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实践
2017-02-28胡冬梅
胡冬梅
摘 要:一线工作教育者都知道教学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教学情景的创设。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探讨了教师如何合理创设具体的情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创设;教学媒体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头戏,一向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基于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人们对其教学探讨永无止境。情景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指引着教师如何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定位教学目标建构情景
教材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题材和基本载体,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定位正确的教学目标,建构与教材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体会课文中的中心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语文基础的发展。例如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一个专题而编写的,有自然景观,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等,教师可根据专题的编排要求准确设计教学目标,建构合理的情境氛围让学生投入课堂中去。
二、联合心理特点重组情景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不是很大,自制力不是很强,基本上都是在一种被动的模仿方式下进行学习活动。语文知识通常是以记忆为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重组一个与文本有相关联系的情境,促进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情境下进行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司马光》时,重组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大声喊:“救命啊……”的情境,让学生投入情境中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進入自主学习中。再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教师要根据现当代背景的差距,重组少年周恩来当时社会的背景,让学生在重组的情境中准确把握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三、应用教学媒体展示情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使课堂氛围更加浓郁,也可以将学生吸引到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图片清晰、画面流畅的教学情景,让其更好地融入教学氛围,更好地对课文知识进行理解、消化。例如,在对《巨人的花园》进行讲述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孩子与没孩子时花园的情景变化展现出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发遐想,加深其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学习效率。再如《长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整合法”,以有关长城的视频、图片、声音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展现长城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的情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四、通过生活实践感受情景
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合理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和大自然,将语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事物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生活情景的感受。只有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进行认知,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积累。例如,在《要下雨了》讲述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学生仔细观察下雨前有何预兆,引导学生把自己发现的现象和感受说出来,有了这种亲身观察和实践,学生易于对文本理解,有利于提升其观察及感受能力。再如《乌鸦喝水》这篇经典课文讲授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瓶子和石头等小道具,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文本去感受,理解文本重点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创设情景时应注意把握几个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但是事物总是存在着两面性,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一堂完整的语文教学课中学生是否参与教学活动,其中一个标准就是看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发挥了主体地位。尤其在情景教学中,学生只有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能力水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进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育性原则
教育渗透靠情感的熏陶感染,这决定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学生带进角色体会感受,通过情景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那些声情并茂的场景、那些震撼人心的氛围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在情感中达到教育的效果。
2.实践性原则
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这促使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切实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与其生活实际情景相联系的情景式教学,拓展其想象的思维空间,调动其感觉器官去观察实践,亲身体验知识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情景教学,在创设情境时,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利用教学媒体为辅助,促使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把握好主体性、教育性、实践性三大原则,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体验和熏陶,培养其语文学习的兴趣及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鸿.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22).
[2]左恩彩.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分析[J].教育科学,2013(1).
[3]梁端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7).
[4]余敏秀.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5(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