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园本课程建设初体验
2017-02-28黄瑶
黄瑶
摘 要:我园地处镇江丹徒南郊,本地的民间艺术文化形态十分广泛,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挑花、采茶民间艺术,有和节日有关的舞龙、荡旱船等民间艺术。如何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构建适宜的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目标体系和适宜的课程活动,我园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将课程建设与环境创设、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游戏相融合,积累了一些课程建设的经验。
关键词: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民间艺术是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的生活需要创造的,经由历史积累和集体传承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等特性,这与民间艺术的综合性、价值的综合性是一致的。另外,民间艺术是实践的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实践,同人们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是与参与、操作、创新联系在一起的,而这又与我们孩子的学习方式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的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是异曲同工的效果。因此,我园将当地的民间艺术挑花、采茶、舞龙、荡旱船、剪纸、打莲枪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努力使民间艺术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一、建构适宜的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目标体系
艺术对幼儿来说,更多关注的是幼儿的情感体验,一种艺术审美愉悦的自我流露和相互交流。我们对照《指南》,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避免目标的制定重艺术技能而忽视幼儿内心的体验。并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研究与反思,形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有层次性、发展性的各年龄段每一种民间艺术的课程目标体系。例如,对于民间艺术挑花活动,小班主要是挑花欣赏活动,如感受挑花作品强烈的对比色彩,了解以及当地的挑花民俗风情;中班在挑花欣赏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回形针做成的“挑花针”尝试在网格上进行简单的挑花活动;大班在进一步欣赏挑花作品的基础上,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在挑花架上进行挑花,这样的活动目标和内容有层次,成系统,重视幼儿在充分地感受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和创造。
二、开展适宜的民间艺术课程活动
园本课程是以共同性课程为依据,带有幼儿园自身特点,又能满足幼儿园发展需要的课程。因此,我认为园本课程建设追求的不是新异性,而是适宜性,要适宜我园幼儿发展的课程。在开展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将民间艺术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游戏。
1.一日活动皆课程,将民间艺术课程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因此在开展民间艺术课程活动时,我们注重将课程渗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例如,我们将民间艺术活动舞龙融入户外游戏中;我们将采茶民间艺术融入区域游戏中;我们组织幼儿参观政府文化站、参观茶厂等。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只有将民间艺术课程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并在游戏中创造性地表现民间艺术,将来才有可能传承、发扬我们当地的民间艺术。
2.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断生成适宜的民间艺术课程活动
杜威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已不是成人的读物或成人知识的系统输出,而是一种在生活(包括集体生活)的情况下儿童通过活动可感知、可体验的适合儿童的文化。”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当地民间艺术的教育价值,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并对其加以改造,在活动中顺应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生成新的活动内容,使当地的民间艺术课程园本化、儿童化。例如,在民间艺术挑花课程活动中,我们在大班开展挑花欣赏集体活动“美丽的围腰”时,幼儿对围裙上代表“多子多福”的石榴很感兴趣,有的幼儿表示自己吃过石榴,但很酸。看来孩子们对于石榴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石榴,丰富了有关石榴的经验,理解了挑花作品上石榴的寓意。
3.环境创设围绕课程实施,让环境为课程实施服务
在开展民间艺术课程活动时,我们将民间艺术课程实施的过程渗透在幼儿园环境的布置中。例如,在大班挑花民间艺术课程活动中,我们将幼儿最初认识挑花工具时搜集的各种五彩线、塑料针、绣绷等挑花工具以及幼儿学习挑花十字针法的图片等投放到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在感受欣赏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在走廊以及門厅等公共区域环境中,我们展示民间挑花作品的同时展示幼儿的挑花作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同样得到大家的肯定,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审美性、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如何将其与幼儿园的课程相融合,使民间艺术课程园本化、生活化、游戏化是我们在课程建设中永远追求的目标,相信我们在实践中会不断完善我们的课程观,真正让当地的民间艺术成为我们儿童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4(1).
[2]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永绪,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