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及预后影响

2017-02-28朱洁胡彩玉赵金华

医学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新生儿

朱洁+胡彩玉+赵金华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频机械通气)35例,观察组(高频震荡通气)30例,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呼吸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并发症更少,存活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可以有效地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存活率,优于常频机械通气。

关键词:高频震荡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for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n prognosis. Methods 70 cases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f 30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30 cases. Respiratory function index and prognosis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indexes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fewer complications, higher survival rat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respiratory functio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with better effect than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Key words: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Newborn; Respiratory failure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危急重症疾病之一,患儿死亡率较高[1]。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患儿多器官损伤,故临床常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传统的机械通气方法多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frequency mechanical vendlation,CMV),虽能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取得一定疗效,但易导致患儿肺部损伤以及慢性肺病等并发症,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2-3]。本文采用高频震荡通气(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观察其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呼吸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对并发症及存活率等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確诊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共60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为吸入氧浓度不低于60%,平均气道压大于10 cmH2O,动脉血氧分压小于50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小于85%,满月儿氧合指数大于15,早产儿氧合指数大于10。排除标准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膈疝,胎铃小于34 w,出生体重小于1500 g,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多囊肾[5-6]。

60例患儿随机分为高频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组,以及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体重(2733.8±372.6)g,日龄(38.7±8.1)h,孕周(35.8±7.7)w,病程12~27 h。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体重(2732.7±375.5)g,日龄(37.7±8.2)h,孕周(35.9±6.6)w,病程13~28 h。所有患儿性别、体重、日龄、孕周、病程等差异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机参数为吸入氧浓度60%~100%,振荡频率10~15 Hz,震荡压力幅度30~40cmH2O,平均气道压12~16 cmH2O,吸气时间33%,患儿使用呼吸机30 min后,床边摄片观察肺部扩张到膈面位于第8、9肋。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CMV模式,呼吸机参数为吸入氧浓度60%~90%,频率40~50次/min,吸气峰压19~22cmH2O,呼气末压4~6 cmH2O,吸呼比1:1.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并积极治疗原发病,维持循环功能以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呼吸功能:包括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等;②上机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④患儿存活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通过机械通气治疗,指标SaO2、Pa/AO2、PaO2均升高,PaCO2、FiO2、OI均下降,且观察组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上机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而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如治疗不及时,常会危及患儿生命。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诱因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感染性肺炎、吸入综合征、颅内出血、脑膜炎、休克等,可导致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肺部通气和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到阻碍,进而导致患儿呼吸系统受阻和代谢平衡失调。近数10年来,虽然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方法也有所进展,但长期的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对新生儿呼吸衰竭仅有辅助作用,可缓解患儿的病情,并不能从根源上治疗。常频通气治疗目前被认为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相对有效的方法,但有研究发现[7],虽然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有一定的疗效,其最大的缺点是对新生儿的肺部损伤较为严重,颅内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亦相对较高。

新生儿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以及生理学特征,肺器官的各项功能没有发育成熟。在有影响呼吸功能的原发病的基础上,容易引起气道炎症,分泌物增多,引起肺不张等症状。此外新生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各种疾病使得肺表面活性物质灭活增多,更容易引起患儿的通气功能障碍,導致呼吸功能衰竭。作为机械通气治疗的另一种方法高频振荡通气,其利用高频的通气,辅助患儿实现正常的呼吸功能,具有潮气量小、机械死腔小、高频率、气道压力比较低等临床优点,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的血氧分压和氧合情况[8]。

高频振荡通气能在较短时间内使肺泡均匀增大,扩张,从而使气体在肺部顺利的进行交换,同时改善肺顺应性。逐渐的使吸气和呼气变为主动状态,在增加气体交换的同时,通气质量也得到了改善,从而有效的改善肺部细胞与氧气的结合,增加了通气的效率[9]。

此外,高频振荡通气的高频以及震荡作用,也可使粘附在气道壁上的痰液得以脱离气道,以便顺利排除体外,起到净化呼吸道的作用,更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呼吸质量[7]。为探究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院开展了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儿SaO2、PaO2、Pa/AO2均升高,FiO2、OI均下降,说明机械通气改善了氧气交换及缺氧状态,而PaCO2下降,则提示机械通气促进患儿二氧化碳排出,其中使用高频震荡通气组患儿上述指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高频振荡通气较常频通气能更好的促进主动吸气和呼气,更好增加气体交换有关。在预后方面,高频振荡通气较常频通气,能显著减少患儿上机时间,并发症更少,死亡率更低,从而说明高频振荡通气更为安全,对患儿预后更好。

综上所述,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使患儿气道压力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促进了氧的吸收,有效地改善患儿缺氧以及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提高机体氧浓度,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和呼吸功能。同时,高频震荡通气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少,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同时并发症少,治疗后患儿生存率高,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林新祝, 郑直, 李雅丹, 等. 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12):1068-1073.

[2]王莉, 沈书韵.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1):18-20.

[3]孙慧清,熊虹,康文清,等. 高频振荡通气与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10,28(9):877-879.

[4]邵肖梅,叶鸿瑁, 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24.

[5]Dudell GG, Jain L. Hypoxic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e late preterm infant[J]. Clin Perinatol,2006,33(4): 803-830.

[6]Du L, Shi L, Sun M, et al. Inhaled nitric oxide in preterm and term neonates with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persista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J]. Acta Pharmacol Sin,2002,23(1): 69-73.

[7]周伟,荣萧. 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的应用[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4):217-221.

[8]李燕,潘新年, 杨广林, 等. 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氧合改善的临床研究[J]. 临床儿科杂志,2012,30(9):854-856.

[9]Gupta M, Guertin S, Martin S, et al. Inhaled prostacyclin and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in a premature infant with respiratory infant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virus-associatde respiratory faliure[J]. Pediatrics,2012, 130(2):442-445.

编辑/蔡睿琳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