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荐读人说

2017-03-01廖新生

中学生天地(C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丰富性阿妈领悟

荐读人说

各位同学对文本的感受与解读能力,让人欣喜。

丁涵淇同学说的“描摹痛苦与悲伤的最佳方式不是铺叙,而是留白”,这个“留白”领悟得特别好。她还注意到“那辆摆在墙角用花布盖着的旧摩托车”是表达了吉芝阿妈内心的隐痛,可见她是一个非常重视细节的人。在此,我想要强调的是,今后我们如何在文本中高级地表达人物的悲伤,不哭天喊地,不情绪外化,这既需要写作技巧的提升,更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提炼。同学们能不能由此文得到一些借鉴和启发?

仰莉莉同学注意到了作者并没有在人物的痛苦上着墨太多,而是把笔触更多地放在对吉芝阿妈的骑手生活的叙述上,这一点领悟可以化作写作时的指南。描写处于行动中的人物比静态更能突出人物性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让笔下的人物“动”起来,只有处于行动中的人,才能展示更多。

蒋逸炀体会到了吉芝阿妈的形象是憨憨的、呆呆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事灵巧的女人。仔细思考作者为何要塑造这样一个笨拙、痴憨的母亲,除了在沉重的命运压迫下增添难得的喜感,是不是还让人体会到了文本及人物形象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也是真实性的一种。

沈陆衡同学不仅认识到吉芝阿妈的行动是她对付痛苦的唯一方式,更深一层的体验是,他领悟到这一行为背后蕴含着一种深切的无力感,对命运的无从把握,而不是可以战胜它。这把文本引入另一种深度,也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沈陆衡同学的解读深刻、独到,让人欣赏。

陈志丰同学也深刻认识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溃不成军”,认识到表象与内心的巨大反差。通过对吉芝阿妈形象的分析,一个立体的、历经生活磨难的、表面上乐观痴憨的底层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每个读者心目中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吉芝阿妈,它既是文本赋予的,也是自身心灵的独特感受,都值得珍视和期待!

图:廖新生

猜你喜欢

丰富性阿妈领悟
阿妈的草原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阿妈的歌谣
阿妈 阿爸 嘎洒坝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作文词汇“丰富性”现状分析及对策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摆脱平淡
雪域好阿妈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