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西青区某医院健康体检人群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

2017-02-28王强

医学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调查乙型肝炎

王强

摘要:目的 调查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乙型、丙型肝炎感染的阳性率情况。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4月的健康体检人群共计432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结果 4326例体检者中HBsAg阳性141例,阳性率3.26%,抗-HCV阳性23例,阳性率0.53%。结论 普及乙肝、丙肝病毒对人民群众危害知识,首先是积极预防病毒感染,使病毒不感染身体,其次对病毒性肝炎感染人群应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按时做复查,在病情发展时及时干预治疗,避免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医疗损伤而造成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调查

我们社区医院坐落在天津西青经济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众多,食品卫生条件水平不一,外来务工人员饮食清洁不能完全保证,我院检验科在日常乙肝等传染病检测当中,经常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以及HBsAg、HBeAg、HBcAb三项均阳性的并伴有肝功能严重异常的乙型肝炎患者,最严重的一例是2014年10月在企业职工入职体检工作中,发现一名年仅19岁想当保安的男青年,检验肝功能结果中胆红素、转氨酶均严重升高,同时伴有“大三阳”,经转院治疗1w也没能挽救这个年轻人的生命,给他的家庭带来沉重打击。同时这个企业中职工近千人非常恐慌,对我们开发区200多家企业近30万员工也是触动很大。为了积极预防乙肝、丙肝病毒對人民群众的危害,普及防病知识,我院检验科经医院批准,在西青区卫生防病中心大力指导下,对西青保安公司,富士能玻片公司等企业员工做了乙肝、丙肝病毒的普查,对结果正常者做了乙肝疫苗的注射,让大家消除恐慌,保护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2015年1月~2016年4月的健康体检人群共计4326例,其中男性2485例,女性1841例,年龄18~52岁,平均(35±16)岁。

1.2方法

1.2.1标本血清来源 标本来自健康体检人群空腹静脉血,采血后室温静置待血液凝固,及时离心分离血清。所有标本在2 h内采用ELISA(酶联免疫方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标本采集方法与检测程序按照所用试剂操作说明书操作,对检验结果可疑者,重复采血后两份标本进行复检,双份标本同时阳性者定为阳性。

1.2.2试剂、仪器与血清质控物 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试剂为厦门新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仪器为奥地利anthos fluido 洗板机,芬兰Moltlskanmus酶标仪,所用质控物由天津市临床检验质控中心购买。

1.3 统计处理 资料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健康体检人群4326例,检出HBsAg阳性141例,阳性率3.26%。其中,男性84例,年龄(31±15)岁,阳性率3.38%;女性57例,年龄(29±13)岁,阳性率3.10%,男、女性患者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53,P>0.05)。

在HBsAg阳性体检者中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俗称小三阳)89例,占阳性体检者的63.1%;HBsAg、HBeAg、抗-HBc阳性模式(俗称大三阳)3例,占阳性体检者的23.4%;HBsAg、抗-HBc阳性模式19例,占阳性体检者的13.4%。

2.2在体检者中检出抗-HCV阳性23例,阳性率0.53%,其中,男性15例,年龄(38±12)岁,阳性率0.60 %;女性8例,阳性率0.43%,年龄(35±10)岁。

3 讨论

本文检测2015年1月~2016年4月的健康体检人群共计4326例,其中HBsAg阳性141例,阳性率3.26%。提示本地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低于2006年我国1~60岁人群中7.18%的阳性率[1]。抗-HCV阳性23例,阳性率0.53%,本地区一般人群的抗-HCV阳性率略高于全国2006年调查数据的0.43%的阳性率结果[2]。不同地区的人群中HBsAg、抗-HCV阳性率存在差异,原因可能与存在地区、时间、调查人群差异,和本地区食品及卫生环境管理有关。

笔者走访过当地食品制作过程,发现企业食堂卫生防疫部门管理严格,监督到位,饮食卫生安全。而在村里小吃街里,食品安全监督缺失,操作条件及食材不能保证,外来务工人员为了方便和便宜,对食品的卫生要求不高,导致像肠炎、肝炎等疾病传染时有发生,我院检验科做过一例乙型肝炎流行病调查,一名员工就是在村里小吃部饮食一个月后,在我科检测出乙型肝炎,所以给广大群众做正确饮食指导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肝癌的发病和乙肝病毒的感染成密切相关,我们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大陆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发地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占健康人群的比例较高,同时我们国家人口有13亿多,所以乙肝携带者的数量惊人,此部分人一部分可能隐性传染给健康人群,导致乙肝病毒感染者逐渐增加;同时乙肝携带者部分人会缓慢发展成肝腹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发生,患者的寿命会大大缩短,又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病返贫情况常常见到。对社会的医疗资源也是极大的压力,所以各个医疗机构十分重视乙肝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先预防胜于治疗的正确方向。2002年儿童免疫规划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一类免费疫苗,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全国各科研院所对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专项研究有了飞速发展,使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的提高,例如乙肝病毒干扰素的利用为乙肝病毒抑制有了突破疗效[3]。通过多年努力,主要是疫苗接种的普及,基本达到了100%,这为预防乙肝的感染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我国大陆地区1~60岁人群中,1992年HBsAg感染率,在9.75%左右,经过14年的努力,这个百分比降至2006年的7.18%左右,说明乙肝感染的预防有了积极的进展,其中<5岁儿童的阳性率<1%,也验证了疫苗接种工作非常有效,方向正确,为最终控制乙肝病毒对群众危害有了较大信心[1]。

乙肝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其血液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患者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检验过的物品要严格按规章作无害化处理。医务人员在注射完乙肝疫苗后也要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医疗损伤,造成病毒感染。同时要加强医疗单位内部管控,保证注射安全规范。血液中心要落实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管理,从根本上避免医源性和血源性感染。乙肝的综合防治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关键,从新生儿出生开始,从出生24 h内开始注射乙肝疫苗第一针,1、6个月各注射一针,共三针,完成免疫。从实践中证明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方法,成本极低,效果非常好。据资料显 示[4]我市XX县通过连续为群众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至36.2%。在预防为主的同时对患者正确诊断和治疗,加强对患者随访管理,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的规范性和依从性,也就更好地管理乙肝病毒传染源,从而避免再传染给健康人群。政府加大投入,通过建立居民身体健康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社区乙肝患者诊断信息的综合采集、保存、更新、随时查询等全面系统,确保乙肝病患在社区内综合防治奠定了全面网络化平台[5]。

HCV主要通过输血或者非肠道途径进行传播,但是有近半数HCV感染病患中,传播渠道尚不明确。HCV亚临床感染,临床没有明显症状,但是ALT指标不正常,所以其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根据病程时间丙型肝炎可以划分成急性或慢性病例,时间以6个月为划分界限。显示HCV感染的主要特征是慢性化发生率非常高,它的感染过程漫长,对肝组织存在不同程度损害,且慢性并进行性。随着时间推移可以变成肝硬化,此病毒和原发肝癌呈正相关,此情况已经引起各医疗部门高度关注。丙型肝炎已是我国和世界各个国家的影响广泛公共健康医疗问题,现在还没有研制出预防丙肝的疫苗,机体没法完成特异性免疫措施,不能提前预防这种疾病。无症状的感染患者感染丙型肝炎后,成为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容易被忽视。在没有对献血员进行丙型肝炎病毒筛检的时期,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对健康人传播。医疗部门认识此问题严重性,在我们国家1992年对每个献血者实行强制乙肝、丙肝等病毒过筛检查,现在HCV抗体阳性率已经快速下降,在1992年丙肝检出率为3.2%,到2006年,其检出率下降到0.43%[2]。但在某些医疗领域如不安全的血液透析治疗、不正规注射等属于医源性感染途径引起的丙型肝炎少量发作,还有静脉注射毒品、性伴侣复杂化等人群都是感染HCV渠道。

预防 HCV 传播几点策略[6]:①首先静脉注射吸毒人员预防干预,医疗防治部门通过对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普及毒品对人体造成损害健康的知识,使大家深刻认知到毒品对健康的严重损害,及时治疗和改善HCV 感染。我们明确了HCV 血液传播途径,HCV病毒通过血液筛检能够非常好的控制 HCV 对人体的感染,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抗-HCV 试剂它的稳定性不足,这就使部分含有 HCV 血液样品没法被检测出来,导致在给需要输血患者感染上HCV病毒,所以临床检验者期盼研制出更加稳定的 HCV 检测试剂盒,避免对献血者HCV的漏检,使受血者感染上HCV病毒。②医疗临床采血部门要严格对献血人员筛查,大力推行无偿献血政策,同时提高丙肝、乙肝、和艾滋病病毒检出率,为临床提供安全血液制品。③高危人群性传播HCV的预防,医务预防工作者对高危人群大力宣传性传播疾病,对自身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每次使用安全套,避免直接与对方接触,防止感染HCV。④在孕妇生产时,为了预防母婴传播HCV,可以通过缩短分娩胎儿时间,同时又保护胎盘完整完好,从而减少母亲血液与胎儿接触的机会这一措施,有效避免孕妇感染给胎儿HCV,通过临床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像握手、咳嗽、拥抱以及共同进餐、同用餐具等一般密切接触环境不会被传染上HCV。

若患者患有病毒性肝炎,其病程有较长时间,在明确患病期要及时住院治疗,通过医院规范诊治,控制病情。患者在家调治休养期间,家庭成员要对病患积极护理,心理疏导,家属在患者不同时期使用相应的护理方式很重要。对每个患者制定合理方法,动养结合,措施得当,患者可以缩短病程,及时康复。

参考文献:

[1]Wang Y,Jia J.Control of hepatitis B in China: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11,9(3):21-25.

[2]陈园生,李黎,崔富强,等.中国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1):888-891.

[3]汤雯,贾继东.病毒性肝炎国内外10年進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2):124-125.

[4]郑治敬,常利民,李金凤,等.天津市宁河县肝癌及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1):46-47.

[5]王霆,卢立云,王玉美.淄博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223-226.

[6]万春平.丙型肝炎病毒流行状况及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0):4613-4615.

编辑/翟辰万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调查乙型肝炎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散瘀消癥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