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晕眼黑当心是血管堵了

2017-02-28崔佳森

人人健康 2017年3期
关键词:管腔脑缺血中风

崔佳森

今年70多岁的邱教授,平时身体很好。可是最近几个月常常感到头脑发昏,眼前发黑,手脚不灵,甚至在吃饭时出现筷子突然掉在地上的情况。

一天,邱教授在看报纸时突然不省人事,呼之不应,持续了约十几分钟才“醒”了过来。这时邱教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两侧颈动脉高度狭窄,其中一侧已经达到了90%,而且在动脉血管里有很多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都快把血管堵死了。“昏倒”就是由于斑块脱落或者血管痉挛狭窄引起脑缺血而产生的。

医生还说,血管里的斑块就如同河道里的淤泥一样,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清理,否则河道就要堵塞。而且这些斑块有可能脱落,随血流进入到脑子里,阻塞脑内的血管。医生建议邱教授尽快手术,把颈动脉里的斑块清除掉。经过认真思考,邱教授同意手术治疗。手术后,邱教授长期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

“小中风”是什么

邱教授出现的这一系列症状,医学上叫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俗称“小中风”。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发展,就有可能出现脑卒中(俗称“大中风”),甚至危及到生病。实际上,像邱教授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小中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有研究发现,绝大多数TIA都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TIA是局部脑组织血氧供应暂时减少或中断,即脑缺血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其症状表现一般不超过24小时,通常小于30分钟,往往自行缓解。但是这些患者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会在5年内发生脑中风,因此它通常被人们称作“脑中风的前奏”。有些医生认为,TIA与中风的关系,就像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一样。因此,一旦发生了TIA必须认真治疗,以防中风的发生。

为什么会有“小中风”

通常,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即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高血黏度、高龄、高(吸)烟、高压(力)、活动少,简称“八高一少”。很多患者在颈动脉斑块导致管腔狭窄不超过50%时,即斑块形成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脑缺血表现,只是在体检时能听到颈部血管杂音后,在动脉彩超检查或造影检查时才偶然发现颈动脉斑块。而且,并非所有的脑缺血患者都会经历TIA阶段,许多患者会从无症状直接发生中风。其原因与斑块的性质、部位、表面有无溃疡等有关。一般当颈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时,患者会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眼睛黑朦,甚至一过性晕厥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当引起警惕,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

治疗:吃药or手术

中风的治疗,目前仍然非常困难,多数患者在挽救回生命后仍留有残疾。因此,中风贵在预防。预防措施之一就是稳定已经形成的颈动脉斑块,防止它继续脱落到大脑里去。同时,防止斑块继续增大,扩张脑血管以增加脑部供血。可长期服用一些降血黏稠度、抗血小板、活血化瘀的药物。

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国外广泛应用了二十余年的手术方法。该手术将狭窄部位的血栓、粥样硬化斑块、破坏的动脉内膜一起切除,使狭窄的动脉管腔恢复至正常的口径,保证大脑供血,从而预防中风。

其他还可选择颈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即将覆膜支架覆貼于斑块狭窄段,将狭窄段扩开,管腔口径增大,斑块在管腔与支架间固定,从而防止脱落。还有颈部血管搭桥手术、颅外——颅内动脉旁路、腔内气囊动脉扩张成形术等。

猜你喜欢

管腔脑缺血中风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