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领导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启示
2017-02-27刘大勇李金鑫
刘大勇+李金鑫
【摘 要】任何国家和民族都需要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支撑。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渐加剧,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加剧了意识形态复杂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优势通过文化渗透不断向外输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化领导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日趋凸显;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呈强势姿态向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输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体现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文化侵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40-03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断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在客观上对我国的文化领导权造成影响,究其本质则是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的文化侵略。本文由文化领导权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当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侵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的挑战,进而总结全球文化交融的不断加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的启示。
一、文化领导权与文化侵略解读
(一)文化领导权
文化领导权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和变革有重要作用。文化领导权被葛兰西描述为社会阶级之间不局限于直接的政治控制的支配关系,领导权渗透进了大众的思想、观念、信仰之中,被从属阶级或大众接受为“日常”。葛兰西认为在现代西方国家,统治者的方式理念不断升级更新,以更加和平易于接受的渗透方式,以“非暴力”的方式获取民众的“同意”与支持,从而,稳固其政权和执政的合法性。通过宣其价值观以及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让民众从心底接受其制度和思想观念来达到统治目的。
(二)文化侵略
文化作为一种统治方式与强制性国家机器是截然不同的,突出强调了文化的意识形态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前在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企图在一定程度上占领我国的文化领导权,其在媒体及网络上进行的意识形态输出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托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进程不够完善,人民群众不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和民主是被资本家所掌控伪自由和民主的表演。以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等概念来模糊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的视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手段。“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因特网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或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并散布‘西方文化中心论。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1](P.3)部分买办媒体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和价值观正进行着不断深入的文化侵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侵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挑战
当代商品输出、网络信息等文化传播形式使西方文化充斥了我们的生活,西方节日的兴起,欧美大片的上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试图通过文化侵略的方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通过文化的力量来获取政治、经济利益。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时刻冲击着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也慢慢影响、改变着人民群众的主流意识形态,使我国的文化领导权面临着威胁。可以说意识形态领域己然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怎样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入侵,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领域,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给予我们重要启示。
葛兰西指出,“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政权之前开始行使‘领导权;当它行使政权的时候就最终成了统治者,但它即使是牢牢地掌握住了政权,也必须继续以往的领导”。[2](P.81)葛兰西同时指出,“随着治理有方的社会的各种要素变得越来越明显,不难想象国家的强制因素会逐渐消失。” [2](P.93)国家政权建立和管理的进程中,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具有优先地位。政权的稳定需要保证政治上的强制职能和意识形态的领导职能。随着国家的发展,强制职能的需求会逐渐减弱,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职能逐渐突出。所以,需要平衡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关系,在保障政治强制力的同时要注重文化领导职能作用的发挥。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政治上的强制力作为基础保障,同时更需要领导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领导权的支撑。当代国际竞争不是以暴力冲突为中心,更多的是的文化入侵,通過割据意识形态来对目标国文化领导权造成威胁以至于影响其目标国政权的稳定。因此文化领导权的进一步巩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二)正确处理文化的多样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3](P.3)一个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繁荣,就没有中国梦想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辉煌。所以,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从而切实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主导地位。
文化领导权的巩固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主要切入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 [4](P.4)文化的多样化并不是完全抽象的多样化,而是建立在保障文化领导权的基础上的多样化。
“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教育人民和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 [4](P.5)虽然“抵制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的措辞弱化了文化侵略的阶级斗争的色彩,但在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输入的当代,警惕文化入侵对广大人民群众价值观的破坏,不能仅依靠教育来实现。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同时也是对文化领导权巩固。
三、文化领导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启示
(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我国文化领导权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应使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和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回应大众所关心的问题,满足大众需求,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正是维护文化领导权的实践活动。“建构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捍卫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时代要求是从战略高度考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5](P.173-177)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历史进程已经充分证明:构建文化领导权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意义极为重要。什么时候建构起强有力的文化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就壮大,社会主义事业就发展;什么时候文化领导权建设出现挫折,中国共产党就走弯路,社会主义事业就受挫折。“回顾我们党几十年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到,革命的理想和精神,对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有多么大的作用。” [6](P.76)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中,才能从根本上掌控文化领导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紧紧围绕文化领导权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关键在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
(二)巩固文化领导权与重视文化监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指导,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4](P.7)新时期文化建设强调“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实质是强调重视文化的管理。重视文化的管理正是重视加强文化领导权,加强文化领导权的获取与巩固均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振兴的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在当代中国各文化艺术领域中已经明显可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文化侵略,以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来衡量世界范围内的艺术作品表现出了强势的姿态。“在文化全球化己经成为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文化侵略作为一种全球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影响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当代社会的文化霸权与文化侵略方式就是建立在这种殖民主义观点的基础之上的,西方艺术界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取向,去培养发展带有政治色彩與文化畸形表达的作品形式,建立所谓的‘国际艺术标准,并且用这种艺术标准去影响大部分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与销售。这种只重视艺术政治形态,而抛弃对艺术本质审视的行为,使中国当代艺术在无形间就带有了‘西方文化话语权的特点。” [7](P.16)西方资本主义的艺术鉴赏标准从表面上看是符合文化全球化这一整体趋势,而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其艺术鉴赏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艺术产品的国际市场价值,进而就可能会造成我国的美术从业者以所谓的“国际化的艺术品价值评价体系”为创作导向的艺术品,最终以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企图破坏我国的文化领导权。
以上述形式存在的文化侵略行为在当代我国极为盛行,由电影、电视一直渗透到了包括文学在内的各个文化领域。
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理解,对于国家行政机构的文化监管行为在部分媒体及互联网上造成大面积的负面评价。“7月17日,由于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称‘广电总局)下发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监管令的影响,乐视盒子的制造商乐视网(300104。SZ)股票遭到重创,甚至一度跌停。当日夜间,乐视网发布澄清公告称,乐视网正在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整改,并没有被封杀。不少民众将此事与不久前广电总局禁播美剧的事件联系起来,不禁对广电总局提出疑问,‘广电总局怎么什么都能管?而质疑集中在两点:一是广电总局对‘盒子的监管有没有法律依据;二是目前中央号召简政放权,广电总局此举是否积极响应了此号召?” [8](P.78)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国家对于文化监管领域的管理行为,首先就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更深入的落实,人民群众理解了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才可能自发自愿的接受这些管理行为,否则这种管理行为将会成为买办媒体批判我国民主建设进程落后的把柄,进而以此做为舆论标签煽动反政府言论。
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有足够理解,才能认清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侵略的敌对面目,在国家对其进行文化监督管理才能有序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文化领导权的维护和巩固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深入开展。
首先是要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法规,规范文化市场行为,让更多真正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市场;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从严管理,落实责任问责制度,用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武装我们的公职人员;其次是要运用法律强制手段打击文化市场中的各种违法经营活动,动真从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对那些毒害群众、毒化社会空气的精神垃圾,坚决取缔。只有切实实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经营、依法行政,文化市场才能真正繁荣。加强文化监管巩固文化领导权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这一社会主义基础建设上来实现。
结语
发生在文明变革的动荡,乍一看,似乎是政治变化或外敌入侵决定的,但对这表面背后的原因做深层分析,发现文化的渗透可以影响人民的思想,真正的历史动荡,并不是那些以宏大而爆裂的场面让我们所吃惊的事情,造成文明洗心革面的却是不露痕迹的文化渗透和侵略。如今,民众各个阶层进入政治生活,日益成为一个新的统治阶层,这是新时期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文化领导权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人民的思想中扎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民众,深入忍心,武装我党,教育人民,同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文化领导权的巩固、抵御和平时期的文化侵略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才能有效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侵袭,使人民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抵御文化交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良影响,从而巩固无产阶级政党的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得到巩固能够加强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意识中的核心地位,进而有效抵御和平时期的文化侵略。“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9](P.2)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和平时期仍具有战略意义。
參考文献:
[1]苏旭.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N].光明日报, 2008-06-12.
[2]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0.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09.
[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 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 求是,2012,(1).
[5]张士海,施秀莉.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共产 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10, (1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刘勇.论中国当代美术领域中的“文化霸权与文化 侵略”[D].吉林:吉林大学,2010.
[8]邹坚贞.广电总局监管“盒子”引发业界两点质疑[J]. 中国经济周刊,2014,(29).
[9]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 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 报,2013-01-0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