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自信决定命运前途
2017-03-01邵建斌
邵建斌
近日,金冲及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一书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文章是作者多年中陆续写成的,现在围绕中国共产党面对重要历史关头时如何抉择自己的道路这一主题结集出版。
金冲及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他受过严格的史学训练,重视依据史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收入本书的文章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力求真实,广泛研读比较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绝不做无根据的臆测,也不轻信那些未必可靠的二手材料。二是思路清晰,详略得当,不记流水账,对需要向读者交代的重大问题不惜笔墨,对大家熟知的事情往往一笔带过,使人读来不觉累赘。三是立论公允,既讲成功之处,也不讳言失败,把成败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说明,尽量讲清楚历史的全部复杂性,帮助读者理解历史为什么会这样一步一步发展。
文章大体上是在几种不同情况下写出来的。
一是作者在完成本职工作时的“副产品”。金冲及1981年进入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主要工作是编辑出版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他先后主编或共同主编《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邓小平传略》《陈云传》等领袖人物传记。在主持传记编写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很重要,但已有的研究成果比较少,需要作者花大量精力去弄清事情的复杂背景和来龙去脉中的一些细节,但人物传记中不可能用很多篇幅对这些展开论述,否則就离主题太远,造成喧宾夺主,往往只能用短短一段话来表述。这样,在领袖传记写作完成后,有些在传记中没有展开的问题,就以论文的形式写了出来。本书中,《对党的六大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的比较研究》《抗战前夜中共中央战略决策的形成》《从十二月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等大抵属于这一类。其中,《对党的六大的历史考察》写于1988年,是作者在写作《周恩来传》过程中对六大研究的成果。这是作者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八年后才写出的第一篇关于中共党史的论文。可见作者“板凳坐得十年冷”的严谨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二是作者在重要纪念日或重要事件时所作的文章。为重要纪念日所作的文章主要如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作的《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而作的《他们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为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而作的《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的《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新觉醒》,为纪念新中国成立55周年而作的《新中国的第一年》。为重要事件所作的文章主要有党的十五大闭幕后所作的《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党的十六大闭幕后所作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这类文章最忌老调重弹,一定要力求对重要的新观点有所阐发,否则不如不写。细读上述几篇文章,颇能体会作者在这方面用心之深。比如,在纪念辛亥革命时,作者在充分肯定辛亥革命伟大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辛亥革命的不足:“第一,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第二,没有充分地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第三,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核心力量。”笔锋一转,又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正是当时的先进分子在探索前进时吸取了辛亥革命的这几点教训。”几十年来,“这几点可以说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东西”。作者既回顾了历史,又关照了现实,既分别论述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三件大事,又将三者用一根红线把它们的内在逻辑贯穿了起来。
三是针对社会上某些有影响的错误倾向或模糊认识而作的文章。其中,《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针对的是:“有的同志认为,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放弃了新民主主义,要搞社会主义;也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实是回归到新民主主义。”针对上述观点,作者用具体而翔实的统计数据说明:过渡时期总路线所以在这时提出,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在许多方面已占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所以能在中国建立起来,主体是靠社会主义工业化,而不是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级社突出的历史贡献是实行了土地公有。作者论据充分、论点鲜明,使一些错误观点不攻自破。《三大战略决战中的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写作则缘于一些过分的“蒋介石热”,它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以及台湾方面公布的历史资料同毛泽东的大量函电对照,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样国共之间较量的高峰切入,剖析了双方最高军事统帅毛泽东、蒋介石指挥的优劣,还原了历史本来面目。
四是作者应邀参加的一些讲座的发言。《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可以归入这一类。其中,前者是作者在全国台办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课提纲,后者是作者在北京大学文史大讲堂所做报告的记录。作者一直强调写文章要处处为读者着想,这一点在作者所做的报告中也体现得十分明显。面对不同的对象,作者讲的重点、方法都不相同。特别是《新中国的前三十年》,面对的是高等学校文史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自然要讲得更专业一些,但又不能太刻板,要像促膝谈心一样,便于年轻人理解和接受,把主要精力放在澄清几个模糊认识上。虽同为报告,对象不同,风格也就各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深情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9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它走过的道路充满曲折。在一次次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怎样分析与判断形势,进而做出决策,直接关系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兴衰成败以至生死存亡。后来人往往难以对当时极端严峻的形势和历史复杂性有真切而完整的认识,从而过于苛责前人。这既无益于认清历史事实,也无益于汲取历史教训以指导新的实践。
本书中的各篇虽然种类不同,但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书中开头提到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些重要历史关头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各篇文章以历史发展为序,在本书中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不同侧面探讨“道路抉择”这个根本性问题。本书在讲清楚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经常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或教训。这一次次成功和失败,就是我们党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道路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探索中形成的。阅读本书,尤其是读作者恰到好处的议论,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历史的探索过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