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总给孩子消极评价

2017-02-28蓝玫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槐树班级爸爸

蓝玫

【案例回放】

羽的家庭条件是比较优越的,爸爸在一家国企上班,人很精干。羽爸爸中年得子,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儿子身上,不仅给他报了很多课外班,而且风雨无阻地负责接送,恨不得让羽变身为一个神童。同时,羽爸爸对羽的高期待又会让他有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比如做一张练习卷,羽如果不能得满分,回家就会挨打;比如学校有什么活动羽要是参加了却没有得奖,回家也要挨打……总之,只要稍有落后,羽就得挨打。

一次放学,我被羽爸爸拦住了,说要谈谈。原来是羽这次英语考试没有得一百分,他是来“兴师问罪”的:“我儿子每周都花好几百块上英语课外班,这才三年级就已经考不了一百分了,那些不补课的岂不是更差?没别的原因,就是你们的教学有问题。”羽爸爸的逻辑,还真是让我费解。

“羽爸爸,孩子们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况且,我们也不能用孩子一次考试的失误轻易下定论对不对?”

“那每一次都不重视,到中考高考,就完蛋了。我儿子比一般孩子都聪明,他要考不好,别的孩子不是更被老师耽误了啊。”羽爸爸忧心忡忡,让我不知道该感动,还是该无奈。

“您说得不对,聪明如果不努力,结果一样不会好。羽是个好孩子,如果仅仅是聪明,肯定不够。他之所以有现在的成绩,是因为他一直都很努力。您这个爸爸可不要再给孩子压力了,不能让我们的期望压垮了孩子。”

“孩子,就得吃点苦,不吃苦哪里行啊?”羽爸爸还是不服气,扔下这句话扭头走了。

羽大约就是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性格逐渐显得有些极端。比如他会对各种测试表现出异常的敏感,或者说本能的抵触和反感。

数学课上,老师一直坚持让孩子们进行课前三分钟的口算训练。这天早晨,羽突然爆发了。老师的口算卡刚发下去,羽忽然“啊”的一声,然后哇哇大哭起来。大家都被吓了一大跳。等老师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边哭边喊:“做什么做什么!笔都断了还做什么!回去又得挨打了……”完全一副世界末日来临的样子。

數学老师好不容易把他劝到了我的办公室,但是他仍然一边不停地跳着脚,一边疯狂地大喊着。我看他一时也停不下来,就去倒了一杯水,告诉他:“你先哭,一会儿喝点水。”他也不理睬我,继续哭。

“我知道你害怕得不了一百分回去挨揍,你很想每一次都做得特别漂亮,让爸爸满意,自己也不会挨揍。但是你这样哭闹是没用的,哭闹不能帮你得一百分,你要做的是冷静下来想办法。”我还是轻声对羽说。

“我不相信有办法,又要挨打了。”我不知道孩子的恐惧有多深,仅仅是这样的担心就已经让他崩溃了。我忽然一阵心酸,紧紧拉住羽的手,想抱抱他,平复他的情绪。

没想到,羽丝毫不领情,拼命挣脱。

我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你甚至觉得老师这样抱着你都不安全,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爸爸的巴掌会落到身上。但是羽,相信我,你现在是安全的。我会帮你想办法,绝对不会因为这件事让你挨打。我保证!”

他还是哭,但不再像刚才那样喊了。我赶紧端过倒好的水递给他:“喝点水吧。”他躲了一下,没有接,哭泣也变成了抽噎。

“羽,一会儿用我的笔做。”我递给他一支削好的铅笔。等他能够完全平静下来了,拿起笔走了。

但这件事仅仅隔了一天,羽完全像换了一个人。语文课上,我们学《槐乡的孩子》,我问:“槐乡的孩子不怕热吗?”

“他们爬到树上了,树上不热。”羽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

“树上就不热了啊?八月的天气,哪里都是热的。”有同学不同意。

“那你爬上去看看,槐乡的孩子爬到树上就不热。”羽坚持自己的意见,开启了“吵架模式”。

“是槐树和别的树不一样吗?为什么爬槐树就不热?”有人反问。

“哇呜,吃槐花,忘了热了。哈哈哈……”羽说完这句,忽然大笑起来。

孩子们被羽这无厘头搞晕了,愣愣地看着他。

“我明白羽的意思,因为可以摘槐花吃,还可以用槐米换自己的学费,所以槐乡的孩子在槐树上,早就忘记了天气的炎热。是吗?”

“嗯。”他点头。

“羽的思考多深入啊!以后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表达得更清楚一些。”我温和地看着羽,并暗示他坐好。羽吐了下舌头,还是坐好了,不过有些夸张地挺着身子。透过这个动作,我似乎看到了在爸爸面前羽的各种“挣扎”。

班里要成立新的家长委员会,因为平时羽爸爸对班级的事务很热心,也愿意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班级做事,所以大家推选他担任了家委会主任。

因为之前和羽爸爸沟通的时候,我发现了他的固执和焦虑,有点担心接下来的合作会出现问题。但让我意外的是,羽爸爸因为有更多机会和老师沟通,慢慢理解老师和学校的做法了。

“老师,我们这个委员会不能是摆设,我们得发挥作用。”羽爸爸认真地找我谈话。

“您说得太对了,我们这个班级是一个大集体,我们就得有带领大家一起成长的目标和行动。您看我们可以一起做点什么?”

“我想组织孩子们搞一次活动,用我的资源,带着孩子们开开眼。我听说一班有个爸爸带他们班孩子去打高尔夫球了,我想带咱们的孩子们去一次滑雪场。”

“羽爸爸,我想知道,羽学过滑雪吗?”我开始担心当羽无法满足爸爸期待时,又要出现的状况了。

“没有,不过他应该会学得很快的。”谈到儿子,羽爸爸立刻恢复了一贯的强势。

“孩子们特质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不管学什么东西,都应遵循孩子们的成长规律,毕竟孩子们都还小。”

“嗯,我知道。”羽爸爸居然一口答应。

从读《雪花的快乐》到看《雪孩子》的电影,从了解雪地运动到设计出行计划,孩子们对出行充满了期待。

后来,我读了羽的日记。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我爸爸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说我学得慢,他只顾照顾大家了。今天,我玩得真开心!”

1.父母不能一味地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要给孩子时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长节奏走好每一步。过多的干涉,会造成孩子内在秩序的混乱,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2.长期的情感压抑会造成孩子内心的失衡,容易爆发出极端情绪。父母应该注意帮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宣泄途径。

3.父母不能有攀比心理,要客观认识自己孩子的优缺点,不能总用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别人孩子的长处。但同时也应该创造机会和大家在一起,观察、学习、反思,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1.老师面对有个性的家长,不能急躁或者太较真。要理解他们不同的性格及家庭环境,包容不同个性家长们的表现。

2.要细心观察孩子们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情绪反应,选择合适时机进行引领和疏导。要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更要和家长多沟通,一起认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一起想出解决的办法。

3.孩子需要伙伴,需要在和伙伴的互动中找到自我的位置,从而认识自我、认可自我,找到自信和自尊。为此,老师要鼓励班级的家长们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多在一起开展活动,增进相互理解和包容。

(责 编 子 君)

猜你喜欢

槐树班级爸爸
班级“无课日”
槐树的秘密
我和爸爸
爸爸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槐树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