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7-02-27陆兆旺

成才之路 2017年5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陆兆旺

摘 要:从思维导图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思维导图能调整教学结构、思维导图能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几方面研究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以此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和学习效率,让课堂变得更充实有趣。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26-01

单调的教学方式会抑制学生的兴趣,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兴的思维工具,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知识的讲解与传达效率。思维导图大多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应用可以将课堂知识传授得更生动,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思维导图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是决定能否学好这门课的主要因素。有些学生的课堂自制力差,容易走神、分心,导致听课效率不高,知识的吸收效果不能保证。在课堂上,如何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被课堂内容深深吸引是很重要的。信息技术课教师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讲课步伐,配合教学节奏,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和多媒体相结合,使知识的传授更加生动形象,能调动起学生听说等多种感官,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思考,听课更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对提高课堂参与度很有帮助。思维导图不同的层次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或字体。例如,第一级内容标题为红色,第二级为蓝色等,鲜艳的色彩,学生们看起来更感兴趣,授课知识点的层次也更分明。教师还可以在标题内容中插入超链接,点击过后进入到视频、图片、音乐中,这样的设计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图片和视频可以讲解信息技术的内容,把所有的知识总结到思维导图这一个界面上,教师也更容易准确找到,不用多次翻阅选取幻灯片,节省了课堂时间,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兴趣也更高。

二、思维导图能调整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课内容比较杂乱,没有明确的分类和顺序,知识间互相融合,互相影响,互相辅助。在后部分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还需要用到前面的知识,学生往往回忆不起来,教师讲课的逻辑也不清楚,学生听起来很难懂。有时候教师在长时间的授课后,对知识的顺序和结构也会不十分清楚,多班授课的教师更容易弄混不同班级的进度。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教学结构,将知识进行梳理,做好标注,构建对学生最有益、最便捷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的构造可以采用层递式,即从一个总概括标题点明基本内容然后层层推进,挖掘更多的细节,让学生由浅入深,在大的主题概括下反向推进,带着目的性学习,回归基础,牢固知识。还可以采用分散式的结构,即从一个总结概括标题引出多个小标题,再从小标题引出更多的分标题,采用树状结构,多次发散,引出多个知识点,将相关联的知识罗列处理,让学生不仅能知道课本上的知识,更能开阔眼界,了解更多的知识。思维导图能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逻辑和知识框架,对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在课堂中利用思维导图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的知识更加连贯。同时,也能让教师梳理自己的教学顺序和调整教学结构,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三、思维导图能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

自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它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重点,发挥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时期是自主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能够对学生初中高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小学时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思维导图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每章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将思维导图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整体了解一下,學生就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知道自己哪一部分还没有弄清楚,可以着重复习巩固这一部分,让知识更加牢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思维导图,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思维导图的创建也有很大的差别,学生自己创作思维导图,就是对知识的预习和复习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创作思维导图,将自己的思维以纸质的方法表现出来,更能够理清楚思路,把学习的内容梳理清楚。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自我反思的习惯,在不同课堂的学习中,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性就这样慢慢地培养了出来。学生还可以提前写好简单的思维导图框架,在课上和教师所写的思维导图框架进行对比,找到自己和老师的差距,进一步改正,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也能越来越精准。在未来的学习发展中灵活引用思维导图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成绩。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环节,但是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也蕴含着很多的知识。思维导图的运用在信息技术课中能贯穿整节课堂,起到很好的概括总结作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多种多样,能将新鲜思维和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教师应该积极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课堂变得更加充实有趣。

参考文献:

[1]石慧慧.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3(12).

[2]刘雅莉.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4).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