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趋向完美的努力会另有成果

2017-02-28韩东黄德海

上海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韩东小说

韩东+黄德海

黄德海:《在码头》的拍摄进行得如何了?在你的众多小说中,为何偏偏挑了这篇来拍电影呢?这小说因为叙述者给出的诸多微妙的心理、情景提示和性格分析,几乎是拒绝进入电影的。在拍摄中,你如何转化这些微妙的部分?或者,电影其实是在小说基础上的另起炉灶?

韩东:电影仍在筹备中,希望夏天能开机。所以选择《在码头》是出于一些很实际的考虑,比如这个故事发生在十二小时内,场景有限基本无须转场等等。我是第一次当导演,凡事得亲力亲为走一遭,所以很多事得控制在有把握的范围内。我觉得,一切再创造都是创造,原著只是某种启动因素。在做电影时我不会去想小说的表现力。当然我必须有一个关于《在码头》这部电影的想像。

黄德海:虽然广义上诗歌、小说、电影都被称为艺术,但具体到每一样,它们需要的是不同的技艺。你是个对技艺极其注重的人,这次操持电影,不知对这项技艺有些怎样的体会?

韩东:在写作中,技艺训练是最基本的,在我看就是一种集中注意力的方式。如果注意力不能穿透,抵达某处,技艺是没有意义的。有那么一些作品看上去很光滑,技巧高超,但你总觉得缺点什么。这类东西给人以行货的感觉,就是停留于表面的行货。拍电影亦然,特有的技艺不是关键。倒有一点与写作很不相同,它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导演只是责任人,并非百分之百的作者。他的组织能力、判断能力相当重要。做一个导演,他的工作方式、心理预期必须改变。对我而言这是很新鲜也很有吸引力的。

黄德海:相对小说和诗歌,电影似乎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如何在这个通俗的形式里保持自我的风格而不被通俗的要求带走?

韩东:即使在艺术形式上有通俗和严肃之别,我们的任务也在于打破隔阂,而不是加强它。前提性地强化严肃艺术和大众艺术的区分,依然是一种自我辩护。在所谓的严肃作品中我就看不见那些明显的才智平庸或者滥竽充数,或者,在所谓的大众作品中我们就看不见那些天才性的闪光。不要让严肃成为幌子,也不要给大众贴上低贱的标签,这是很重要的。应该没有偏见,直接面对作品去感受,去判断。

黄德海:拍电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会引起生活的动荡。我觉得你最近的微博对这一动荡的思考非常富有洞见(你的微博,我觉得几乎是目前所见关于写作最高级别的谈论),比如“越动荡,日常生活越有必要。保持自己的节拍,以呼应整体节奏(节拍和节奏常被混为一谈)。没有例外——如果有时间的话,坚持做每日必行之事”;“只做不得不做之事。只做顺手一做之事。但必须全神贯注。使用精力之时在产生精力”。强调专注,在专注中使用精力,同时产生精力,这是最好的工作方式,我觉得也是高明的养生之道(在这个词最源头、最朴素的意义上)。在我看来,这种随时观看自身反应的方式,正是“认识你自己”。事情本身是一件事,对事情的反思是另外一件事,这种随时随地的反思,对你来说,是有意而为吧?

韩东:微博言论和情绪有关,有即兴成分。对我来说这个意义更大点。在某一点上若能做到中立,脱离具体情境就更好了。我们读到一些有感觉的东西,其实都是误读,但误读是一种很高级的读法,对被读文字是有要求的。我的哭泣会引发别人的哭泣,我的思考也会引起别人的思考。我希望的应该是后者。

黄德海:微博中的另外有一些,我觉得大概跟你对佛教的思考有关,比如“放弃自我,也包括放弃我的时钟”;“我们都是配角,要合上无形者伟大的节拍。随时待命即可”;“执著的确会引发危机。人执著于好事儿,也执著于恶劣心绪,尤其后者。应离开,应切断,应休克,于万籁俱寂时回来”。有放弃我执的感觉。我觉得这些话,不但是对某种思想的回应,也是对一些时代症状的对症之药,考虑到你在《欢乐而隐秘》(《愛与生》)中涉及的佛教,以及你在随笔中介绍《雪洞》等作品,似乎你很关注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对这些的思考如何渗透到小说中呢?

韩东:某种意义上说,佛教、基督教都是一种思考。我们没有必要对思考进行思考,这容易陷入“智障”。智障,逻辑障也,与所知障不同,所知障是搜罗知见偏离目标。对生存、存在本身进行思考就够了,至少不应偏离这个目标。在这方面我是一个功利主义者。犹如置身一个火宅火烧眉毛了,你还在优雅地读书,这就不对了。生活是一个难题,解开这个难题可以一切为其所用。无论佛教还是基督教的真理都是为此而设的,并非为思考阅读而设。

黄德海:佛教、基督教当然不为读书思考而设,可如果我们没有深入佛教、基督教的内在,怎么知道他们在存在的路上走了多远?如果不知道走了多远,我们如何确认我们的生存不只是对他们的浅层重复?这里似乎有个小小的悖论,即如果过于对思考进行思考,就陷入智障,而不对已经存在的思考深入了解,却很可能只是在浅层次处理生存,却不得谓得。

韩东:大道如青天,绝对真理其实是一目了然的,问题在于你不敢直视,不敢承认,不敢融于其间。比如放弃自我,活着的时候杀死自己。比如弱肉强食是宇宙间通行的法则,因此你的获救并不在这里。我说过我是另一种虚无主义者,不是找不到真理而虚无(上帝死了),而是,有绝对真理的存在,但你够不着,不沾边。是这种虚无。凡你能沾上的肯定不是绝对之物。对真理不了解,对我们自己还能不了解吗?我们是如此藏污纳垢的一群,真理如何显现其间?必须承认我的分裂和矛盾,我的怯懦和不堪,以及我与真理之不配。真理说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真理不是安慰剂,是毒药,用于杀死旧我。谈何容易?

黄德海:我读你的诗歌和小说,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个虚无和绝对之间的裂痕,以及你在这裂痕之间的努力。这努力让人敬佩,也留下属人的痕迹。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藏污纳垢,但反过来想,如果不敢设想与绝对的沟通,是不是更怯懦?或者说,我们因为怯懦放弃了与真理的相配,却以另外的理由为自己辩解?我觉得你有几首诗,比如《在世的一天》《重新做人》,已经在某个局部抵达了绝对。这不正好是人还不太怯懦的标志?

韩东:在真理面前,我当然是怯懦的,因为那不是一般的考验。要承认我们的卑微和一无所是。存在和真理的空间关系或许并非我们的想像,一个在前一个落后,要奋起直追。往相反的方向而去,也许会有通道(我是说也许)。自我感动和幻想无济于事,包括追索真理,有时是自我膨胀的另一副面孔。

黄德海:这里有个问题,即真理不是存在在那里,人只要去想办法达至就行了,否则,也就不会有“是人弘道,非道弘人”的说法了。也就是说,如果把真理看成客观的,就永远不可能达至。可对大德(那些探索路上走得很远的人)来说,他们从不设定类似于客观的真理,而是所谓真理一直跟人的认识有关(虽然是有局限的,千疮百孔的)。他们到哪个层次说哪个层次的话,这样,是不是就能消解你所说的奋起直追的状况,并能够避免不当的自信膨胀或经常性的沮丧?

韩东:奥斯维辛之后我们无法想像上帝,因为眼前呈现的是一片虚无之海。这阻隔是切实的,靠遮掩是无法抹去的。当然,这只是对身临其境的人而言。对我们而言,那只是故事,所以好办。我们用故事的方式遮掩了多少现实?人类历史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具体发生的。需要遮掩的东西实在太多,否则我们就无法存活,就得肝胆俱裂。原则或者实际上我们都是需要布景的,生活于一定的频道中,一定的温度湿度。远的不说,人为什么掠杀动物呢?不就是比它们强大有能耐吗?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难以了望真理。你知道它在另一面,一捅就破,但如何跨越这几乎是无限的距离?

黄德海:所谓的真理,不是跟我们每个人的处境有关吗?真理不是外在于人的吧?

韩东:充其量我们这里只有真理的暗示,或者碎片。完整的真理和部分真理不在一个维度上。我觉得确认完整的真理只有两途,信仰或者真的净空了自我。

黄德海:我记得你在谈到薇依的时候说过,“她不仅触及到真理,她就是真理本身”。那是不是说,在人类这个物种中,有这么一类存在,他们达至了“绝对”。在这里,你使用的是修辞还是就这么认为?如果是这么认为,即薇依达至了绝对,那怎么理解她的《门》?“必须徒劳地煎熬,等待,注视。/我们看着门;紧闭,不可撼动。”

韩东:不是真理外在于我们,是我们外在于真理。分裂是人的特殊问题。如果这世界上没有人类,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弱肉强食亦不过是道的体现。有了人就不一样,自我无法消融于背景,亦无法脱离和取代背景而自立。薇依把自己做成了管道,但死于精神最紧张的时期。如果她活下来,并至中年便会有一种松弛。我相信有徒具人形的无我的圣人存在。

黄德海:自我无法消融于背景,亦无法脱离和取代背景而自立——这是不是人异于禽和兽的部分?人无法自然消融于背景,因此不得不意识到自己在背景之外,并想法重新进入背景,但结尾的融入不是开头的融入。在这之间,不正是人卑微的尊贵(当然,这词只对那些真正认真努力的人有效)?

韩东: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非野兽)。野兽是其中的平衡点,但人已脱离动物界,他的撕扯分裂来自两极。融入自然已不可能。超自然是一个选项,另一个选项就是十八层地狱。

黄德海:说到天使和恶魔,不免想到爱和欲望。你有很多跟爱情有关的小说,比如《我和你》、《中国情人》,以及这本最新的《爱与生》,包括很多中短篇,比如经常有人提起的《我的柏拉图》,你还专门写过一本随笔《爱情力学》。爱和欲望在你的作品中占了如此大的分量,是有意而为吗?

韩东:爱情是很普通的,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眼皮底下发生。我信其有。如果不信其有,就是睁眼说瞎话。但我不相信爱情神话。爱情自然和性紧密相连,性提供原始能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爱情的对象。没有性的发动,就没有爱情。这里所说的爱情当然不是神圣之爱,一般而言,它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不仅在生理上,同时也在精神情感层面制造了淫乱(对不起,我没有更好的词来形容爱情中人的精神状态)。生理也可能并不那么重要,但,人最大的性器官乃是大脑。“私人化”的爱情中必有精神层面的淫乱发生。根本而言,不是性,而是這种精神上的淫乱是我们在爱情中孜孜以求的。看来我必须解释一下“淫乱”一词,它在此可能就是指某种亲密、某种贪婪、彼此吞食的愿望、某种突破界限以及共同毁灭,还有,某种与纯洁截然相反的东西。亲密到无限制的程度,可以放纵我们所有精神上的负荷、阴暗和破坏性。

黄德海:从你的微博和谈话中,能看出你对思辨的着迷,或者随俗,说对哲学着迷吧,出于天性还是自我选择?

韩东:哲学不是哲学家的专利,谁都可以“哲学”,不是吗?在小说中故意弄点儿哲学没必要,故意剔除也没有必要。你以你的全部存在(或者叫这一摊子)开始写作,再好再不好的东西,你有了也就有了,没有想装有或者故意回避也不可能。文学比哲学高级,不敢苟同。这类比较除了给自己打气没有太大的意义。中国小说家的问题是不够诚实,不够专注,不是缺少哲学或宗教营养。

黄德海:你的精神营养来自何处?是包括哲学、宗教和小说在内的经典吗?

韩东:经典当然有意义。但作为一个写作者,个人的经典才是最为重要的。你得通过阅读去发现。如果你的书单和别人的书单完全一样,那还有什么可谈的?你得在历史和现实中发现同仁,用你的作品定义前人的作品,使之成为经典。经典不是前提性的,它更可能是一个结果,经由你。我们对前人的遗产负有莫大的责任,不仅是吸纳照单全收,更关键的是让他们的写作活在你今天的作品之中。同样,你将被后人定义。这个后人并不是抽象的未来的读者,仅仅是一些或者一个未来天才的写作者。如果你的书给了他营养和启发,写成了他自己的书,你就成了。

黄德海:你对很多问题的思辨性的认识,如何分配到小说中的人物身上?或者这么说,这些认识如何在小说这众多人物的艺术里体现出来?

韩东:平时所思所想,很少能直接进入写作。但肯定是进去了,不那么直接、完整,或者说非自觉。比如说,我对所塑造的人物喜好可能就和我的认识有关,特别是人物对环境的反应或面对困境的态度,有些我是喜欢的,有些不然。《知青变形记》里罗晓飞我就比较喜欢,因为他被动。

黄德海:说到罗晓飞,说到被动,很容易产生一个疑问——你本人是被动的吗?从文字看,你有时是非常激烈的,这跟你喜欢被动是不是有点矛盾?那个我认为写了最好的《知青变形记》评论的老于坚,你们不是曾经争执不休?那个自大学时就非常熟识的老友杨争光,你们不是曾经激烈到绝交的程度?很多年过去了,你对这些过往的激烈(不管是因谁而起)是否有新的想法?

韩东:我的确喜欢被动的人,和平的人,但我并不是。正因为我不是,所以心向往之。我是很激烈的,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在待人接物这类事情上牙尖嘴利,甚至刻薄寡恩。我伤了不少人,尤其是好朋友。比如于坚,说了他很多难听的话,甚至进行道德批判。而实际上,只是观念的分歧,引发了我的恶语相向以及恶意。如今想来,自然很后悔。越是对我看重的人、亲近的人越是如此。这些方面我的确是有毛病的。好在大多数好朋友都原谅了我。当年我写信向于坚道歉,他回了几个字,“怎么办呢,谁让我比你大几岁?”典型的于坚风格,我很感动。和争光倒没有观念上的分歧,仅仅由于一些私人原因,我们相隔有十多年。在山东大学的时候,我俩的感情最好,彼此绝对欣赏,引为知己。十年来我总是做梦,和争光言归于好,后来也是我写了一封信给他,才又联系上了。关于和争光的分手,我写过一些文字,说过一些话,大约也是在情绪之中吧,可能有必要澄清一下。我俩的分别肯定不是因为那次“清除精神污染事件”,因为在那之后仍有来往,相处很是愉快、亲密。我俩都是那次事件的受害者,分别担当了全部责任。因为“清除精神污染事件”在前,我们分别在后,所以大家可能会有某种前因后果的误读,我也有可能误读我的记忆(毕竟是近三十五前的事了)。但真实原因,肯定和那次事件无关,和政治压力无关,是由于相处中的一些故事,或者事故。

黄德海:原来是事故导致了过量的主动。你说的被动,似乎不同于消极,因为罗晓飞更像是被动而积极地生活。那被动是什么意义上的呢?在你看来,這种意义上的被动,又给作品带来了什么特殊的质地?

韩东:我本人不是一个被动的人,但我喜欢消极被动和平的人,常自愧不如。小说中的人物及态度透露了我的喜好,几乎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想起来首先应该是认识层面上的。薇依说过,被动和消极是善的特征(大意),我深以为然。

黄德海:被动和消极的人,最后给予了小说生机,比如《知青变形记》里的罗晓飞,比如《爱与生》里的秦冬冬。这个生机,是你的有意设置,还是被动的必然结果?而且,只有被动,才有可能出现你所说的“写飘起来”的情况吧?一旦主动而积极,结果必然是下沉的吧?

韩东:写作始终有两个层面,道的层面和表达的层面。道的层面关乎干嘛写如何写以及是怎样看待写这回事的,等等。这个层面离人生问题较近。表达的层面和具体的文学目标较近。从根本上说,我不太关心具体的文学目标,至少在学艺期间、在开始之初是有所忽略的,认为那是件自然而然的事。现在有些不同。实际上两个层面是合一的,至少在理想的作品里。我想道的层面比较多,可能这反倒变成了一种限制——对作品的成立来说。对我而言,写作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里修行解决生而为人的才是最要紧的。这里显然有一种偏激,反倒形成了对写作价值的偏离。我意识到这一点,但一时并不能说得很清楚。

黄德海:你非常重视技术,否则也不会有你提到的“诗到汉语为止”,以及小说的“写飘起来”,还有你微博中对写作技术的强调。我一直觉得,你在这里有个小小的挣扎,一面是如薇依那样的纯粹向道,一面却在表达层面偏离纯粹。是不是有种可能,即表达的形式本身已经成了局限?也就是说,使用诗歌或者小说本身,就已经是限制?

韩东:你是在暗示我拍电影吗?有人说这是换笔,或者换活法,对我来说恐怕是换身体,脱胎换骨,真的。还没有开拍,进展到现在的程度,我觉得原先的五脏六腑都要重组,不是说有多难,而是,原先的内分泌、激素水平、生物钟之类的已经不适应。要用另一副不同的(不见得是更好的)身板儿去做这件事。至于精神方面,也是一次真正的修理。四处求人磕头,说好话赔笑脸,让自我受辱,自甘卑贱,这在我是没有过的经历。把骄傲的自我打回原形,提醒我之一无所是这个真理,对在精神领域一贯养尊处优的我是很必要的。当然很难。

黄德海:精神重组过之后,对小说是件更好的事吧?我前面想问的是,小说这个体裁给定的很多框框,是否会限制你思路的展开?因为我觉得你在微博微信上的很多见识,很难进入小说(诗歌里倒是有一些)。所以我感兴趣的是,小说这个体裁本身是不是会限制一个人精神的伸展?

韩东:小说从原则上说是无限的,可容纳的因素更丰富。小说可以和思想一样庞杂,可以理解成某种具有情节连贯性的散文。它对我的限制属于业已形成的个人风格或者写作习惯。不是小说限制了我,而是我限制了小说。当然,写到今天,这种限制肯定是存在的,有点对不起小说这种形式的空间应许。当然,这不是说我赞成没有章法的乱写。另一点,我的见解能否进入小说并不重要,因为所谓的见解是某种思考的概括形式,就像标签。而小说是一个有着身体感觉的生命体。见解和小说直接镶嵌,有时候的确很冲突。我们既要看到小说方式原则上的无限、包容与自由,也得承认它的灵性与自立。小说的宽阔不是容器的宽阔,有一个生长和存活的维度。

黄德海:小说是一个生长存活的维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说,专注于小说写作的人,会在某个特殊的向度上为这个维度添加特殊的东西。我觉得你一直坚持的对恒常命运的书写,就是一个特殊的向度。最近的两部小说,《中国情人》和《爱与生》,我觉得你有意在叙事中留置了一些空白和盲点,甚至有意的破绽,这在一些人看来是小说的问题,我却觉得作为一种自觉的实验,更接近于你说的我们每天不得不面对的生活。是不是盲点、断点、破绽的出现,更好地体现了你对小说的思考?与此同时,这两本小说也更是将真写假,“写飘起来”了。将真写假和写飘起来,是你写杨明的雕塑时提出的,一直没有很详细地讲过,能进一步谈谈吗?

韩东:小说,尤其是长篇,是讲大势的,讲整体,讲浑然一体。在某种大趋势下,小的差错或者不协调反加强了它的生动。不能说是故意的,但它肯定不是毛病,这得看你的场有多大,能否席卷为真实动感的一部分。我很注意细节,但在我那是一个质地问题,就像抛光打磨是工艺的一部分。这里面不包括逻辑、贯彻某种理性或者形式的一致性之类的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破绽大概是这个层面的。小说中命定要包含矛盾,尤其是形式层面的矛盾,在此眼里揉不得沙子是种可怕的洁癖。好的小说的确需要审慎以及深思,但不是在形式逻辑或者理性原则的统一性方面。初学者常常混淆一些东西,在该放手的地方不放手,该步步为营的地方掉以轻心,以至胡写乱写。至于将真的写假,或者将假的写真,那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其意指还是真实生活与所写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张力关系和艺术关系。把真的写假或者把假的写真,人类的文学艺术尤其是小说(现在还有电影)自古以来一直都在玩这种堪称神秘的游戏。

黄德海:把真的写假或把假的写真,这神秘的游戏其实是人一点可怜的荣耀。一者,人其实无法完全抵达真或假;一者,人却用文学艺术尝试这种绝对。是不是可以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所说的小的差错或不协调才证实了人的努力而不是偷懒?是不是可以说,正是在小说这个活体的大势里,虽然有很多小差错,但这里却蕴含着小说更进一步的可能,也是自我一种修行的更进一步?一个完全封闭完美的小说空间,是不是可能意味着某些重大可能性的消失?

韩东:人不可能达到完美,但趋向完美的努力会另有成果。我不认为精益求精是对文学品质的伤害。实际上,你用了多少心思和力气从作品里是能看出来的。作者把能量灌注进作品,理应是不惜力的。作家和作品之间肯定存在某种生命力或者能量的转换。看似轻松的东西也许不轻松,看似巨大牢靠的东西也许偷工减料。说句绝对的话,在小说写作中没有差错(更没有正确),有的只是轻浮造成的失范。

黄德海:这个能量交换非常有意思,其过程是怎样的呢?

韩东:写作是一种爱,削弱自己以成全对方。能量、生命力的确是在转移,但那是心甘情愿的。这个作品完成以后能给你带来某种现实的好处,谁的写作要是冲着这个去,那就是白写了。爱不仅关系到时间、精力的计算,更关系心力的投放、专注的程度。一个真正的作家和他的写作之间有一种超越世俗计较的强大联系。野心自然有,欲望也无碍,但如果没有一种爱或者类比于爱的联结的强度,写作便失去了意义。或者,不是我这里所说的写作。在我所說的这种写作中,生命能量怎能不消耗被抽吸?又怎能不格外欣喜?并且,这并非体现在写作哪一部具体的作品上。即使你没在写一本书,你的心思思虑也都在这件事(写作)上。经年累月。自然的耗散使生命衰老,而写作的耗散却让你看起来年轻。可见,消耗的并不是同一样东西。就像爱使人年轻,但这年轻的存在已不再属于自己。情欲相反。这些事情里的确是存在着某种神秘的流向和转折的。

黄德海:你描述的这个过程让人心动,但有些表达仍然让我有些疑惑。在你所说的这种写作中,生命能量会被消耗被抽吸,也就是说,写作者的生命精华都用到文字上去了。一者如你所说,可以在消耗的过程中人变得年轻(并非外形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写作的消耗会把人的生命本身弄糟。是不是第二种情况更为普遍?你怎么认识这第二种情况?“即使你没在写一本书,你的心思思虑也都在这件事(写作)上”,真是美好。这是不是说,正是这过程让写作者借此提高了生命本身的纯度,最终生命本身成了一首精彩的、生机勃勃的诗?

韩东:写作使写作者更为健康,还是使他的心身状况更为糟糕,这是一个难以说清的问题。概而言之,我比较赞成写作镇定了作家的生活,与之相比,他所付出的世俗生活的代价真算不了什么。写作具有治疗作用,这不言而喻。或许可以设想,那些异于常人的敏感的写作者,如果没有写作可能会完全疯掉。自我的价值感对人的生存而言比社会认可更重要,虽然它是隐蔽的。写作可能是一种最低限度的维系,以免遭遇灭顶的命运,如此,才能理解爱的紧迫感。爱并非可有可无,它关系生存,但并非说,有了爱的动作一切便迎刃而解、皆大欢喜了。爱是这样一件事,即使被毁也值得,也从容。我觉得,写作并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特别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体面精彩,它只是物有所值,给了你一点点活着的意义,也可能是理由。

黄德海:对那些异于常人的敏感写作者,写作本身就是治疗,这个治疗,包含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吧。对内,是身体和心理的,把人心最细微幽深的皱褶显发出来,甚至抚平;对外,则牵扯到对世界和他人的认识,以及如何跟世界和他人的相处。这个内外,是牵连在一起的吧?这样看,内外岂不是一致的?当然,我说的内外的一致,并不是说世俗确认的精彩,而是精神生活本身的内外两方面。

韩东:不能指望外,圆通是不可想像的。除了宗教担保能将内外统一,写作和其他艺术活动都不能。内圣外王不是作家所能为之事。他(写作者)所能做到的极限就是不伤害他人,离群索居,不伤害自己或许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不诚实,或者失去必要的敏感。写作者的撕裂是多重的,与现实之间、在自我内部。没有人能治好此类原发性疾患,不过是,通过写作他觉得也许值得。这就是创造出一个源于己又异于己的对象物的意义。

黄德海:提到诚实,我一直有个疑问,诚实是一种先期的许诺还是一种创造呢?如果是先期的许诺,岂不是每个人宣称或自以为诚实就可以了?如果诚实是创造,是不是就跟写作本身是同构的?

韩东:诚实和自知有关,不仅是看清自我的阴暗面,更是理解我的复杂性、暧昧、冲突和多重。它不应该是许诺,但可以是一个目标。说不容易也不容易,说容易也不难办到,只要你足够诚实(呵呵,同义反复,我故意的)。诚实在我这不是某种道德自诩,不是褒义,最多是中性的,和赤裸类似。赤裸是外在的诚实,诚实是内里的赤裸。再有一点,诚实是需要某种天分或者智力的,别说看清楚自己,看清楚一件事也需要聪明和专心。关于写作这件事亦需要诚实,你的目的何在?你能干些什么?你正在干什么?所有的这些都得诚实以对,并且了解自我动机的复杂、多重,不可自欺。

黄德海:对自我的诚实度,决定了一个作家的基本水准,因为对自我动机的复杂和多重认识越深入,表现在作品中就越清晰准确。我觉得你的诗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个人感觉的专注(诚实),这几年,在个人感觉里加进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和信仰因素(不是信仰,而是对信仰的思考),诗的空间扩大了,有些我觉得是你对自我和世界的洞察。这些思想和信仰因素的加入,是自觉的吧?是不是跟你自己的精神生活有关?

韩东:诗大概最不能骗人,尤其是一首真正的杰作。写诗几乎是我的私人生活,是私人生活的一种可能的方式。到我这份上,我已放弃了以诗歌进入文学史的努力,也放弃了国际视野的政治正确。所以我不写大诗,不搞理论或体系建设,也不惑众,甚至不想发表,只想把写诗这事作为一种纯私人的活动。当然我想让我的作品流传,留下来,但应该是以诗本身的优异,不想借助任何其他因素。一个是我,写了这首诗,一个是读者(具体的),在偶然的机会下,读到这首诗。他感觉到了,叹为观止,就像我当初写这首诗时敏锐觉察到的一样。事情就这么简单。坏诗人才怀才不遇,好诗人力图为世界所知,但因此变成了另一种东西,另一种写作。为什么好诗人不可以隐藏起来呢?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真正的自我保护。这样的人至今我看到的不多,也就小安、吉木狼格几个。也有和小安一样有天分并忠实于自己的人,但他们一般不再写了。

黄德海:这是不是说,诚实的写作其实只是个人的事,在内心就已经完成?把这个内心完成用文字再表达一遍,有时候只是一个愿望,期望有耳能听的人复原这完成的过程?那是否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这个完成只是在写作完成之后才真的完成?未经写作检验,如何信内心的完成为真呢?

韩东:内心完成不了任何作品,写也不是表达内心。作为一个写作者,在写的过程中完成一切,也将构连起他的整个存在,以及赋予了写出来的这个作品以独特的命运。但内心可以判断一件作品的价值,即使不那么可靠,也比文学史或专业权威可靠得多。我们当然可以不信任内心,但除此之外又能信任什么?另一个人的内心也是内心,就是内心,内心内到一定程度是无名的。并不是我韩东的内心,或者你黄德海的内心。而具体到一个人的内心可能是未经开发的,或者,没有在体悟诗歌这件事上得以开发。当然,深层的认可察觉又能怎样?还有更深更广大的区域(于此相对应的外在就是无边的宇宙),很可能是一片虚无。虚无的确是有的,但不在判断作品文学价值的层次,而在整个写作这件事,整个艺术活动这件事,说到底是毫无价值的。至少没有绝对价值。

黄德海:我们还是来到了虚无这里,你表达过很多次虚无的意思,我大体也能体会到。在我看来,你的很多诗,恰恰抵达了某种绝对,比如《铁匠》,比如《在世的一天》,比如《重新做人》,或者更近些的《我的眼睛》。这种绝对,是以亲证的方式离开了虚无。这里面有个有意味的悖反,强调虚无的你来到了某些绝对之地,你如何看待这个小小的悖反?

韩东:虚无不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并非一种认识。这是其一。其二,它并非空荡荡轻飘飘,而是坚硬之物,沉重之物,难以下咽。虚无是绝望,难以言喻的痛苦、挥之不去的残暴和罪行,在这些可怕的事实面前的崩溃。当然,我们可以稀释它到某种可以接受的程度,哲学的程度或者诗歌的程度。实际上,我们谈论绝对也是这样,观念上的,哲学或者诗歌的。但这些最多也只是绝对的预感、征兆、折射。无论是真实的虚无或是真实的绝对,其强度都是毁灭性的,令人肝胆俱裂或者灵魂出窍的。一个人的生命达不到那样的强度就无法真正知道,剩下的就只有文字游戏。

黄德海:也就是说,在诗歌和哲学中讨论的虚无和绝对,都是虚拟的,经过处理的,或者不如就说是戏论吧?那么,高僧大德处于哪种程度?或者,《雪洞》里那样的人,处于何種程度?有没有可以让自己心性暂时休息的可能?

韩东:我相信人的可能性,一端是残杀,一端是至福,而我们处于中间地带。我写过一首诗,说了这个意思。其实这两端在我们的心里都是有映像的。这两段都是非人,人只是徒具人形而已。不好揣测,只能略微感应。但可以肯定,圣人(如果有)的悠然自得是经过重生般可怕巨痛的,不是淡泊、知足之类聊以自慰。

黄德海:人就是这样,是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索,也处于残杀和至福之间。那么写作的意义,是为了把这根绳索往超人(不是现在意义上心智混乱的超人)至福一边拉一点?即使这拉过的一点是那么有限?

韩东:人不是处于动物和天使之间,是恶魔和天使之间,所谓一半一半。动物多纯一呀,即使用人的道德衡量它们也是赤子。至于写作,我觉得还是不要看得那么高。我的意思是不要从高标准高端谈论。需要谈的也许是最低标准,是底线。这方面大家谈得很少,似乎不是问题。其实不是这样的。写作的最低标准其实和干其他活一样,至少有其对应。比如专注,比如说尽力,比如说诚实,等等。不混,拒绝诱惑。当代文学问题很多,最可怕最普通的也是发生在低端,和各行业一样,腐败当道。真的轮不到比较高级的问题。听见文学圈里的“腐败分子”大言不惭地谈玄论道你不觉得恍惚吗?可能是的确太普遍了,大家变得没有感觉了。大概底线被彻底抹掉后,我们也只剩下掩人耳目的高端问题了。

黄德海:对你来说,诗歌的底线是什么?小说的呢?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这门手艺有标准吗?是什么?

韩东:标准当然有,但它绝不是某种概念表述,这是其一。其二,这个标准只能针对一类写法、一类东西(通常是你正在写的这类东西),绝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标准。一种评判,看似来自于个人,却需要某种意义“场”的存在。任何艺术家、作家都是在大小不等的意义场中求生活的。或许可以换一个词,系统。系统不同,再天才的东西都得不到解释。用一种系统去解释另一系统中作品的价值意义,只能是贬损的。这就像中医和西医的不同,价值解释风马牛不相及。意义场或系统的不可通约甚至大于不同的语言。佛经可以经过翻译,但佛教智慧在儒家系统的评判中永远不可能获得高分。因此,价值意义的比较在某个地方是应该止步的。可以比较,不同而已,作高下优劣的判断要慎之又慎。如果我们勉强那么做,一定要知道是出于自我辩护的需要,而非诚实。你在为自我的确立玩弄小聪明。

黄德海:那么拍电影呢,你的底线期许是什么?或者,你对自己做的这件事,最专注的部分是什么?

韩东:拍电影对我来说还是做作品。电影有其专业性,但可以通过合作达到所需的专业水准。这和写作有很大不同。诚实的写作是排斥合作的,不仅一个人说了算,写作过程也得亲力亲为。电影,即使是文学创意部分,也是需要合作的。导演的确是电影的作者,却是以指挥的方式进行创作的。他更像一个责任人,无论成败好坏都要为此负责,拿你是问。失误有时候就在选择上(选择用人、选择某种技术手段等等),若成功自然也有意外之喜。这种责任人的方式的确奇妙,我猜想,它应该是创造的另一种类型。上帝直接创造天与地,但或许将具体的研发委托给了其他的神祇,自己只是勾画蓝图。还有一个比方就是自然生育,需要两性结合,最后这个孩子既是你的也不完全是你的,他妈妈也有份。结合定然是创造的一种方式,在拍电影这件事上可能体现得比较充分。孤独的写作中也需要结合,但不一定是和他人的结合。倒有可能是自我的分裂完成了必要的聚合之举。至于底线,真的就是做作品,按对电影或者对诗歌、小说作为一件事的理解,尽量去做并做好。

猜你喜欢

韩东小说
一匹马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活着,同时拥抱死亡”
倾斜(小说)
落后的家乡
乡村的记忆
文学小说
父亲的命根子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