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

2017-03-01李国泉洪昌道孟祥民

参花(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敦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李国泉 洪昌道 孟祥民

摘要: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近年来,敦化市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建设,建立健全市、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扎根基层,推动文明共建、文化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各项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促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快速发展轨道。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敦化 建设状况

一、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志愿服务

敦化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开展服务采风活动,先后组织了文联机关、摄影协会、美协、敖东书画院、诗词学会、作协等协会,深入企业、乡村、社区、学校、林场等体验生活,培育和积累创作素材。艺术家们通过深入基层一线,服务群众,汲取生活营养,从而激发创作灵感,推出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讴歌了敦化市各行各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了数十支文艺志愿者惠民文化活动服务队,开展了百余次下基层活动,近千人次的文艺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受到了基层群众、干部、职工和少数民族同胞、武警官兵及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加强创作,着力打造文化精品

近年来,敦化市大力推进文化精品创作工程,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和精品意识,集中优势资源,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选题、重点作品的创作和展示,讲好敦化故事,凝聚敦化力量,提升敦化在全国、全省文艺界的竞争力、影响力和美誉度,推动全市艺术精品创作持续繁荣发展。自2013年起,敦化市每年都出版一套本土文学丛书,分别是《敦化文学作品选》《大德敦化原创歌曲集》《大德敦化系列丛书》。更可喜的是,小说创作的成熟与发展成为近年来的突出特点,最鲜明的标志是一批长短篇小说佳作的出现,如盖淑兰的《情系雁鸣湖》、王玉欣的《六号屯记事》等。敦化市小说创作走过了漫长而执著的孕育期,涌现出了高春阳、朱长惠等一批小说创作骨干。杨树近期创作的长篇小说《渤海纪行》、李桂娟的《静好的岁月》、杨鹏的《门里门外》、刘德远的《琴心无尘》等小说,均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在小说创作百花争艳之时,故事创作方兴未艾。一批有实力的故事作家纷纷涌现,代表人物有杨明谷、高景森、李建树等,其作品散见于《雁鸣湖》《大德副刊》等,受到了各界的好評。在文学创作喜获丰收的同时,书法、摄影、音乐、戏剧和电视创作亦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书法创作笔砚当歌,翰墨飘香。以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和老年书画研究会为龙头,网罗和培养了一大批书画人才,产生了杨鸿莲、李连成、陶醉、刘新友、杨朝辉等一批书画骨干。张军更是敦化市第一批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入展全国书法大赛,是我市最年轻的篆刻艺术家代表。敦化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刘颖、孙刚等人的摄影作品多次在全省、全国范围内甚至国际性比赛中获奖,涌现出一批颇有名气的摄影家。

三、整合资源,夯实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基础

(一)公共文体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

敦化市“三馆”目前全部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并建成了相关网站;4个街道的19个社区自筹资金全部建有文化活动室;全市所有行政村文化室已经全覆盖。集文化馆、大剧院、电影放映于一体,建筑面积为18025平方米,计划投资额为1亿元的文化艺术中心工程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

(二)市区文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7.2亿元,先后在市区建成21个广场,总面积357万平方米,市区居民每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一处文化娱乐休闲场地,敦化市因此获得“广场之城”的美誉。截至目前,市财政先后投入资金6600万元,建成4个社区体育馆,并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完成体育馆体育健身器材的配备。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体经营活动上,出台相关政策,动员、扶持社会力量建设文体活动场馆2处。目前,全市建有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和健身场馆6处,建筑总面积34000平方米。据了解,在吉林省县级市中,广场和健身馆的数量、面积和规格位居第一,在东北三省县级市中也名列前茅。

(三)文体惠民项目成效明显

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累计投入211万元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购置了设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走在全省前列,82%的行政村广场配置了体育健身器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覆盖,“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保证了放映质量和场次。2016年,送戏下乡演出75场次,完成农村电影放映3636场次。

(四)群众文体活动繁荣活跃

在夏秋两季基本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载体、年年有创新”。主要做法有:一是培育品牌活动。如连续开展十几年的“五·一”文化体育游园节、组织20多年的元宵节秧歌展演、连续举行8年的北方四省区冬泳邀请赛等。2016年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开展的大型活动有全市“乡村好声音”歌手大赛、乡镇“农民文化节”等,反响良好。这些活动都成为全省文体系统的品牌。二是打造特色活动。引导乡镇、街道根据自身特点举办“农民艺术节”和“邻里节”等,并组建“社区文体队”,如“十个一百”工程:百人长鼓舞队、百人健身舞队、百人摩托车队、百人腰鼓舞队、百人毽球队、百人篮球队、百人轮滑队、百人足球队、百人太极拳队、百人游泳队等。在全省范围内同时拥有此类规模和不同种类队伍的县市,目前我市是首例。三是注重常态活动。以“社区、广场、农村、节庆”为重点,广泛开展文体活动。每年开展广场主题文化活动200场以上,观众达25万人次。体育各单项协会开展各类比赛及联谊活动300多场次。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全省其他县市比较,我们都处于领先地位。

2014年,敦化市文化馆精心排演革命教育题材的大型舞台剧《陈翰章》并成功公演28场次,引起全市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和积极反响。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舞台剧《陈翰章》8月18日到长春东方大剧院展演两场,9月1日到延吉市公演一场。2016年,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为全市机关干部公演一次,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五)城乡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近年来,先后设立文化体育辅导员协会,目前全市业余文化体育骨干1500余人。成立好朋友、春歌、红叶、夕阳红等群众艺术表演团体30多个,团队人员由退休老干部、退休教师及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组成。市区晨晚练站点发展到200多个。农民小剧团、小乐队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团体共180多个,农村文化辅导员协会的文化活动带头人300多人。

四、突出特色,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型”社区

为更好地发挥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的社会功能,采取设置宣传栏、以点带面、传递知识等措施,进一步拓展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一是结合社区宣传栏开展红墙文化建设,创建社区文化橱窗宣传栏。主要以科普知识、法律常识、公民道德纲要、身边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等为内容进行宣传展示,构成社区活动中心文化橱窗专栏的特色,让居民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二是注重对群众团体的培育和扶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组建太极剑队、广场舞队、合唱团、太极拳队、少儿武术队、书法协会、老年模特队、国画班等群众团体,为居民搭起了一个交往互动的平台。三是举办各类文化知识讲座,陶冶居民文化情操。社区居委会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专家举办国学以及健康、保健养生、书法绘画等方面知识的讲座,既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把保健常识送到居民中间。

在渤海街红旗社区、丹江街江东社区,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区向“公共文化服务型”转变,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既有长远规划又着眼落实阶段性发展目标,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渤海街红旗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为例:该文体活动中心是市委市政府为完善社区功能,提高城市街道社区服务水平,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于2009年投资兴建的一项服务民生的重点工程。中心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80平方米,总投资2600余万元,内设有多功能厅、排练厅、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及刀画艺术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亲子乐园、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器械健身、动感单车、瑜伽等各类活动场馆。该中心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完善,安全防范系统健全,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科学的防范体系。现有工作人员37名,是敦化市功能齐全、辐射面广,集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于一体的大型的、多功能的市民活动场所。中心充分利用文体活动设备的资源,搭建各種活动载体,组织引导居民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营造了浓郁的社区文化氛围。同时,积极为“老、小、弱”群体及特殊群体开展文化服务。通过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拓宽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着力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既满足了社区不同年龄的群众对文体活动的需求,也促进了居民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群众的参与热情变得越来越高。社区开展的“为民服务直通车”党建服务活动,被敦化市委命名为“全市社区党建服务品牌”。连续7年举办的“邻里节暨党员文化月”活动,已形成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2016年,社区把“邻里节”每年隆重火爆的开闭幕式搬到居民区、广场庭院,就是为更多地接地气、贴近群众。依托文体活动中心,以志愿者服务、技能比赛、邻里互动为载体,通过开展“邻里情深,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文艺晚会、“百家饺子宴”“亲子趣味游戏”“大手拉小手书画展”“好邻里一日游”“邻里公约·社区工作者行为准则知识问答”、放映露天公益电影100余场次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直接参与人群就达到2万余人次,很好地搭建了邻里之间相知相助的平台,架起了党群连心桥。近年来,渤海街红旗社区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五、强化措施,扎实有效推进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完善长效运行机制上狠下功夫,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让广大基层群众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文化建设发展的成果。

(一)注重灵活性——立足公益拓展服务方式

依托完善、先进的文化活动设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提高了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城乡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中正日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针对性——因地制宜把握服务内容

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均由所在街道管理运营,多功能厅、多功能排练厅、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向居民开放。目前,我市各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日平均接待活动人数达到2000人以上,月平均开展公益性活动10次以上。特别是根据各自优势,突出打造特色性场馆,如以健美为特色的健身中心,以篮球为特色的胜利街文体中心,以乒乓球为特色的丹江街文体中心等。场馆功能齐全、位置优越,管理到位,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创造出较大的发展空间。

六、结语

敦化市以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繁荣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方式,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和途径,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已逐步形成。下一步,敦化市将举全市之力,切实加快推进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简介:李国泉,男,本科,敦化市文广新局文化科,三级编剧,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诗词创作;洪昌道,男,本科,敦化市文化馆,二级演员,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歌曲创作;孟祥民,男,中专,敦化市文化馆,三级演员,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敦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基于FKM标准的敦化抽蓄电站转子磁极疲劳强度分析
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方法
浅谈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贡献
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
白河至敦化至东京城铁路引入敦化地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