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2017-02-28刘智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心态素养

刘智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近些年来,我经常能听到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您上课时能不能少讲些课文内容,多补充些课外知识?”“老师,我想给孩子报网络课程,您能不能给一些建议?”“老师,您能不能经常在班级QQ群里晒一些书写整洁的作业,以此来激励孩子们把字写好?”……

这些问题,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对孩子成长的关心,是让我们教师高兴的。但与此同时,一些有思想、有见地的家长往往也会对教师有更高的期待。面对这些越来越“挑剔”的家长,我认为,我们不能只是做好一名学科老师,更应该做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首先,用更宽容的心态面对这些“挑剔”的家长。作为教师,我们自己往往把“尊师重教”看得很重,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平时,面对家长提出的一些不同意见,往往会觉得不舒服。其实,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心理认识,用更宽容的心态面对家长提出的不同观点和建议。教师的权威并不是不能挑战,相反,虚心接受家长提出的一些建议并认真思考,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其次,掌握更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因此,我们不仅要会“教”,更要学会“育”;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应该掌握更多、更科学实用的教育理念、育人方法,做真正懂教育的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能够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还能够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给出中肯、实用的指导意见。在家长和学生面前,体现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我们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在平时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去学习更多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习的方法等。把眼界放宽,关注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让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看待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才能让家长理解并信服我们所说的话。

最后,优化和家长的沟通方法。面对同一个问题,家长思考的角度往往是基于孩子的成长;而作为教师,我们思考的角度往往还要涉及整体的教育教学。因此,我们可能并不赞同家长提出的一些意见。但是,面对这些,我们不仅要有宽容的心态,更要讲究沟通的方法。要站在体谅家长的苦心、共同幫助孩子成长的角度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理解我们的想法,支持我们的做法。

总之,随着家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放宽视野,丰富理论知识,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用更包容、更科学的方法和家长交流。这样,即使面对家长提出的一些“挑剔”的问题,我们也能从容应对。

(本栏责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心态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