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
2017-02-27丛珊珊
丛珊珊
【摘 要】在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中,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重要任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校需要在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优化,构建更规范的教育管理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然后提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培养新时代优秀大学生党员探索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激励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73-02
青年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國家发展的希望。高校作为优秀青年的汇集地,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入党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是提升党的人才素质的巨大动力,因此针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课题。只有大学生党员政治思想素质过硬,才能主动投入到党和社会建设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生力量。
一、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信念教育
在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中,需要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特点,培养其高尚的社会主义情操,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这些都是共产党员坚持革命、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在中国梦精神的引导下,大学生党员要了解党的执政之本、立党之源,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充分认识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培养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确未来人生目标,从思想上真正向党靠拢。
(二)形象教育
党员形象是外界对党员最为直观的了解途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形象教育,以此充分发掘其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形象关系到党员意识、行为、价值观的体现,是党的优良作风与新时代精神的重要表现。高校在政治思想工作中需要对大学生党员进行严明教育,引导其建立以群众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能够刻苦学习,自觉抵制当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拒绝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形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乐于助人、勇于担当,能够时刻起到表率作用。
(三)素质教育
针对大学生党员开展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其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大学生党员要时刻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责任与使命,只有扎实学习、刻苦求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规律,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主动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勇于奉献勤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
(四)创新意识教育
大学生党员需要良好的创新意识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其综合竞争力能力。大学生党员要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有客观认识,认识到综合国力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家还是经济方面的竞争,最终都会落实到人才竞争当中,因此大学生党员要具备鲜明的创新意识,只有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在发展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具备科学的发展态度,建立远大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能够避免其好高骛远,能够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大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教育旨在培养其能力和勇气,敢于挑战、敢于尝试,能够在不同领域有所创新,成为新时代的知识英雄,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考察难
当前国内外社会环境复杂,大学生的价值观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思想波动较大,这些问题也造成大学生入党的动机更加复杂化。有些学生入党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如找到一个好工作、使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筹码等。虽然这些现象属于少数,但是大学生入党意愿已经不再单纯,这就使高校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同时也使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的考察增加了难度。
(二)入党标准定位偏
对于大学生入党的条件,党组织已经确定了明确标准,但在高校党建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培养目标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问题。譬如高校党组织在党课中会将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但是在组织发展中却有另外的评价标准,即学习成绩是否优秀,是否在班内担任班干部,是否为集体发展做出贡献,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遵守纪律等,但是对于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则有所忽视。这样的评价标准势必造成在共产主义信念培养中流于形式,学生为了入党而入党,虽然在行为上像党组织靠拢了,但是思想上却未真正入党。这就导致入党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行为方面与党员要求相背离,进而造成大学生党员质量堪忧。
(三)培养教育频率低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增加,因此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人数也在相应增长,但是很多高校的党建工作团队却并未随之扩大,因此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不从心。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交流还不够深入,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上缺乏创新性。
三、改进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思路
(一)加大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可操作性
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高校需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尤其是教育、考核办法更需要制度化和条理化,从而使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趋于规范化,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在各项办法、条例的制定中,首先需要与本校实际相符,从党员模范作用、政治思想强化、密切师生联系、有效监督监管四个方面夯实教育管理成效。根据大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当中的表现,对其进行监督考核,在考核内容的制定上,需要体现政治思想修养、学习能力、生活实践能力、行为规范等多项内容,考核结果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和预备党员转正相联系,考核结果需要记入党员档案中。
(二)突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
在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中,需要改变以往集中党课学习的传统方式,改变以高校为单位的党组织统一布置任务统一实施的陈旧模式。高校党组织需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各院系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引导大学生党员在活动中有所启迪受到教育,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从而突出党组织在大学生党员当中的感染力和引导作用。党组织通过各种生活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党员感受到党的发展路线的正确性,从而对党的发展方针有更深刻的理解。利用座谈会形式与大学生党员开展沟通交流,如开展“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等主题活动,以此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感。
(三)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渗透性
在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中,不能仅仅以理论灌输、思想约束为主,而是以行为养成为重点,加大党组织教育管理的渗透力度。首先需要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突显出以人为本理念,改变空洞的说教形式,强化其教育的引导性。二是坚持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教育管理中突出情感关怀,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要主动发现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困扰和实际问题,不能以简单粗暴的形式去解决。党组织教育管理人员需要真正对学生关心爱护,同时引导其梳理全心全意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正确价值观,从而使大学生党员真正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譬如大四学生多数已进入实习和就业阶段,因此在党组织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提出教育管理意见,引导学生在实习期间严格履行党员责任,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活动,在离校之前如何办好党组织关系转移等,这些都是党组织为大学生党员所做的实事。在大学生实习期间党组织也不能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上有所松懈,从而保证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四)促进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党组织需要构建大学生党员的成长手册,通过对大学生党员成长经历的记录,尤其是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党员素质的提高进行记录,有利于激发新党员的自我提升积极性,对纯洁党组织队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大学生党员成长记录中有以下内容:个人情况、党支部與大学生党员的谈话记录、大学生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活动的记录、入党介绍人评价、任课教师评价、个人事迹等。通过手册记录,有利于全面了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变化过程,从而更全面的观察、监督其成长过程。大学生党员手册有利于创新高校党建工作形式,为党组织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方面有所提高,获得更突出的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与革命生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高校党建工作成效,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和政治思想修养。虽然在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党组织工作的完善与协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必然呈现出新风貌和新气象,以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为切入点,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隆.大学生党员教育新途径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2]肖丽,魏科.大学生党员全程教育管理工作的反思 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19).
[3]钟美珠,王建发.运用微信平台加强大学生党员教 育初探[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5).
[4]马文仁,丁莎伊莉,孔娴鹇,陈施桦.浅析大学生党 员先锋指数管理体系的构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 报,2016,(10).
[5]沈芳甸,冯青,杨玉龙.当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 制的优化[J].祖国,2016,(21).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