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标准》下课时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2017-02-28张延峰

体育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难点课程标准重点

张延峰

摘 要:在《课程标准》下,从“内容—目标”来看,课的基本类型有三种:通过“教‘内容”来达成目标,此类课时教学重难点着重于“内容”本身;通过“教‘内容及用‘内容教”来达成目标,此类课时教学重点着重于“内容”本身,难点则着重于其外;通过“用‘内容教”来达成目标,此类课时教学重难点着重于“内容”本身外。每一水平段的课程教学,在这样的认识及科学、合理实施下,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全面达成目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时教学;重点;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1-0036-03

一、前言

课时教学重难点是指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谓课时教学重点,是指课时教学中重要或主要或核心或基本的方面,这是学生人人要“达到”的。所谓课时教学难点,是指课时教学中学生不易“达到”的方面。课时教学难点会因生而异,即有的学生会觉着这点难,有的会觉着那点难。在教案中书写出来的课时教学难点,往往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的;对于少数学生的,一般不会书写出来,但教师也要清楚。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有时二者是一致的,有时不一致。课时教学重难点的正确确定,是课时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有效高效课堂的主要特征。

在本次课程改革前,课时教学重难点主要是从课时教学内容本身去考虑的,这与当时的课程密切有关。本次课程改革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课时教学重难点应围绕“运动参与方面”或“运动技能方面”或“身体健康方面”或“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①而定;亦或兼而定之。可以说,不能仍用过去的认识来对待了。然而,在当前仍有不少对此认识还停留在过去,这是不全面的,造成教学未完全跟上课程改革的要求,严重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课程标准》下课时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大家知道,教学目标的达成是通过教学内容为载体来进行的,在《课程标准》下,从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来看,会呈现出三种情形:通过“教‘内容”来达成目标;通过“教‘内容”及“用‘内容教”来达成目标;通过“用‘内容教”来达成目标。下面讨论这三种情形下课时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1.“教‘内容”的课时教学重难点确定

所谓“教‘内容”,是指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或理解或知道或说出或掌握或做出“该‘内容”等。如,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可能要求主要是:学生能够了解或理解或知道“其含义及意义或作用”等;基本动作技术技能的教学,可能要求主要是:学生能够说出“动作技术技能名称”,做出该“动作技术技能”等。也就是说,此类课时教学重难点就是在该“内容”本身上。在本次课程未改革前,此类课是大量的,或者说就是主导,这从当时的各学年教学计划便可知。那时一提及课时教学重难点,很多人就纷纷指向课时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其實,这种认识是不完全正确的。虽当时绝大部分的课时教学是属“教‘内容”的,但也存在其他的,不过是不太注意或重视罢了,造成以偏盖全,因为课时教学重难点≠“教‘内容”的课时教学重难点,在《课程标准》下这就更清楚了,而是课时教学重难点≥“教‘内容”的课时教学重难点。过去那种认识至今还仍遇见。多年的实践还表明,过去施行的绝大部分“教‘内容”的课对人的能力发展有一定阻碍,这样的教学是一定时期的产物。本次课程改革后,此类课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每一水平段中也还存在着,甚至课时量也较大,它是中小学生向更高方向发展的基础,不可或缺,不能因为它有一定的局限就完全摒弃它,这点应清楚。

如某课时教学内容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新授/水平四初二年级)。大家知道,像这样的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做出这一动作技术。因此,再依据一些情况如学情、课程资源等,本课时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则可具体确定为:学生能够说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名称,80%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协调地做出该动作技术。这是本课教学应达成的主要或核心目标。当然也就是重点了。基于此,从该动作技术环节(持球站位、举球、出手)具体来讲,本课时教学重点就是:举球与出手动作。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该动作技术时,会出现“球正确出手动作难以形成及全身用力不够协调”的现象,因此本课教学难点则应具体为:全身用力协调出手。也就是说,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要紧紧围绕这一运动技能方面目标达成而进行的。

在这样的课时教学中,还要为达成本单元或模块其他方面课程目标服务,如运动参与或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或身体健康方面,使“[课时1教学目标+课时2教学+……+课时N(或18)教学目标]≥M单元(或模块)教学目标”。课时中其他方面目标的确定,在单元(或模块)教学目标下,一是从课时教学内容本身功能进行挖掘;二是通过教学设计如采取一定组织形式等来促进生成。如上例,学生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这一动作技术学习过程中会对“身体协调”“空间感觉”“不断获得成功感”,以及在教学设计下还会对“合作学习”“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发展与提高,这就成为了本课除运动技能方面外的其他方面课时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是在“教‘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的,也不可忽视,应设为本课的附属目标。这实际上是在“教‘内容”的过程中也潜在地获得了“用‘内容教”的一些有价值方面。也就是说,“教‘内容”时也存在“用‘内容教”的境况,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只不过此类课时教学重难点在前者。

2.“教‘内容”及“用‘内容教”的课时教学重难点确定

“教‘内容”及“用‘内容教”的课,是指这一课时中既出现了“教‘内容”的,又有“用‘内容教”的情形。所谓“用‘内容教”,就是指通过“内容”的教学,学生以获得该“内容”本身外的方面为主要目的,如道德、规则意识、组织纪律性、意志力、合作能力、理解与创造力等。此类课,在本次课程改革前也是存在的,但很少进行,一是受当时技术技能教学为主的影响,造成以为教学只为或只有此;另是对“用‘内容教”的认识不深刻即不太注意此时“用‘内容教”的目的与方法、组织形式等,更没有理解这对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现在仍有不少没有改变过来,还是受此影响为重。

“教‘内容”及“用‘内容教”的课,须达成的教学目标至少应有二,即“教‘内容”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什么?“用‘内容教”的主要教学目标又是什么?这实际上就是本课的主要或核心目标,也与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戚戚相关。

如某课时教学内容为:健美操4种基本步伐及其组合创编(新授/水平五高一健美操选项基础班)。此课基本部分教学一般分两大块:第一块是健美操4种基本步伐教学;第二块是健美操4种基本步伐组合创编教学。本课时是在“基本步伐”教学完成后向“组合创编”递进进行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若基本步伐动作没有很好地掌握,即使“创编意识等”再好,整体效果表现也会出现动作质量欠佳等问题。因此,课时教学重点应指向“教‘内容”的方面,具体可确定为:基本步伐动作。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同样潜在受到“用‘内容教”的情况,如在身体协调、自信心等方面会得到发展与提高。在单元或模块教学目标下,可将此设为本课的附属教学目标。

此类课的教学难点,则应指向“用‘内容教”的方面,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中小学生能力的发展等是本次课程改革非常推崇的方面。在本次课程未改革前的多年教学过程中,因一些因素的影响,包括其他学科,大多不太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等。“高分低能”现象显示,个体上升空间狭窄,社会创新发展乏力等。因此,重视中小学生能力发展等,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更要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实施。像上例中的“组合创编”,在课程未改革前,大多教师只是教一两套自己编好的给学生就行了,这仍是偏重组合运动技能的习得。这种观念与教学行为必须要改。二是能力的发展与不断提高等本身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能力的发展与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大量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支撑,还需要此外很多的诸如规则、道德、精神、思维、美学、毅力、经验等等。如上例,要学生“组合创编”出来,学生必须考虑动作编排时的难易搭配、展示形式、合作、动作重复次数、美学效果、个性特点、服装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一、两个学科的事,必须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适时挖掘与综合培养等。如果不去长期进行,那么学生能力发展等永远还是一句空话,薄弱就是常态,缺陷也就永远存在。因此,在夯实基础之时,一定要大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及发展能力等。至于“用‘内容教”欲具体得到“什么”,亦或达成什么样的主要教学目标?对于上例,则具体为:动作组合编排能力。广泛而言,在单元或模块教学目标下,依据单元或模块课时中“用‘内容教”的“内容”来进行具体明确,主要应是运动参与或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在“用‘内容教”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存在“教‘内容”的。如上例,组合创编练习过程中,一定会对基本步伐动作的提高有一定帮助,这可在运动技能目标方面进行相应“提高”表述。

3.“用‘內容教”的课时教学重难点确定

“用‘内容教”在前面已经阐述了。此类课,与本次课程改革前相比,课程要求应多多出现,但在教学实践中改观不是很大。这对中小学生能力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与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课时教学重难点的确定等存在很大的关系。

“用‘内容教”的此类课,它主要想得到的已不是“内容”本身的了,而是其外。具体确定,应在单元或模块教学目标下,依据“内容”来进行具体明确。

如学生在掌握篮球一定基本技术动作(如投篮、运球、传球等)后,某课时教学内容为:“二打一(新授/水平四初三)”。在本次课程改革前,大多是教给学生几种“二打一”的方法,并组织学生练习以获得。这样的教学,仍是紧盯“内容”本身而已,即获得打法,对变化应对与人的主动创造性发展等基本没有,合作也只是接受性的等。

在本次课程改革后,应这样去组织其基本部分的教学:⑴教师提出问题即“什么叫二打一”及“怎么打?”⑵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探究、合作练习等,即得出合理打法;⑶学生展示打法与评价;⑷再练习。这样的教学,1、2节课时是完成不了的,依据情况应分设几课时。就是说,教学用时会增加。但这样的课时教学与课程未改革前相比,显著的变化就是后者主要采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等进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最后结果(即打法)的获得,需要学生经过积极思考、组织探索、相互讨论、默契合作等过程,学生在打法外很多方面也必然会得到发展与提高,对人来说,这更重要,当然也是难以做到的。这就是此类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它们是一致的。再如课时教学内容:多人多足跑(水平四初三)等。这些都不是为了什么技术,而是“精诚团结合作”等。在一水平段中,必须依目标等要求合理地加强此类课教学。从一些项目的重大比赛来看,我们不少运动员技术水平并不比对手差多少,但结果实在是不堪入目,根本原因大概于此。

三、结束语

在本次课程未改革前,“教‘内容”的课是主导,正因为此,很多人就产生了思维定式:课只有这一类,至今仍存。在《课程标准》下,从目标达成而言,课时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课型是存对应关系的,应正确、全面、深刻地去认识、理解它。三种课型在课程每一水平段都是存在的,要科学、合理地去运用、践行它,为课程目标全面达成服务。任何一种片面的思想与行为,都不符合辩证法则,也必将导致重大缺陷的产生,这必须要改正。

注释:

①《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是分两方面来表述的,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将两方面合并,为方便在此故这样称。

参考文献:

[1]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肖川,主编,张正中,编著.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难点课程标准重点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存在感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