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之问
2017-02-27碧澎
碧澎
兰考县城北黄河故堤上,有一座中轴对称纪念性园林——焦裕禄纪念园。
焦裕禄纪念园主要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纪念碑位于纪念园南部的中心,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显得洁净无瑕,碑高19.64米,寓意纪念焦裕禄同志1964年逝世。墓区广场平整肃穆,视野开阔。纪念馆内版面、照片300余幅,遗物90多件,生动地展示着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1966年2月,由于新华社记者穆青的一篇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兰考一跃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县城,不是因为这里的富庶,而是因为这里的贫穷。
此后的几十年间,兰考因焦裕禄而成为“政治明星”,而焦裕禄纪念园也先后迎来十余位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尤其是每年的建党节前后,有数百万人到此瞻仰。
在纪念园工作人员孔留根的记忆中,他连着六年春节没有休息。2016年的大年初一,2100平方米的墓区广场涌进了约莫四万人。他在纪念馆入口处做了统计,一分钟之内有400人进入。
然而——
为什么:守着焦裕禄精神财富,50年还没脱贫?
“请大家向我开炮。”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开展自我批评后说。
2014年5月8日上午,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不断听到掏心见胆的话,一句句发言真刀真枪,一句句批评“辣味十足”。
兰考,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联系点。同年3月18日,习近平专门听取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
按照总书记“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兰考县委班子从4月初开始,集中抓学习,开门听意见,相互谈心交心,反复对照检查。
县委常委坚持敞开大门,带头入村住户蹲点调研,广泛深入认真地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仅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就有9725条,其中“四风”问题近6000条。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县委常委们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几乎都没有回过家。很多人的对照检查已重写了20多遍,少的也有十七八遍。这次民主生活会成为一次阶段性总结。
5月9日上午,习近平一下飞机,就在时任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陪同下,前往兰考县。一路上,他听取了有关兰考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情况的汇报。抵达兰考县后,他来到焦裕禄干部学院,参加并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已于5月8日召开了1天,每位常委都进行了对照检查,开展了严肃认真的相互批评,坚持问题导向,同志之间坦诚相见,自我批评揭短亮丑,相互批評直截了当,有的同志对照检查时几度哽咽流泪。
王新军第一个发言,做个人对照检查。他是焦裕禄同志之后的第十四任县委书记,发言不久,他就提出了一个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财富50年了,为什么兰考至今还带着贫困县的帽子?为什么兰考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还那么多,社会矛盾大事小事不断?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路线走偏了?
这就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兰考之问”。
郭庚茂说,“兰考之问”问得好,焦书记去世50年了,兰考没有根本上改变面貌。
王新军分析,说到底,面对困难和问题,是自己冷却了,退缩了,摆困难、讲客观多了,自我要求标准低了。“去年1月,袁厉害收养的孩子,在自己家烧死了7个,烧伤了1个,这是我们长期漠视群众疾苦的恶果,能不愧疚?”王新军自问:缺乏担当,得过且过,怎么对得起兰考83万人民,焦书记在兰考的沙丘上,看着我们呢!
对照检查后,王新军恳求“向我开炮”。其他县委常委不留情面,对王新军的批评最细最集中,时间比别人多一倍。这些意见,大致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作风武断,别人意见没听完就拍桌子,“让人见你就怯,被骂得晚上睡不着”;二是遇事先定调,日久不免“一言堂”;三是大包大揽,政府性工作事无巨细地管,让其他领导无所适从。数了数,大家总共对王新军提出了29条批评意见。
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周辰良的对照检查讲得动情。他在兰考当了8年副县长、5年县长,陪了6任县委书记、4任县长,自己也年近50岁。他曾为此失落、不平衡。但在对照检查中,他问自己:为什么不满足,有失落?因为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用权不是为百姓!讲到2012年农田水利建设因缺乏实地调研,忽视了乡与乡之间的水利衔接,引来黄河水,却有1万多亩地灌溉不到,站到地里,看到大片麦子枯萎,周辰良哭了。
但同志们的批评并没有因此放松,意见足足有30条。批他工作过于自信,“中军帐里发令牌”。多位常委提出,百昱光电和福临银基服装城项目,由于周辰良急于求成,缺乏科学论证,造成项目至今处于半停产状态。
……
当天的民主生活会一直开到深夜,在长达13个小时的专题会议上,兰考县委班子成员红了脸,出了汗。他们听到了最原汁原味的批评,找到了最清晰透亮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