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位越高,离真相越远?

2017-03-01林采宜

东方企业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培训师指向水杯

林采宜

许多时候,你的判断并不是来自于你看到的真相,而是来自于心里预设的成见。

曾经亲眼目睹过这样的一个场面:

课堂上,老师盛出三杯水,然后让大家用鼻子去分辨加了汽油、酒精和纯水的水杯。水杯在五十多位同学的座位上轮番传递,每一个人都认真闻了闻杯子里的水。之后,老师让闻出两种味道的同学举手,差不多十来个手臂犹犹豫豫地举了起来;当问到闻出一种味道的时候,又有二三十只手齐刷刷地举起来,最后,老师又请啥味道都没有闻出来的同学举手,这时,零零星星,不超过五个人。最后,老师露出狡黠的笑容,真相是三杯都是白水。

可见,大部分人的判断不是跟着自己的感官认知走,而是跟着别人给你植入的想法走,即便是高智商的成年人。催眠,就是别人在你的意识中预先植入成见,然后,你的判断基本上便被成见所左右了。

在这五十多个人中,有几个人啥味道都没有闻出来,他们是用自己独立的感官认知来做判断的,可惜,人数占比不到10%。同样的“被催眠”案例也会发生在职场。在我亲历的企业培训中,有一个课程终身难忘。

那天,培训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游戏。她让我走到门外去,关上门,然后把钥匙放在一个桌子上,扣上碗。现场的人员分成两组,一组是我的部下——亲信组,另一组是平时接触很少,其他部门的人——陌生组。

然后,培训师请我进来,说:“有一把钥匙,藏在碗底,根据现场人的提示,你把它找出来。”我把目光投向我熟悉的团队成员,他们沉默不语,而陌生组的成员一致指向其中一张桌子,告诉我:“钥匙在那里!”与此同时,我的秘书,指向另一张桌子,悄悄对我说:“就在那个桌子的碗底下!”钥匙到底在哪一张桌子上?我犹豫了片刻,看了一眼“亲信组”,发现大家都不说话,连表情、眼色里都看不到提示的痕迹,又看看我的秘书,对方的眼色也是情真意切地指向他提示的那张桌子,于是,我朝那张桌子走去,这时候,“陌生组”的同事们焦急地大喊:“错了,是这张桌子!”我根本不听,义无反顾地走向秘书给我指的那张桌子,揭开碗,发现没有钥匙——被骗了。

这是培训师专门设置的圈套。钥匙就是在“陌生组”指向的那张桌子上,扣在碗底下。

不是親身体验,真的不敢相信自己会如此弱智。那么多人告诉我真相,我都不相信,却轻而易举地相信了秘书一个人给的虚假信息。

培训师用一个小小的游戏展示了当事人平时浑然不觉的弱点——因人废言。

无论多少陌生人告诉你真相,你都将信将疑,只有你信任的人告诉你的信息,你才会义无反顾地相信。

而职场的信任,往往跟熟悉有关。这就是为什么,领导的身边人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二号首长”通常拥有催眠一号首长的隐形能力。

大多数管理者做出判断的时候,心里都无意识地揣着被身边人或者他所信任的人所植入的成见。

职位越高,越值得周围人去催眠,因此,离真相就越远。

在寻求认同的社会,到处都是催眠的法场,我们应保持独立的理性,像法官那样,不仅要长两个耳朵,而且要同时听从各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辩辞。

猜你喜欢

培训师指向水杯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备考新指向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水杯疑案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移水杯
重新培养培训师
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模式探析
如何打造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
最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