茜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