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孤独感和死亡态度对比

2017-02-28刘晓芹孙宏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潍坊养老院居家

田 雪 刘晓芹 孙宏伟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

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孤独感和死亡态度对比

田 雪 刘晓芹 孙宏伟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

目的 探讨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孤独感和死亡态度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 方法 采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孤独量表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对枣庄市320名老年人(居家养老组和机构养老组各160名)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①居家养老组孤独感明显高于机构养老组(t=13.054,P<0.001);②在死亡态度的五个维度中,两组死亡焦虑恐惧、趋近死亡接受和自然死亡接受上有显著差异(t=10.605,-7.017,-18.150,均P<0.001);③两组孤独感与死亡焦虑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死亡接受和自然死亡接受4个维度呈显著相关(r=0.526,0.356,-0.455,-0.371;均P<0.001)。 结论 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孤独感更低,对死亡态度更乐观;孤独感可以预测老年人的死亡态度。

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孤独感;死亡态度

目前我国老年人仍以居家养老为主,对进入机构养老仍存在心理上的抵触,人们普遍认为机构养老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甚至会使老年人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其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养老方式的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死亡态度的差异性及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山东省枣庄市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人各160名,居家养老组包括和配偶子女同住,和配偶同住,和子女同住及独居四种情况,而机构养老组指在现正在养老院生活的老人;其中男150人,女170人;年龄60~90〔平均(75.15±9.066)〕岁;有信仰136人;教育程度为文盲62人,小学106人,初中89人,高中及以上63人;两组性别、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①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孤独量表(第3版)〔1〕主要用来评价由于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异而产生的孤独。全量表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级频度评分即从未有此感觉为1、一直有此感觉为4,其中有9个条目是反向计分,得分越高孤独感越强。Cronbach α值为0.89。②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共有32个题目,包括死亡焦虑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死亡接受、逃避死亡接受与自然死亡接受〔2〕。量表的信度为0.8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孤独感和死亡态度的得分情况 见表1。

2.2 两组孤独感和死亡态度的差异性 两组孤独感与死亡态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死亡态度的5个维度中死亡焦虑恐惧、趋近死亡接受和自然死亡接受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见表2。

2.3 孤独感与死亡态度的相关分析 孤独感总分与死亡焦虑恐惧和死亡逃避呈显著正相关(r=0.526、0.356,P<0.001),与趋近死亡接受和自然死亡接受呈显著负相关(r=-0.455、-0.371,P<0.001)。与逃避死亡接受不相关(r=-0.052,P>0.05)。

2.4 孤独感与死亡态度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孤独感、死亡态度之间的关系,在其相关显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孤独感、死亡态度的回归分析。该模型的R为0.619,校正R2为0.377,也就是说死亡恐惧焦虑,趋近死亡接受,死亡逃避可以解释孤独感总分的37.7%的变异。另外,从表中可知,模型中F=65.348(P<0.001),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性表示。死亡焦虑恐惧和死亡逃避对孤独感有显著正预测作用,趋近死亡接受对孤独感有显著负预测作用。见表3。

表1 320名老年人孤独感和死亡态度得分情况

表2 两组孤独感和死亡态度比较,分)

表3 孤独感总分的多元回归

1)P<0.001

3 讨 论

老年人的孤独感主要来源于子女不在身边、与子女有代沟、身体功能的下降、自我社会功能的逐渐丧失等。养老院对于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有显著的帮助,这主要是由于养老院有同年龄组的老年人可以相互交流、有适合老年人的活动丰富生活、有义工活动使老年人感受到社会关爱,同时养老院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定期的身体体检和心理辅导都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3,4〕。

机构养老比居家养老下的老年人更容易接受死亡。由于受中国对死亡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都对死亡问题比较避讳,认为提及死亡是件特别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在死亡逃避和逃避死亡接受上没有显著差异〔5,6〕。但养老院的老人生活比较丰富充实,外加定期的心理疏导和老年讲座,其对于死亡的焦虑恐惧情绪也比较低,也更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死亡。所以都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必要进行定期心理干预以缓解死亡焦虑情绪,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孤独感越高,对死亡的焦虑恐惧就越高,对死亡也就越逃避,同时对死亡也越难接受。孤独感高的老年人没有安全感,缺少家庭的关爱、支持和理解,对于死亡的焦虑恐惧情绪和逃避程度也就越高,也越难以接受死亡。相关研究表明,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知水平有助于降低孤独感水平〔7〕。所以,加强对老年人的死亡教育,改变老年人“谈死色变”的传统死亡观念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8〕。

1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杂志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52-6.

2 陈四光,王美娟,郭斯平.国外死亡态度量表发展述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71-3.

3 邱 丹,张明宝,杨 静,等.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的调查及干预〔J〕.慢性病学杂志,2013;(6):460-2.

4 孟庆芳,许昭林,勇 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与老年人孤独感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82-4.

5 苗 鑫,褚迎琳.我国老年人死亡态度的研究进展〔J〕.科技视野,2013;(31):169.

6 黄子玲.养老院老人与居家老人死亡态度调查报告〔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5):82-4.

7 王继玉,齐慧云.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703-4.

8 郭 琳.国内外死亡态度研究概况〔J〕.科教文汇,2010;(22):205-6.

〔2015-12-26修回〕

(编辑 苑云杰/杜 娟)

孙宏伟(19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田 雪(1991-),女,硕士,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R844.1

A

1005-9202(2017)03-0733-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3.093

猜你喜欢

潍坊养老院居家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In My Next Life
“筝”艳潍坊四月天
微生高的往事
四月春光看潍坊——潍坊“三大盛会”侧记
风筝之都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