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历史阅读的阐释及应用探析
2017-02-27刘慧敏韩婷
刘慧敏+++韩婷
【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提出的一种强调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教学的各学科开展素质教育成为了主流。历史阅读是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理解的重要课程,而素质教育对历史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更加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分析素质教育中的历史阅读基本含义及特征,并且结合素质教育理论提出改善教学的方法,从而能够指导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历史阅读 历史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应用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早期阅读家长指导策略的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41-02
一、前言
历史阅读是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理解的重要课程,开设历史阅读课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对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素质教育对历史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更加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分析素质教育中的历史阅读基本含义及特征,并且结合素质教育理论提出改善教学的方法,从而能够指导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历史阅读的教育现状分析
历史阅读教育与我国的教育体系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历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历史阅读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
历史阅读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主要体现在阅读课程在部分学校未引起重视,学生课程中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历史阅读教育内容,这就导致阅读课程不能顺利执行。同时,相对于其他课程素质教育开展,历史阅读课程开展经验较少,并且在部分地区缺乏师资和教育资源支持,这就导致历史阅读课程成为可有可无的内容,并且存在教师将历史阅读作为课外作业,从而违背开设阅读课程的初衷。
2.历史阅读课程在历史素质教育体系中地位不明确
历史阅读课程和历史学科课程中尚未建立明确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合理的搭配历史阅读课程和学科课程,也就是没有合理建立历史教学体系,尤其是缺乏对历史阅读课程的设置方面。其中,在阅读课程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和研究者认为可以在学科课程中增设阅读内容,就可以达到历史阅读课程的内容,还有部分教师和研究者提出让学生自我探索,脱离学科课程进行历史阅读,这就导致历史阅读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体系,成为限制阅读课程发展的障碍。
3.历史阅读课程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历史阅读课程开展的时间较短,教师和研究者缺乏教学经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对历史阅读课程教学方法尚处于探索过程中,这就导致部分教师不能合理把控历史课程阅读节奏,严重限制了历史教学方法的发展。同時,学校在历史阅读课程管理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措施,也就不能为阅读课程发展提供支持。
三、素质教育中的历史阅读阐释分析
1.素质教育中的历史阅读阐释
素质教育中的历史课程是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及阅读能力发展要求设置的内容,在基本教学过程中,教科书也提出了关于阅读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要接受阅读课老师的指点,以便更好地学习。可以看出,阅读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分析以及自我阅读等能力,教师在阅读课程中主要职责就是辅导学生,学生在阅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2.素质教育中的历史阅读课程设置意义
素质教育中的历史课程对于加强学生的实践与学习能力都很关键,另外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开展历史阅读课程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其意义体现在:第一,历史阅读教学是学生形成历史认知观的重要窗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的思考历史问题,并且在思维中建立符合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体系;第二,历史阅读课程突破了传统以语文阅读为主的教学体系,为我国教学提供新的突破口,让学生借助历史课程机会掌握阅读技巧,成为具备历史人文分析能力的个体,并且根据个人历史认知观进行分析相关问题。
四、素质教育中历史阅读的应用分析
在历史阅读课程教育中,需要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并且按照历史阅读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提供完善的历史阅读教学体系,具体内容包括:
1.精选阅读内容,精炼阅读材料
在历史阅读课程中,首先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合理的搭配阅读教材,能够精炼阅读材料;第二,实用性是阅读教材的一大特点,阅读教材的难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同时要着重讲解教材中问题比较多、没有说透的内容,为学生明确阅读对象提供帮助,合理地开列适合各个时期历史教学需求;第三,阅读教材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在教学材料中涵盖其他内容特征,从而能够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2.优化阅读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历史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能力。历史阅读教学需要积极引用先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其中,一方面要加强历史阅读课程方法研究,学校应为专业历史阅读课程教师提供学习机会,能够引进新的教学思想,提升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借助互联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够在互联网收集各种教学案例,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接受课程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J]. 中国高等教育. 2004(05)
[2]张念利.论吕思勉通史撰述中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S1)
作者简介:
刘慧敏(1985- ),女,安徽临泉人,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学原理。
韩婷(1992-),女,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2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