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探索

2017-02-27侯波

科教导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探析高校

侯波

摘 要 高校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充分挖掘和探索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对于高校来说是重要之务。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载体的内涵和特征出发,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对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有效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路径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1.007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大学生的成长也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探究,充分挖掘和探索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校园文化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渗透力,对于高校来讲是重要而长期的任务。

1 高校校园文化载体的内涵和特征

1.1 高校校园文化载体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大学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是校园文化得以形成、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形式和建设校园文化的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的总和。校园文化载体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起着关键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其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种载体,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机整体,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1.2 高校校园文化载体的特征

(1)价值主导性。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能够被传承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办学理念等,文化载体对价值观形成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当前,受多元社会文化影响,高校校园文化载体也变得形态各异。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指导,运用多种载体和多方渠道,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交叉融合性。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大学生也是社会的成员。高校校园文化载体要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紧密联系,四种载体形式要协调统一、协同发展,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

(3)有效激励性。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具有特有的文化脉络,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凝聚激励作用,就能够充分反映一所学校的文化层次和精神追求,显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发展愿景和文化底蕴,激励师生的活力和合力,反映凝聚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

(4)时代创新性。文化是时代的产物,高校校园文化载体也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特点,彰显自身的特色。当前,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和地方高校的转型,校园文化载体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不断地创新发展,这样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形成特色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质文化载体建设缺乏文化内涵。目前,随着高校学生规模不断增加,一是学校文化活动场所、文化会展场所、休闲交流场所等设施,已不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很多高校新建校区缺乏人文景观,不能彰显大学文化底蕴;三是校园楼宇文化、道路环境文化直白单一,缺乏文化感染力,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育人功能。

(2)制度文化载体建设体系不够完善。只有构建了现代大学制度,才能促进高校的内涵发展,才能保证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但很多高校现行的诸如学籍管理、住宿管理、转专业等规章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发展。同时,奖学金激励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在学生第二课堂管理体系上,激励导向作用不明显。

(3)制度文化载体建设重视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高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教书的同时育人作用发挥还不够。高校校训、校徽、校旗和校园精神等文化释义不到位,学生不甚了解,大部分学生不会唱校歌。校园精神文化在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够。

(4)行为文化载体建设教育功能不足。高校普遍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学术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丰富校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主题化、高雅化、精品化、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还偏少,较多的活动侧重趣味性、娱乐性,从而忽略了活动本身的教育引导功能,一些文化活动的学生参与度不高。活动的场地、经费、政策等保障措施上,还需进一步健全。

3 绵阳师范学院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实践

(1)细微之处独辟新径,环境文化建设彰显新意。学校在校区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校园人文景观。目前,校友文化石遍布校园;毕业生感恩林、校友林、党群共建林已成规模;校区近千辆“僵尸”自行车通过整修摇身变成师生欢迎的“小黄”校园公共自行车,成为靓丽风景线和文化象征;大学生通讯社对学校墙体、围栏、井盖、柱子、隔离墩进行创新涂鸦,给校园增添了青春气息。各学院“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团学之家”建设稳步推进,班级网络文化、学工特色文化、公寓楼道文化、图书馆育人文化呈现千帆竞秀态势。

(2)学生為本德育为先,构建立德树人制度体系。学校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机制,积极实施“实践育人支教计划、资助育人授渔计划、志愿服务爱心计划”、“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等;开办励志大讲坛、感恩大课堂,举行道德模范巡讲进校园、“最美绵阳人”先进事迹报告会;与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两弹一星”红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单位,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地震知识普及和地震文化研究基地、抗震救灾精神研究基地、精神文明建设基地”,积极搭建师生实践教育平台。

(3)注重传统文化打造,体现地方区域文化特色。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包括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白马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西羌文化等。学校紧抓特殊的区位优势,深度挖掘绵阳文化内涵,获批成为“国家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发展基地”;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绵阳文化产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舞蹈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等。学校充分利用系列平台,举行“羌风、羌韵、羌魂”羌文化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的收集与整理等,承载了历史厚重与沧桑,彰显了文化自觉与自信。同时,积极承办“科创杯”中国科技城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发布与交易会,第四届中国诗歌节诗歌论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专项赛等各级各类活动,丰富了学术科技校园文化。积极建设雷锋志愿者绵阳师范学院服务站,通过组织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支教服务团、参与全国特奥会、科博会等重大活动,丰富了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的内涵。

(4)打造文化活动精品,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坚持举办“让榜样为青春导航”十佳青年学生颁奖典礼、寻找身边最牛学霸、才艺之星选拔赛、心理情景剧比赛、毕业生形象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论坛、 “青春绵师青春志”毕业晚会;老挝留学生欢度泼水节、藏历火猴文化锅庄晚会、彝族新年欢度活动;学工示范月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展示活动等,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生活。结合传统节庆和重大事件,精心规划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图片展、音乐会、纪念一二·九运动80周年合唱比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合唱音乐会等,唱响时代主旋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积极申请“高雅艺术进校园”和“戏剧进校园”专场演出,让师生感受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优秀经典艺术。

(5)实施一院一品建设,创新基层文化建设载体。为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深化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育人工作,学校每年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涵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阵地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五大板块。校友荣誉馆、校园雕塑、“锦绣绵师”明信片绘制、校园水彩效果图、广场墙绘、校园形象摄影、“学子放歌”文艺演出等等。同时,全面实施了“一院一品”建设,音乐学院新生文化节、“学院杯”大学生艺术节、合唱艺术节、毕业音乐季;体育学院大学生体育技能展示、“乐跑”短程马拉松;美术学院毕业画展、毕业服装秀;传媒学院金话筒主持人比赛;文学与历史学院课本剧大赛、历史文化节;外国语学院外语文化节;图书馆读书节、“同心”图书漂流站等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品牌。

(6)新媒体建设取佳绩,全面提速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官微开通以来,依靠大学生通讯社新媒体团队,以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凝聚力量、展示风采、服务师生为主导,围绕重大事件、新闻热点、学生活动等内容,主动谋划、认真策划、分步计划,发布大量优质原创图文。官微关注人数近三万人,在全国普通高校(500余所)微信排行榜中最高排名53名,四川省(69所)最高排名第七名,创学校官微排名新高。同时,组织开展网络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成立了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团队通过微博、微信、发帖等渠道,围绕中国梦、法治推行、奋斗创业、社会公益等内容,开展阳光跟帖、清朗网络·青年力量、网络文明志愿者宣言等系列线上主题活动,努力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途径

(1)建设人文景观,优化育人环境,构建美丽校园。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一所学校的表层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校要结合学校历史渊源、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校园里的“山水园林路”的审美和教育功能,在校内公共区域布置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雕塑、书画、摄影等文化作品和文(下转第42页)(上接第15页)化长廊、艺术长廊、人工湖、绿化角等人文景观,体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增添校园文化气息。

(2)完善学校制度,发挥激励作用,建立长效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建立完备的保障体系。一是要强化领导。成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查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统筹规划和全力推进。二是要加强管理。要从身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三是强化保障。要在年度预算中,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加大投入,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社团建设,注重品牌效应,打造特色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组织又具有特有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特点,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术文化氛围能够直接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学生社团能够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是育人的有效途径。 高校要积极支持组建文艺表演、艺术创意、学術科研、科技创新、语言文学、爱心公益、体育竞技、专业实践等各类学生社团,在指导老师配备、活动场地保障和经费支持等方面予以保障,加强社团规范管理和监督,积极组织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创新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学生社团活动。同时,通过讲坛、论坛、座谈会、报告会、学术讲座、专业竞赛等学术文化和文艺体育活动,营造蓬勃的校园文化环境。

(4)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传媒载体,传播校园文化。当前,微博、微信、易班等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宣传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信息传播和获取最便捷、最快速的重要媒介,在大学生中普及使用率最高最广。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特别是官方微信微博,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抢占校园网络文化新阵地,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把新媒体作为新形势下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驱动学校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基石。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必须统筹推进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大载体建设,突出高校校园文化的自身特色,建设积极向上的高品质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傅林静.高校团组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思考——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J].新西部,2016(5):38.

[2] 冼春梅.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3):96.

[3] 郑予捷.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0):234.

[4] 邹晓青.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8):60.

[5] 王红峰.基于育人视角的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探析高校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