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流产术中子宫穿孔病例分析

2017-02-28朱雪陈红莲程华

医学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后位宫腔穿孔

朱雪+陈红莲+程华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蔡某,40岁。“停经48 d,要求流产”来院就诊。3-0-2-3,三子均为剖宫产分娩,分别14岁,8岁,及18个月,末子断奶约1年。末次流产4年前。体检:子宫:后位,增大如孕50 d,无压痛。B超提示:子宫后位,6.3 cm×6.8 cm×7.0 cm,宫内孕囊2.8 cm×3.7 cm×4.0 cm,坐高10 mm。完善术前检查,患者签字同意后行负压吸宫术。术前体温:T:36.8℃,HR:78 bpm,Bp:108/70 mmHg。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置入负压吸引头缓慢吸除孕囊及蜕膜组织。当吸头转至右侧前壁时,感器械旋转困难,突感吸头落空感,立即停止操作,放空负压,紧急宫颈注射缩宫素20 U。患者感右下腹疼痛,体检:Bp:110/80 mmHg,HR:80 bpm,子宫后位,增大如孕40 d大小,右下腹压痛。按摩子宫,开放静脉通路,静滴缩宫素,急诊床边B超检查:子宫后位,4.3 cm×5.3 cm×5.8 cm,右侧前壁见条状强回声延伸至浆膜层,未穿透浆膜层,宫腔分离积液8 mm,盆腔无积液。巡回护士清理宫腔内容物见绒毛及蜕膜组织。予抗感染及促子宫收缩治疗。患者腹痛好转,阴道出血不多,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复查B超宫腔分离积液,子宫肌层回声欠均匀,盆腔无积液。故继续门诊保守治疗。再次追问病史:患者断奶约1年,期间与丈夫异地工作分居,未采用安全、有效、长期的避孕措施,同房2~3次/月,每次房事后服用紧急避孕药物避孕,此次避孕失败流产。

病例2,患者,张某,24岁。“顺产后4个月,月经未转,要求流产”来院就诊。1-0-0-1,末子顺产4个月,哺乳期。体检:子宫:后倾后屈位,增大如40余天,质软,无压痛。B超提示:子宫后位,6.2 cm×6.4 cm×6.8 cm,宫内孕囊2.5 cm×2.7 cm×2.3 cm,坐高5 mm,盆腔积液5 mm。完善术前检查,患者签字同意后行负压吸宫术。术前体温:T 36.8℃,HR:86 bpm,Bp:120/75 mmHg。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探针探入宫腔,深约13 cm,立即退出探针,停止操作。患者无不适主诉。急诊床边B超:子宫后位,6.2 cm×6.4 cm×6.8 cm,宫内孕囊2.5 cm×2.7 cm×2.3 cm,坐高5 mm。前壁见细条状强回声延伸并穿透浆膜层,盆腔积液6 mm。监测生命体征平稳,给予抗感染治疗。1 w后复查,B超:子宫后位,6.4 cm×6.8 cm×7.2 cm,宫内孕囊3.0 cm×2.7 cm×3.2 cm,坐高10 mm,盆腔积液5 mm。浆膜层未见明显异常。在B超监护下,由上级医生行負压吸宫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及促进子宫收缩治疗,1 w后复查B超无异常。

病例3,患者,周某,44岁。“停经52 d,要求流产”来院就诊。2-0-5-2,末子12岁,皆为顺产,末次流产3年前,并术中同时行LEEP术。术后一直服用妈富隆至此次孕前,末次月经来潮后,未服用避孕药物。体检:子宫:后位,增大如孕2个月,质较硬,无压痛。B超:子宫后位,7.4 cm×7.8 cm×8.3 cm,宫内孕囊3.8 cm×4.0 cm×2.8 cm,做高10 mm。子宫后壁肌层回声紊乱区4.5 cm×4.6 cm×5.0 cm,提示宫内早孕,子宫肌腺症可能,无盆腔积液。完善术前检查,患者签字同意后行负压吸宫术。术前体温:T 37℃,HR:80 bpm,Bp:130/80 mmHg。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探针探入宫腔,深约12 cm,外口LEEP术后,外口紧,用6号吸头,450 mmHg负压吸宫一圈后,置入刮匙搔刮宫腔,阻力较大,进入后突然落空感,立即停止宫腔操作,取出刮匙,测量刮匙深度约13.5 cm,患者诉下腹痛,紧急宫颈注射缩宫素20 U。测血压:Bp:135/78 mmHg,急诊床边B超检查,提示:子宫后位,6.6 cm×7.0 cm×7.4 cm,宫腔混合性回声1.1 cm×1.2 cm×1.3 cm,子宫后壁肌层回声紊乱区4.5 cm×4.6 cm×5.0 cm,宫腔底部见条状强回声延伸至浆膜层,穿透浆膜层,盆腔积液6 mm。巡回护士清理宫腔内容物见绒毛及蜕膜组织。予抗感染及促子宫收缩治疗。患者腹痛好转,阴道出血不多,无血尿,无黑便,监测生命体征平稳,盆腔积液无增多。1w后复查B超:子宫后位,5.8 cm×6.4 cm×6.8 cm,宫腔混合性回声1.2 cm×1.4 cm×1.5 cm,内见少量血流信号。子宫后壁肌层回声紊乱区4.2 cm×4.3 cm×4.8 cm,盆腔积液8mm。浆膜层未见明显异常。在B超监护下,上级医生再次行清宫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及促进子宫收缩治疗,1 w后复查B超无异常。

2 讨论

由病例1得出剖宫产术后的瘢痕子宫人工流产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子宫损伤、穿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已成为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增高的原因,故目前宫产术后要求严格避孕,3年内不宜妊娠。笔者发现禁期内怀孕来就诊流产者逐年增多。侯喜梅[1]等报道了15例子宫穿孔的病例,其中剖宫产后4例,多次人工流产者3例,哺乳期2例,子宫过度倾屈1例,畸形子宫1例。

本例手术致子宫不全穿孔原因为:①术者经验不足,对患者子宫情况掌控不够,术前未检查清楚子宫位置、大小,宫颈钳牵拉有所偏斜,导致器械进入子宫宫腔的方向与子宫的屈曲程度不一致,遇到阻力,没有立即抽出吸管,感落空感时已损伤子宫肌层。②患者本身的高危因素,三次剖宫产史,原手术处纤维组织愈合后形成瘢痕,较薄弱,子宫组织脆弱易穿孔;反复多次人流史,因多次反复搔刮宫腔,使得子宫壁变薄;长期多次服用紧急避孕药物,使得子宫肌层变软变薄;子宫过度倾屈,增加了手术难度。③未采用超声引导,可在超声可视范围内进行手术操作,较为安全。该病例子宫穿孔未穿透浆膜层,超声发现及时,反复按摩子宫,同时滴入缩宫素后,子宫收缩良好,B超观察子宫及腹腔无持续性活动出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平稳,无血压下降,冷汗淋漓,下腹剧痛等不适,故判断损伤组织仅为子宫肌层,未伤及大血管,膀胱及肠管等脏器。经过按摩、止血等对症处理,无特殊不适,故予保守治疗。endprint

由病例2得出,本例手术所致子宫穿孔原因为:①术者为年轻医生,对于患者产后哺乳期子宫情况认识不足,探针进入宫腔时,没有感受到触及宫底。②患者本身高危因素顺产术后,月经未转,子宫未恢复即来流产,子宫壁薄而极其软,增加手术难度。③未采用超声引导,可在超声可视范围内进行手术操作,较为安全。本例为单纯性子宫穿孔,这类穿孔有时很难被发现,也是最轻度的人流子宫穿孔。术者及时发现并停止操作,监测患者无明显腹腔内出血,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主诉,故1 w后子宫恢复后由上级医生在B超下再次行负压吸宫术。

由病例3得出,本例手术所致子宫穿孔原因为:①术者经验不足,对患者子宫情况掌控不够,导致器械进入子宫宫腔的方向与子宫的屈曲程度不一致,在置入刮匙进行搔刮时稍有用力,导致刮匙穿透宫底部基层。②患者本身的高危因素,年龄较大,2次生育史,5次人工流产史,多次反复搔刮宫腔,长期服用避孕药物,纤维组织较薄弱,子宫组织脆弱,变软变薄易穿孔;子宫过度倾屈,子宫肌腺症导致宫腔不规则,增加了手术难度;患者宫颈行过LEEP术,宫颈外口紧,器械进入时阻力较大,术者置入器械时稍加用力,导致子宫穿孔。③未采用超声引导,可在超声可视范围内进行手术操作,较为安全。患者子宫穿孔在宫腔底部,相对此处血管较少,术者及时发现,给予抗感染及促进子宫收缩治疗后,B超监测无腹腔内持续性出血,生命体征平稳,无持续性下腹痛,无血尿,无便血及黑便,故考虑未伤及大血管及周围脏器组织,给予保守治疗,并于1 w子宫恢复后,由上级医生在B超监护下再次行清宫术。

3 结论

临床上对已发生的子宫穿孔,应立即评估穿孔大小,有无子宫外其他脏器损伤,了解致使穿孔的器械,若无大量出血和膀胱、大网膜、肠管等器官损伤,可在超声引导下再次宫腔操作补救,若怀疑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务必要腹腔镜或开腹探查,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人流术中子宫穿孔的预防措施:①术前注意事项: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高危因素,行妇科检查,明确子宫的位置、大小及解剖特点。对于极度前屈或后屈的子宫,应在检查时尽可能纠正到中位,便于进一步操作。如有剖宫产史患者,进入宫腔时,器械应沿宫颈管和宫腔后壁进入,轻巧操作。如为哺乳期患者或近期流产患者,子宫特别柔软,可以在宫颈扩张后,常规注射子宫收缩剂,以促进子宫收缩。如为子宫畸形者,术前超声明确其类型,操作时掌握其特点,小心谨慎,超声引导,防止穿孔。如为宫颈口狭窄过紧者,不宜强行扩张,可以用1%的地卡因溶液,用棉簽插入患者的宫颈内,来达到患者宫颈内口松弛的效果[2]。②术者必须严肃、认真、负责、细心、谨慎、集中注意力。每次器械进出宫腔时,缓慢沿着宫腔方向,掌握好宫腔深度。③在负压吸引术后期,如宫腔内容物已经接近完全清除时,应降低负压,缓慢抽动吸管,如抽动困难时,应立即去除负压,抽出吸管。④了解子宫和孕囊的位置关系,掌握蜕膜组织吸尽的指征,避免反复多次对宫腔进行吸刮[3]。⑤有高危因素的人工流产者,最好由高年资的医师完成手术。⑥要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提高避孕节育效果,尽量避免人工流产。⑦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准入制度,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技术常规》,手术中做到稳、准、轻、细,一丝不苟做好每一例手术。

人工流产看似是一种简单易做的手术,但是也有非常大创伤性和不可预见的并发症。它只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对生殖健康的损伤应引起高度重视。要早期做好避孕宣教工作,针对各种流产高危因素做好早期预防、监测及检查工作,严格掌握好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积极处理术中的各种并发症,不断提高医师的技术操作水平,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努力提高当地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侯喜梅,唐心敏.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15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6:90.

[2]付洁华.子宫穿孔54例临床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07,11(4):66-68.

[3]林文文.无痛人工流产致子宫穿孔30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8(1):54.

编辑/翟辰万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位宫腔穿孔
论后位继承制度的适用价值与立法构建*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