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荐书

2017-03-01

中学生天地(C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蒋先生北岛城门

荐书

《美的沉思》

荐读人

杭州学军中学高三(8)班 仲逸青

自诩是个对美有着苛刻追求的人,所以在看到蒋勋先生的那句“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时,就对此书抱有十二分的好感了。

书中,蒋先生从“初民之美——岩石与泥土”讲到了“墨分五彩——宋代的水墨革命”,再从“中国艺术中的时间”谈到“中国艺术中的空间”,最后又从“文人画”写“市民绘画的迂回之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美”,也是“沉思”。 这样的“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没有它就成就不了文明。这样的“美”比“历史”更真实。

书中那些莹润斑驳的玉石、满是锈绿的青铜器、夭矫蜿蜒的书法、缥缈空灵的山水画,或划痕累累,或缺角残页,但它们仍是“美”,美得叫人心醉,也叫人心碎。这“美”是被一层层包裹着、伪装着的,仿佛要经过一千双、一万双眼睛的顶礼膜拜(而蒋先生恰好给予了我“献上”眼睛的机会),才逐渐透露出真正的历史的意义,好似渣滓去尽,而这“美”才是历史的真正核心。

《美的沉思》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那些展现着“美”的器物,更多的是“美”本身以及“美”之于生命的意义,就如书中所言:“时光终将流逝,然而,美的记忆长存……”

作 者:蒋 勋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城门开》

荐读人

诸暨市草塔中学高一(11)班 周心怡

北岛在阔别十三年后回到北京,一个已经完全陌生的城市,于是他通过文字重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北京。他在序中写道:“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我在文字中读到的,便是这样一个安详、庄重、有历史厚重感的城市。

全书最令我揪心的是《父亲》这一篇。从一个儿子的角度来还原一个真实的父亲是艰难的。父亲一张充满青春的自信的照片是北岛关于儿时记忆的起点。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境的变迁,父亲变成“红爸爸”“蓝爸爸”“绿爸爸”,然后是“黑爸爸”……整篇文章充满了北岛与父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观念冲突。文章结尾“我向北京城,向父亲所在的方向,默默祈祷”,北岛对父亲的所有爱恨情仇在此释怀,只剩下最深的祝福。戛然而止的结尾,让我久久不能自拔。

整本书处处透着人情味和失落感。《钓鱼》中钓上一条铅笔头大小的小鱼时胜利者的骄傲;《游泳》中第一次体验死亡的边缘,得到深水合格证的得意;《养兔子》中最后物质与情感的斗争;《三不老胡同1号》中的快乐生活与“文化大革命”时的激情与彷徨,以及对小学、十三中、四中求学生涯的回忆……

故乡并不是你生活的那个地方,而是一个人们可以理解你的地方。北岛是个游子,北京是他的故乡,是一片可以理解他的土地。即使现在已经变得陌生,书中的文字还是可以轻易地摧毁高楼,迎面而来低矮的平房和昏暗的灯光,还有那阵阵槐香。

城门开不开?

城门永远为一颗疲惫的心而开。

作 者:北 岛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猜你喜欢

蒋先生北岛城门
在“蒋维崧先生塑像落成式暨纪念蒋维崧先生诞辰九十六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缅怀蒋维崧先生
睡吧,山谷
读北岛: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
有限景点 无限景致 回味新西兰北岛的自然美
城门城门几丈高
离婚又复婚,财产怎么分
北城门的记忆
城门苦荞
蒋介石的幕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