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比较

2017-02-27陆卫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4期

陆卫萍

【摘要】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直肠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比较满意,两组患者的呼气末CO2分压及气道压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平稳,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手术应用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全麻用药量较少,苏醒较快,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 单纯全身麻醉;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4.0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4-0152-02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技术日益成熟,在减少创伤的同时亦可满足患者的需求,兼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等多重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1]。但是腔镜下手术需要用CO2建立人工气腹,在需要患者采取头低脚高位的手术中对患者的循环及呼吸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麻醉方式的选择作为关键步骤成为关注的焦点。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已经成为最成熟的微创外科技术之一,大多采取单纯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目前有报道显示,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还兼有麻醉起效迅速、需要全麻药量较少,苏醒较快等优点[2]。本研究试验选择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直肠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具体报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直肠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3例。试验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5~69岁,平均(60.12±5. 45)岁,平均病程(0.35±0.98)年;常规组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3~70岁,平均(61.58±5.29)岁,平均病程(0.41±0.89)年。纳入标准:(1)符合直肠癌的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2)年龄20~70岁;(3)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合并症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静脉全身麻醉的方法。麻醉药物:手术开始为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3 ug/kg),丙泊酚(1.3 mg/kg),维库溴铵(0.5 mg/kg),在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4 mg/(kg·h)]、芬太尼[0.8μg/(kg·min)]、维库溴铵[0.7 mg/(kg·h)][3]。

试验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麻醉药物:于患者的L2~3腰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在其硬模外腔内注入5 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5 min内测试麻醉平面,确保硬膜外麻醉有效。之后进行全麻诱导,药物同常规组,但用量如下:术中麻醉维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输注泵持续泵入丙泊酚[2 mg/(kg·h)]、芬太尼[0.2μg/(kg·min)]、维库溴铵

[0.3 mg/(kg·h)],术中视情况分次追加适量利多卡因[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所需时间及拔管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AP及 HR比较

常规组手术后各个时间点的HR均比手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后各个时间点的HR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手术后各个时间点的MAP均比手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后各个时间点的MAP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1 h、术中2 h、术后3 h、手术结束时HR、MAP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比较

试验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

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直肠癌手术大多都在腹腔镜下进行操作,实践证明腔镜下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由于其恢复快、创伤小,所以迅速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腔镜手术需要用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循环呼吸系统,尤其在变化体位时对呼吸的影响更大,而麻醉药物对呼吸循环及神经内分泌亦有一定影响,所以麻醉方式的选择在腔镜手术中尤为重要[5]。

本试验中所有患者在两种麻醉方法下的麻醉效果均比较满意,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在术中都比较平稳。但是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的循环波动比较小,其原因在于全身麻醉虽然可以对下丘脑在大脑皮层的投射系统及大脑皮层边缘系统进行抑制,但是却不能对手术区域刺激所导致的肾上腺髓质及脑垂体所分泌激素的增加进行阻断,所以出现比较明显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麻醉可以切断疼痛的主要传入途径,从而使传入的疼痛刺激有所减弱,全身麻醉可以阻断由次要途径传入的有害刺激,所以应激所产生的刺激被较好地阻断了[6]。有研究亦表明了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对术中醛固酮及皮质醇的升高进行有效的抑制,其研究亦证明腹腔镜下进行的直肠癌手术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施行气腹时MAP、HR的波动与单纯全身麻醉下的MAP、HR的波动相比有明显减小,与本试验的结果较为一致[7]。但是硬膜外麻醉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与不足:其易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及血小板降低,脊柱畸形或者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不能施行硬膜外麻醉;除此之外,二氧化碳建立的人工气腹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胸内压以及腹内压增高,使静脉回心血流量减少,进而导致心输出量的降低 [8-12]。人工气腹还可导致高碳酸血症以及腹内压的升高,使应激反应更加强烈,所以术中应加强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

根据本试验结果数据得出,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比较满意,两组患者的呼气末CO2分压及气道压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試验组患者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手术应用中的临床效果较好,麻药量较少,苏醒较快,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印武,熊桂林,李国辉,等.二氧化碳气腹对不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011,31(11):13-16.

[2]付斌,赵宏.二氧化碳气腹对直肠恶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2,22(8):1021.

[3]刘青,龙赘,孙念绪.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TME手术92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2,39(11):1433.

[4]王月兰.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皮质醇与醛固酮水平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0(2):182.

[5]潘宁玲,王汝敏,刘家文,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抑制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16(10):493.

[6]孟丽霞.盆腔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4) :78-79.

[7]路喻清,冯阳阳,史军军,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镇痛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 (4):764-766.

[8]常小丽,朱丹,任许利,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肿瘤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1(8):954-959.

[9]李江,张祖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56例原因分析及其防治[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56-1357.

[10]郑刚,李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并发症的原因与处理(附27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160-1161.

[11]王允飞.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前沿,2011.6(13):30-31.

[12]曾洪.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手术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及,2013,8(19):183.

(收稿日期: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