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去氧胆酸对于新生儿延迟黄疸的治疗效果
2017-02-28潘敏
潘敏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熊去氧胆酸对于新生儿延迟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100例新生儿延迟黄疸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观察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茵栀黄颗粒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的临床效果与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8%)明显低于观察组(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肝功能恢复情况较观察组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高于观察组(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对于新生儿延迟黄疸的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了黄疸消退时间,促进肝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新生儿延迟黄疸;治疗效果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类型[1]。新生儿延迟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主要为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 w未消退,甚至出现加深加重现象,或者是反复出现[2]。若新生儿延迟黄疸患儿未得到及时治疗,当胆红素浓度持续升高达到一定程度,则会损害脑细胞,致使患儿出现脑瘫痪、脑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3]。为保证新生儿延迟黄疸患儿的生存质量,我院特对熊去氧胆酸对于新生儿延迟黄疸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效果较为理想,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门诊随访的100例新生儿延迟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7个月,平均年龄(4.78±0.73)个月;最低体重(3.40±1.21)kg,最高体重(8.23±1.43)kg,平均体重(5.52±1.06)kg。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7个月,平均年龄(4.64±0.43)岁;最低体重(3.51±1.24)kg,最高体重(8.26±1.38)kg,平均体重(5.45±1.05)kg。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茵栀黄颗粒(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28)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进行治疗,开水冲服,2次/d,每次各1袋;观察组口服熊去氧胆酸(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75)进行治疗,2次/d,10 g/次。两组患儿均以10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肝功能情况包括对患儿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汁酸(TBA)进行检测。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下降大于50%;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均有所下降;无效:患儿的临床表症状、谷丙转氨酶与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均无任何改变迹象,病情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 ×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值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显效例数分别为16例、29例,有效例数分别为23例、19例,无效例数分别为11例、2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6.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χ2=7.16,P<0.05)。
2.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 两组治疗前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以及总胆汁酸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出现皮疹3例,腹泻3例,心动过速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观察组出现皮疹与气腹泻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χ2=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茵栀黄颗粒属于中药制剂,是茵陈、栀子与金银花等的提取物,茵陈中的叶酸、茵陈酮等成分具有促进胆汁分泌、收缩胆囊等作用,可以加快胆汁排泄,从而达到利湿退黄的功效[4-5]。熊去氧胆酸能促进胆汁酸分泌,对肝脏胆固醇具有抑制作用,使肝脏脂肪减少,增强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而使得肝脏排毒能力增强,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作用。
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8%),肝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较对照组(16%)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延迟黄疸,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美丽.熊去氧胆酸联合黄疸茵陈颗粒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1):103-104.
[2]钱飞,羊二尚.熊去氧胆酸联合黄疸茵陈颗粒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3,18(06):1076-1077.
[3]朱世殊,张鸿飞,王丽旻,等.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黄疸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肝脏,2013,18(06):392-393.
[4]王福成,张野,王宇,等.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肝硬化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04):105-107.
[5]刘璐,廉恒丽.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肝硬化黄疸80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02):64-65.
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