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生体检管理的现状

2017-02-2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入学新生医院

王 娟 丁 福

高校新生体检管理的现状

王 娟 丁 福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招生工作和学校卫生工作的要求,大学生入学时必须进行1次健康检查,以全面了解其健康状况,为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该项工作具有工作量大,信息统计繁琐,现场不易掌控等特点。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检结果的汇总、统计分析[1-7]以及对不同年份某个体检结果异常的比较分析[8-10],而对高校新生体检的系统化管理研究较少。国外由于无大规模的大学新生入学体检方式,因此其管理研究更未涉及。笔者从体检前准备、时间选择、体检流程设计、体检信息管理及体检后健康问题的干预等方面综合讨论,为未来系统地研究高校新生体检管理模式时提供借鉴。

1 体检前准备

新生体检前的准备工作繁琐、耗时,需要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学校辅导员等的密切配合,其准备内容包括物资、人员、场地等的准备。

1.1 物资准备 涉及新生体检的物资有固定物资和非固定物资两大类。固定物资包括体检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大到如X光机、检验流水线,小到如体重仪、血压计等。非固定物资主要指体检所需的各种耗材,如棉签、压舌板、消毒剂、体检表等。体检表是记录体检信息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的载体。传统的体检表分类繁多且分散,如“新生入学体检须知”“肝功能化验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登记表”“几种疫苗接种卡”“体检表”等。近年来,某医院[11]已经将这些项目合并制作成套表,由辅导员提前领取,在体检前对学生进行有关培训。部分学校医院开发了学生体检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录取的新生在开学前即可利用网络填好体检档案表。体检表的信息化改进,不仅能避免现场填表的混乱、同时可实现体检数据的实时录入,便于数据后期统计分析。这是高校新生体检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总之新生入学前,做好固定物资和非固定物资的准备是确保体检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1.2 人员准备 新生体检前的人员准备包括医务人员、辅导员老师、体检学生等。由于多数院校医院均存在医务人员不足的现象,所以短期内要完成几千人的体检并形成体检报告,就需要提前做好弹性排班,以保证充足的医务人员。同时应做好相关培训。王苏宁等[11]认为,各学院辅导员老师、体检医务人员、体检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以调动三方面人员的积极性,统一协调与配合。张玉芝[12]、张美娟[13]也认为必须对参与新生体检的医务人员进行认真培训。此外,对大学高年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指导新生快速配合入学健康体检,这种方法也逐渐普及。值得推荐的是,部分学校在新生体检前还准备了设备维护维修人员,以便能及时修复体检期间的设备故障。新生入学体检涉及院校多个部门,各部门间的互相沟通、协作、配合是保证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

1.3 场地准备 体检场地应宽敞、明亮、有必要的隐私保护设施,用于静脉采血的场地还应该符合相应环境卫生学要求。由于高校医院规模的限制,场地已经成为高效率完成新生体检工作的一大制约。目前规模较大的高校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场地相对充足,日常门诊、住院工作不受影响。绝大多数高校医院在新生体检时除了在相关科室完成相应项目外,还需要在医院的大厅、过道等地方设置临时诊室,对日常医疗工作影响较大,如门诊停诊等。其他如体检场地示意图、体检流程图、体检现场指引路牌等是引导新生体检的重要标识[13],需要在体检正式开始前就准备妥当。目前,场地不集中,无很好的分区,比较拥挤,秩序维持较难等是新生体检场地准备的障碍。虽有路牌,但现场仍需要专人引导。为了解决这些障碍,有的高校选择在学生报到附近的场地如图书馆大厅、过道进行体检;有的选择宽敞的大教室,布置“一站式”体检流程,所有检查项目在一个区域内完成,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合理分流体检人员,减少并避免排长队的现象[14]。但选择在教室静脉采血,即使先行湿式清洁环境卫生,通风30 min,但无环境监测结果,是否符合静脉采血环境要求,值得商榷。

2 体检时间的安排

绝大多数院校均选择在新生报到的同时即进行体格检查,待体格检查完毕后再行静脉采血相关项目的检验。这种方式易致检验单遗失,候补的检验单缺乏与档案统一的编号,为体检结果汇总及分析带来不便。一些高校新生报到注册同时,体检医院就可同时进行抽血和全面体格体检,但是这种体检方式对下午体检的人员来说,存在抽血时不是空腹的问题,因此通常需在体检单上注明“下午”二字以示区别。如果测量值接近正常值范围就视为正常,如果测量值偏离正常值太远就通知复查,在通知复查时向学生特别强调空腹抽血。某大学[11]将全面体格检查和检验项目均安排在入学报到注册后第2天开始,集中在3~4个工作日内完成,其静脉采血集中在上午6∶30~8∶00进行,时间选择合理。也有学校在学生报到注册时发放体检安排时间表,限定每天每一个时间段体检的人数,让学生分期分批进入体检。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人员拥挤。

3 体检流程的设计

传统的体检流程为:发体检表→培训→收费→现场填写健康档案表→全面体格检查→交体检表→择时抽血。这一流程所需人员多,现场较杂乱,需派专人维持秩序且存在学生检验单遗失的情况。部分校医院规模较小的高校外请体检医院,其体检流程为:发体检表→培训→采血→全面体格检查→体检医院收血标本、体检档案表→ 粘贴化验单→出具体检结论→送回学校卫生科。这一流程虽然可以避免传统流程的不足,但费时较长。近年来,新生体检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逐渐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某大学医院[11]开发了大学生体检管理系统,报到注册后由辅导员负责体检表的分发,以军训连为单位集体带队,有序分批进行,体检内容分3项,流程分别为:培训→采血;培训→结核菌素实验→全面体格检查;X线胸部透视。这一流程虽然信息处理及时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培训分2次进行,没有形成流水线。部分高校新生体检流程已经实现信息化管理:网上缴费→体检现场打印已填好的档案表→培训→采血→全面体格检查→交体检表,化验结果通过系统自动传送到健康档案里。

4 体检后信息管理

部分高校医院对新生体检后信息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进行管理,如体检医师将体检结果记录在学生填写的健康档案表上,然后由工作人员分出各个院系的档案及检查结果,一对一粘贴检查结果在健康档案上,这种方式费时长且浪费人力。也有部分高校[11]对体检项目与内容、疫苗接种、体检结果信息实施电子化管理提高了查询和打印结果的效率。在本项目研究的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医院新生体检结果管理实现了信息化,所有检查结果录入形成信息化健康档案,检验结果通过系统自动传送至信息化健康档案,可节省查找、粘贴检验结果的时间,比较省时。

5 体检后健康问题的干预

体检结束后,绝大多数院校[12,15]都由主检医师根据体检结果,出具相应的体检报告。有部分高校医院[16]未明确主检医师,体检结果由校医院保健医师出具。不管体检结果出具的人是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凡是有疑问的体检结果,都有专人(主检医师或校医院保健医师)通知学生及时复检。对体检中发现的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12]、肺结核、肝炎[17-19]等都能及时隔离治疗并办理休学手续,并对相关接触学生采取防范措施以防止爆发流行。但是对其他健康问题:如视力不良、口腔龋齿、肝功能异常[20-21]、肥胖等绝大多数高校医院仅提出一些建议,而未进行深入干预。有部分校医院[22]在提出建议的同时,会采取诸如针对性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健康教育讲座等来提高学生健康意识。某两个医院[12,15]对学校新生不仅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营养指导,还依据学生的患病情况建立疾病谱档案,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患病学生进行追踪观察。极少数学校医院[23]对体检异常学生采取干预措施后进行效果评价。虽然国外无大规模的入学体检,但国外有学者[24]对大学生做一些身高、体重、皮褶厚度、握力、坐位体前屈、跑步等的测试,通过干预措施后与对照组比较,以了解他们的学生体质变化情况。

总之,高校新生健康体检从政策来讲,是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招生工作的要求,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讲,是了解我国大学生健康、做好学校公共卫生工作及疾病预防控制的必要措施。各高校在体检前准备、时间选择、体检流程设计、体检信息管理及体检后健康问题的干预等各个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管理趋势,即正在从手工操作向信息化迈进;从单一的提出健康问题向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健康干预迈进。但是,这些迈进的步伐还偏小,尤其是对健康问题干预后的效果缺乏实时跟踪及评价,距离健康管理的要求及全程信息化还有很大差距。未来应该思考如何提升新生体检工作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以期形成我国高校新生体检的管理特色。

[1] 田小香,王 静.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08-2011年新生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249-251.

[2] 于彩云,刘玉萍.某大学2009~2012年入学新生体检异常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6):926-928.

[3] 周素兰.某学院2012年新生体检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390-391.

[4] 张秋燕,阮贤德.某师范院校2007~2009年新生健康体检结果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58-362.

[5] 雷格珍,苏景庭,陆汉明.2003~2009年某职业学院新生体检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0,16(6):355-356.

[6] 李梦映,莫桂姮.梧州市2005~2009年大中专入学新生体检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9(5):1240-1243.

[7] 王 容,贺 刚,张 红.2007~2009年北京某高校新生入学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 2011,25(4):306-307.

[8] 习倩倩,韩 钰,戴 炜,等.天津市2011~2013年大学新生血压水平及其与BMI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5):729-731.

[9] 杨春梅.辽宁某高校2000~2010年新生HBV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263-264.

[10]杨德远,邹晓艳,张 琼,等.三峡大学新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7):888-889.

[11]王苏宁,陆静波.高校新生体检的管理[J].中国校医,2015,29(10):793.

[12]张玉芝.2007~2009年西南科技大学入学新生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1, 25(8):620-621.

[13]张美娟.高校新生入学体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166(10): 95-96.

[14]侯艳洪.高校新生体检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1,6(3):236-237.

[15]于 威,李 敏,乔玉梅.2006~2008年东北农业大学入学新生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09,23(4):477-478.

[16]丁激光.2007~2011年天津某高职院校新生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3,27(8):570-571.

[17]丁 敏,赵峰仓,路 娟,等.西藏民族学院臧汉族新生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754-755.

[18]杨彦平,董 轩.某大学2002~2007年新生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0):960-961.

[19]王丽霞.大学新生体检肝功能异常现况调查及护理[J].中国校医,2015,29(9):682-684.

[20]沈立峰.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2012年新生体检结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10(1):17-20.

[21]邓红祥,冯 骥.2011~2013年安徽省某高校新生体检AST、ALT与HBsAg检测结果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版),2015,31(4):77-78.

[22]李美芬.1097例我校新生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教育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54-57.

[23]徐纯兰.大学生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462.

[24]M koj,Eva Tékus,I Juh ász,et al.changes in physical fitness of hungaria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last fifteen years[J]. Acta Biologica Hungarica,2015,66(3): 270-281.

(本文编辑 冯晓倩)

400031 重庆市 重庆科技学院医院(王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丁福)

王娟:女,硕士在读,主管护师

丁福,硕士,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4.006

2016-09-23)

猜你喜欢

入学新生医院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新生娃萌萌哒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