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群互动模式在肝胆胰中心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01张建男曹文学

临床护理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师生

张建男 曹文学

·护理教育·

微信群互动模式在肝胆胰中心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张建男 曹文学

目的 探讨微信群互动模式在肝胆胰中心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108名实习护生按入科单元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名。研究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用微信群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临床实习能力考核、护生人文素质评价及教学满意度差异性。结果 两组护生出科时理论考试、临床实习能力考核、护生人文素质评分及带教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信群互动教学模式可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教学推广应用。

肝胆胰;临床实习护生;微信群

clinical clerkship nurses;WeChat group;hepatobiliary tract pancreas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以验证、巩固、深化所学护理理论知识过程。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及电子设备普及,越来越多医疗机构试图将信息化软件应用于带教工作中[1],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实习生综合能力。在信息时代课程革新的背景下,如何借助媒介、网络不断探索多种模式教学方案,更好做好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是临床护理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微信是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言、图片、文字、视频、消息,具有存储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简易、现代、新鲜、紧密特点[2]。 我院肝胆胰中心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借助微信群进行护生教学管理,取得良好成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肝胆胰中心108名实习护生,女生100名,男生8名,年龄17~23岁。其中,本科50名,大专58名,均为全日制在校护生。按护生入科单元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名,两组实习均为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研究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用微信群辅助带教。

1.2.1 组建肝胆胰中心带教微信团队,制定群管理制度 我院肝胆胰中心为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有4个护理单元,实习护生入组后即由随机被选中的单元总带教建立其档案,将其微信号添加进入组建的“天使论坛”教学微信群,填写护生真实姓名,群主1名(肝胆胰中心教导员),管理员2名(总带教老师),另选择2名进入微信组的实习组长协助管理员共同管理微信群。

1.2.2 制定群教学计划 各护理单元以肝胆胰中心教学计划、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3]为依据,轮流将专科PPT课件、视频、知识图谱、链接及病例资料分享至群中供护生学习,实现群内教学资源共享,护生可根据需要保存传输至微信群的文字或影像资料,使带教工作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带教老师定期在群内督促护生复习知识;向护生推荐相关书籍、文献,鼓励护生从多渠道学习知识,丰富教学内容;组内同学资料仅供组内交流讨论。

1.2.3 开展群内PBL教学 带教老师精选临床典型病例(病人阳性体征图片、诊疗方案、护理现状)至微信群里,设计相关问题引导护生自行对照书本解决问题,在群内开展师生互动交流讨论,带教老师及时纠正不足、讲解疑惑,使PBL[4]和案例教学法贯穿于临床带教全过程。

1.2.4 鼓励护生畅所欲言 鼓励护生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说出实习所见所闻,师生、生生进行互动交流。每人每周交流不少于1次。群管理员定期将讨论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对一些观点及时给予激励,在全院护生带教座谈会中进行分享、交流。

1.2.5 营造群读书氛围 定期在群内开展“读书角”活动,管理员提前拟定好读书主题,实习组长有计划安排相关人员以文本、图片、语音等方式每天链接一个小哲理(中英文语录)、每周分享一篇文章(期刊文献、医学人文等)、每月推荐一本好书,激励群内师生在线下认真读书,分享阅读感。

1.3 评价标准

1.3.1 出科成绩评价 两组护生出科前,进行理论、临床实习能力考核,使用百分制,各计100分。护生临床实习能力考核表参照《江苏省临床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及本院临床护士工作能力考核表设计,项目包括病情观察评估能力、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规范动手能力和人文关怀等,各项目占不同比例,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1.3.2 护生人文素质评价 采用张立力等[5]研制护生人文素质测评量表进行测评。该量表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心理素质5个维度,共40个问题,对护生人文素质进行测评,每个问题设有5个选项,分别是“非常差” 1分,“比较差” 2分,“一般”3分,“比较好”4分,“非常好”5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生人文素质水平越高。测定前后,向护生说明测试目的和要求,征得学生同意,采用统一指导语,并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均由带教老师发放,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100%。

1.3.3 带教满意度调查 实习出科前对两组护生发放肝胆胰中心自制带教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包括教学模式、带教方法、带教内容、带教意识、带教氛围、带教效果及教学考核等,共计100分。≥90分为满意,≥81分为较满意,≤80分及以下为不满意。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出科理论、临床实习能力考核成绩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出科理论、临床实习能力考核成绩的比较 (分,±S)

2.2 两组入科前、出科时护生人文素质评分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人文素质评分的比较 (分,±S)

2.3 两组带教满意度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带教满意度的比较

注χ2=4.15,P<0.05

3 讨论

3.1 借助微信群,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带教满意度

微信是目前最为便捷沟通途径之一,为临床护理提供了良好教学平台[6]。研究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PPT课件、视频、图片知识、链接及病例资料通过微信上传,供护生学习使用,实现了多人同时在线的互动学习方式,激发了护生主动学习兴趣,此外其“隐形资源库”储存功能,有效方便护生查阅,护生可以学习更多疾病护理,提高实习成绩。表1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借助这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教学路径,构建了师生高效沟通途径,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增强了教学积极互动性,有效提升了临床带教满意度。表3结果显示,研究组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应用微信群,提高了护生临床实习胜任力

临床医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时,具备了相关基础知识,需要适应由学生向医护工作者转变[7]。带教老师精选典型病例(症状和体征、诊疗方案、护理现状)发送至群内,归纳护生需解决的护理问题,引导护生运用所学知识、文献资料解决问题,师生可随时进行探讨,以开展微信PBL教学,有效提高了护生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胜任力(如文献检索、寻找证据、护理程序运用、护理计划)。表1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生临床实习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增强了群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团队协作能力[8],进一步拓展了PBL教学策略,也符合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理念[4]。

3.3 依托微信群,提升了护生医学人文修养

现代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兼有过硬护理专业技能和良好人文素质,且护士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越来越凸显出其独特价值。在本研究中,随时随地在微信群内分享好书、好文章,促进护生院外阅读人文书籍,督促护生观看网络人文讲座,鼓励护生表达实习感悟,加强了护生读书教育培养,营造了良好业余读书氛围[9],以更好地提升护生医学人文素养, 树立正确职业观。表2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生人文素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 桥接微信群,增进了师生感情

微信强调用户之间的真实性和平等性[6],在微信平台上师生是平等角色[7],拉近了传统意义上师生间关系。同时,微信以其信息传播高效性,增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性及空间灵活性[10],在师生间架起了“零距离”沟通桥梁,使师生交流更放松和融洽,师生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和院外时间以多样化形式进行沟通,适时了解护生学习动态和心理状况,及时给予疏导,进行针对性帮扶,消除负性情绪。护生间也可通过微信平台畅所欲言、相互鼓励。在特殊节日时,师生通过微信互送温馨祝福,让护生感受到老师关爱,同时也使带教老师感受到护生的敬重,增进了师生信任和感情。

4 结论

在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发展和机遇下,各种网络平台互动教育模式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社会大众[11],然而将新媒体技术和微信传播平台结合起来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并不多见[12]。本院肝胆胰中心临床护理教学组借助微信平台,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和创新。通过试用,师生普遍反映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学习的方式方便、新颖,有效丰富了临床护理教学内容和形式,其内容和信息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护生兴趣和热情,为护理教学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模式,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

1 周琼,张莉曼.PIVAS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护生教学的推进[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201~2202.

2 王江,李爱民,耿召华,等.网络互动教学辅助传统实习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266~1269.

3 霍晓蓉.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4 李柳炳,朱俊佳,沈光思.以微信为平台的PBL教学模式在骨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77~78.

5 张立力,王小丽.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J].护理学杂志,2009,24(6):66~68.

6 董玉红,章静,章海燕.微信群在护理单元业务学习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8):700~701.

7 李柳炳,沈忆新,崔凤梅,等.提高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实习质量的探讨[J.安徽医药,2009,13(6):693~694.

8 Hyams JH, Raidal SL.Problem-based learning:facilitating multiplesmall teams in a large group setting[J].J Vet Med Educ,2013,40(3):282.

9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5~41.

10 李冬.微信的特点和应用趋势[J].科技传播,2013,(22):46~47.

11 朱利伟,张红亮,赵青.外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25~26.

12 赵青,孙自红.微信公众平台在新生儿护理知识宣传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155~156.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1.030

225001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扬州

张建男,女,本科,主管护师

曹文学,E-mail:352836152@qq.com

R192.6;R657

2016-08-17)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师生
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麻辣师生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