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契约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7-02-27曹玲陈怡欣
曹玲 陈怡欣
摘 要:文章立足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现代化“双转型”现实背景,从加强契约意识培养的内涵和意义着手,分析高等学校契约存在的形式,以及大学生契约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借鉴“社会行动”教育模式,提出以环境外生机制和个体内生机制协同作用促进培育契约意识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契约意识;契约文化;社会行动;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6;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22-02
一、前言
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若物欲膨胀、消费主义蔓延,有时社会交往可能以物质利益为主要内容,公共领域的精神交流越来越萎缩。如果人的价值衡量标准出现偏差,越来越多的人就将成为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失去否定的、批判的、超越的和创造性的内心向度,而仅仅满足于眼前的物质生活现实。因此,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逐步消除各种社会“异化”现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对于国家的意义深远而重大。
在此背景下,个体公民意识明显提升,从“经济人”的角色中解脱出来,逐步转变为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的活生生的“社会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一体化的社会,任何人都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自由合意达成契约,实现契约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契约意识逐渐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契约关系成为稳定社会发展、维护公民利益的新的解决途径,也成为根植于市场经济土壤中的必然的精神价值取向。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需要大学展望未来,具有超前思维。青年大学生作为建设国家最具潜力和实力的群体,其自身在与时代和教育同步共进的发展历程中的内在变化表现得更加显著。因此,增强大学生的契约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公民素养,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势在必行。
二、高等学校契约存在的形式
相比“合同”这样一个狭义的法律术语,契约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它在宏观上可以表现为政治、产权和法律等正式制度,以及风俗、习惯和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在微观上可以表现为个体与组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任何约定。大学生的契约意识,可以理解为“大学生群体对契约和契约内涵的感知、理解、心理体验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在感性认识阶段,契约意识表现为对契约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在理性认识阶段,契约意识表现为对契约的判断、评价、遵守以及运用,即契约意识和契约行为。
简单而言,高等学校契约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心理契约(精神契约)和文本契约(文字合同契约)。在高等学校,公寓管理、社团管理、志愿服务、心理咨询、奖励资助等诸多具体事务中,都蕴含着契约的两种形式。比如,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大学生通过学校的契约意识教育,能正确解读贷款合同文本,具备征信、金融等相关知识,及时履行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即发挥“文本契约”的作用;而理解助學工作的意义,树立诚信观念和法律意识,并自觉将诚信内化为遵循的行为准则,产生成才后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愿望,即达成“心理契约”的效果。因此,高等学校大学生契约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本契约以达到制度管理和刚性管理,通过心理契约以达到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从而优化教育形象、提升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契约意识的现状
当前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自觉按照契约付诸行动。但在高校中,也存在少数大学生契约意识淡薄的问题。一般表现为:一是契约相关知识贫乏。契约是指什么、为什么要订立契约、怎样订立契约、契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违约会带来什么法律后果,部分大学生对此了解甚少。二是对契约内涵理解肤浅。部分大学生只能简单地把契约理解为双方就某个具体事项达成协议,未能认识到契约蕴含着的现代民主法治精神。三是存在契约认知与行为的矛盾。严格履行与别人订立的契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识,但当严格履行契约会直接影响自身利益时,一些学生就难以恪守契约。四是通过契约表达自由意志的行为较少。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很少通过订立契约来实现自身需要,维护自身的权益,有时导致纠纷和矛盾不断出现,影响校园和谐。
具体表现在:一是学习上,抄袭作假。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有一定的论文写作要求,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加上投机取巧心理作祟,有些学生在网上搜索、复制,简单地拼凑文章,也有些学生照搬他人的学术观点,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二是经济上,拖欠助学贷款。部分大学生在具备经济偿还能力后,不及时还贷,或者不主动告知自己变更的通讯方式,造成银行贷款坏账、死账逐年增加,助学贷款工作举步维艰。三是工作上,随意毁约。在“毕业即失业”的舆论影响下,有些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不仔细甄别就匆忙签约,先给自己“保个底”,之后遇到薪水更高、福利待遇更好的单位后便选择违约;还有一些学生不顾潜在的法律风险,同时与几家用人单位签约,最后再进行筛选,往往为之付出较大的经济和个人信誉代价。四是观念上,缺乏维权意识。有的毕业生轻信用人单位的口头许诺,不及时签订书面形式的合同,自身权益无法保障。或者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对用人单位格式合同中的模糊条款不能准确判定,轻易接受用人单位拟定的“一边倒”合同,发生问题只能自认倒霉。
四、提高大学生契约意识的教育对策
1. 借鉴“社会行动”教育理念和模式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为应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全球化浪潮,美国大力倡导培养“负责任的积极参与型公民”,从传统的强调权利而忽视责任与义务的消极的公民教育观,转向强调权利与责任平衡、个人与社会并重的积极的公民教育观。因此,在美国的高校教育改革中,对于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提出更广泛的要求,强调“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责任,这几个方面的责任都应在每一个人身上得到统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相互配合的“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模式。在学科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国家政策、社会政治背景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使其成为“知情的公民”,而且培养学生的问题识别与描述、解释与分析能力,在遇到社会、政治问题时能够做出独立判断并采取符合社会价值要求的行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校内活动和校外社区活动,结束学生与现实世界的隔离状态,从而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与现实世界有机联系起来。这些举措,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 协同环境外生机制与个体内生机制的作用
借鉴“社会行动”教育模式,提出以环境外生机制和个体内生机制协同作用促进培育契约精神的可能途径。
(1)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环境外生机制。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具有双向互动性。人能够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够制约和影响人,既要把人作为背景去研究具有当下性的社会问题,又要把社会作为背景去研究具有普遍性和融入性的人的问题。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必须积极利用隐性教育资源,营造契约环境,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约精神。首先,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改革传统“全能型”“保姆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形成服务契约关系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生活民主化。一方面,强化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信息公开,完善学代会、团代会制度,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同时健全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的组织体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另一方面,加强舆论引导,尤其要发挥新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确立权责对等意识。与此同时,学校也应以身作则,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废、改、立、释”工作,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决策程序,积极依法治校。其次,完善相关学科实践课程体系。学校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授课方式、学生社团建设、社会实践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要实现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全过程渗透。具体而言,在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加入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考量。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加入适量的法律教育和求职就业教育课程。在实践课程中,要通过政策宣讲、法律普及等志愿服务类实践和挂职锻炼、企业实习等技能培训类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的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特别是要促使大学生反思在服务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主动思考学科课程的内容与服务本身的联系、服务的意义等问题。
(2)大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的个体内生机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契约意识作为一种人的主观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培养大学生契约意识应遵循认识的基本规律,借鉴德育中“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方法,促进个体内在的自觉建构,使契约意识在理解中升华,在情感中認同,在反思中选择,在实践中外化。首先,传授大学生一定的契约知识和契约理论。要通过大力加强普法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契约精神的自由平等、权责对等、互助双赢等内涵,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为契约精神的养成奠定基础。其次,培养大学生的契约情感。这是形成契约意识的动力因素,也是认识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要通过尝试契约实践,使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契约带给人们的便利、利益及恪守契约后获得褒奖的愉悦感。再次,激发大学生的契约意志。要重视教育示范机制和完善赏罚机制,加大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宣传力度,对诚信履约行为进行有效激励,对学生不诚信行为加重惩罚。最后,形成恪守信用、遵守承诺的行为习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要知法、懂法、会用法,踏实做事,诚信为人,主动成为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传播者。
五、结束语
应该说,大学生契约意识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增强大学生的契约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公民素养,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势在必行。或许,在高等教育变革中,从管束到激励的模式再造、从班级到团队的组织重构、从疏离到互动的文化整合、从认知到信仰的价值升华、从过程到效果的管理绩效评价,将成为通往契约精神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蕴慧.当代大学生契约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1).
[2]王啸.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宇文利,杨席宇.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2016(09).
[4]骆正林.转型期中国公众社会心理的演变[J].兰州学刊,2011(10).
[5]林澜,莫长炜.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
[6]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7]孔锴.美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责任、参与、全球意识[J].外国教育研究,2011(07).
[8]顾红,陈桂香.高校心理契约式德育——人本德育的追索与超越[J].现代教育科学,2011(06).
[9]卢涛.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三论[J].经济研究参考,2016(22).
[10]谷赵,郑志高,桑晓明.论转型期我国大学生契约精神的缺失及重构[J].理论观察,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