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7-02-28孙丽华孙萍肖璐璐

中外医疗 2016年34期
关键词:感染肿瘤护理

孙丽华+孙萍+肖璐璐

[摘要]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整群选择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33例,观察置管期间PICC相关感染发生发生情况,以发生PICC相关感染患者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对比,分析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133例患者中,发生PICC相关感染12例,发生率9.0%。静脉炎3例,占2.25%,菌血症1例,占0.75%。经比较,感染组输入TPN液体者相关感染率58.3%、留置时间≥60 d者相关感染率66.7%,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属于影响因素。 结论 输入液体类型、PICC管道留置时间为肿瘤患者PICC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应在置管期间加强护理,减少感染。

[关键词] 肿瘤;PICC;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a)-0165-03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给予患者化疗药物的途径为静脉给药,部分化疗药物会刺激患者的静脉血管,加之反复穿刺,增加患者化疗期间的痛苦程度。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PICC导管提供了治疗的静脉痛苦,避免反复穿刺的进行,但同时增加了PICC相关感染的发生风险,一旦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程度,同时会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应在临床中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减少PICC相关感染的发生。该研究以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133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该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33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71例,男41例,女30例,年龄39~46岁,平均年龄(52.5±2.5)岁;肿瘤类型:肺癌15例,乳腺癌17例,胃癌15例,肝癌24例。PICC导管留置时间2~51 d,平均(26.5±2.4)d。对照组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年龄47~81岁,平均(56.9±3.2)岁;肿瘤类型:肺癌34例,乳腺癌13例,胃癌11例,肝癌4例。PICC导管留置时间3~448 d,平均(197.6±12.4)d。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病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肿瘤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治疗期间,留置PICC导管。观察PICC导管留置期间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将发生PICC相关感染的患者组成感染组,未发生PICC相关感染的患者组成未感染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置管时间等相关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①环境预处理。在行置管操作前,先进行消毒与自然干燥,还可以应用紫外线消毒处理,消毒时间为15 min。在置管操作当中,需要穿无菌衣物,对无菌操作制度不断完善[1]。②导管预处理。对导管应用肝素液彻底冲洗,然后应用地塞米松稀释浸泡片刻,然后再行穿刺置管,可以将机械性脉炎有效避免。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抗炎杀菌,释放炎症化学中介物,还能有效对酶进行抑制。③胸穿刺部位选择。在穿刺置管时,肘静脉是次选血管,首选血管为瓣膜少的在重要静脉,在肘部屈伸时会出现导管移位,可减少感染[2]。④消毒剂的选择。在进行穿刺置管过程中,需要对穿刺部位的皮肤充分消毒,然后用酒精擦拭,保持自然干燥,可彻底消毒。⑤导管固定。在导管固定当中,需要应用2000指数无菌透明塑料,保持穿刺部位皮肤干燥与清洁,可适合多汗患者抗局部感染,导管外露的情况,可以在患者前臂处应用施乐扣固定,以防止出现导管移位,还能有效抗感染。无针正压接头应用。在PICC置管过程中,需选择客来福正压接头进行输液,在输液前先应用安尔碘充分消毒,按照顺、逆时针交替方法,在封管时可以用包裹将其固定好,防止造成接头位置出现污染与感染。可以每隔8~12 d更换1次来福接头。应用来福接头可以将针刺误伤的情况减少,确保压结构与三相瓣膜协调作用,上腔静脉高压患者应用可以防止血液反流,防止形成血栓。在感染处理上,导管留置期间如果出现了局部感染情况需要培养局部分泌物,然后给予碘酊,浓度控制在5%左右,采取湿敷的方法,这种局部治疗可以达到显著疗效。如果患者出现了高热、寒颤,如果将感染因素排除,可以进行抽血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在拔管以后,进行导管尖端部的细菌培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拔管处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1.3 判定标准

红肿、疼痛等症状出现在穿刺部位,或穿刺部位分泌脓性物质,细菌培养后,证实存在细菌感染,判定患者存在局部感染;发热、寒战等症状出现,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的病原菌与PICC导管顶端分离的病原菌相同,且其他感染源可排除,半定量导管培养结果显示在15 cfu/cm2以上时,判定患者存在血行感染[3]。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

133例患者中,发生PICC相关感染12例,发生率9.0%。其中,局部感染10例,占83.3%,血行感染2例,占16.7%。静脉炎3例,占2.25%,菌血症1例,占0.75%。

2.2 PICC相關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经比较可知,感染组患者输入TPN液体、PICC导管留置时间≥60 d占比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

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静脉通路的一种,置入时的穿刺部位为外周静脉,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应用PICC导管后,化疗药物可经过手臂血管到达心脏血管,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的刺激,同时,降低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但置管期间,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感染的几率比较高,降低患者化疗依从性[4],影响治疗效果。该研究所选择的133例研究对象中,PICC相关感染发生率为9.0%,前人研究显示,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后,PICC相关感染发生率约为3.8%~16.1%,该研究结果与其相符合[5]。关于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发生影响因素,众多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置管操作、导管固定、置管时间、输入液体类型等为相关的影响因素[6]。由该研究结果可知,性别、静脉穿刺部位、导管置入长度等均不属于影响因素,而输入液体与导管留置时间为相关影响因素,在12例感染患者中,输入TPN液体患者7例,占58.3%,留置管道时间≥60 d 8例,占66.7%;而由学者研究显示,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60 d时,相关感染发生率约为70.0%,输入液体为TPN时,相关感染发生率为60.3%左右,该研究与之符合[7]。

3.2 护理对策

3.2.1 恰当的选择导管类型及置管时机 置入PICC导管之前,应科学的选择导管类型,通常,所使用的导管应比较柔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能够预防返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导管型号选择完成后,还应在恰当的时机进行置管操作,以降低相关感染的发生率,肿瘤患者伴有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水平,或处于骨髓抑制期,或存在(潜在)感染症状时,不适合进行置管操作[8]。

3.2.2 合理进行置管操作 置管之前,首先应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保证置管环境的无菌性。接着预处理导管,导管冲洗可采用肝素钠,也可采用地塞米松稀释液(5 mg稀释成5~10 mL),处理完成后再进行置管操作,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9]。选择穿刺血管时,贵要静脉为首选穿刺静脉,原因为贵要静脉比较直,而且比较粗,瓣膜比较少,不能选择贵要静脉时,可选择为肘正中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穿刺时,穿刺部位应合理选择,避免因导管移行引发感染。

3.2.3 妥善固定导管 穿刺成功后,应进行导管固定工作,固定时,使用的敷料不仅要具备无菌性,而且要具备透气性,敷料粘贴前,清洁穿刺部位及其周围适当范围内的皮肤,保证皮肤整洁、干燥,粘贴敷料时,妥善固定,预防导管滑脱、移行[10]。定期更换使用的敷料,预防感染的发生。

3.2.4 健康教育 尽管留置PICC导管后患者穿刺侧肢体可正常活动,但如果患者活动不当,会增加PICC相关感染的发生风险。置管后,护理人员应将具体的注意事项详细的讲解给患者,并教会患者正确的观察穿刺部位,引导患者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预防感染,并在发现异常时能够及时的处理,提高PICC置管的安全性。

3.2.5 预防危险因素 由该研究可知,置管时间及输入液体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护理时,应有针对性的改进置管时间及输液方式,预防危险因素的影响,避免感染的发生。在化疗后,对患者骨髓抑制或者免疫抑制患者血常规、体温进行严密监测,对置管后的肢体反应进行观察,加强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给予准确的病原学检查与诊断,依据患者临床体征与表现,给予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导致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因素比较多,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护理时应积极的预防,评估患者置管后的感染发生风险,严格进行置管操作,减少PICC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促使患者顺利的完成化疗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鸣.肿瘤内科患者PICC置管期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2(19):4218-4219.

[2] 羅曦,魏力.PICC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1):56-61.

[3] 林群,吴达娟,胡桂芳,等.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3982-3984.

[4] 杨金丽,张海兵,郑少俊.护理干预预防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581-2582,2595.

[5] 顾俊红.肿瘤患者PICC致局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93-94.

[6] 吴春丽,刘建红.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12(21):1942-1944.

[7] 顾建芬,董钰英,沈敏,等.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8(3):47-48.

[8] 章淑芳.53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10(2):352-353.

[9] 李璐柳. 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

[10] 张春黎. 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7):206-207.

(收稿日期:2016-09-06)

猜你喜欢

感染肿瘤护理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ceRNA与肿瘤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