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变革中的地理教育发展趋势

2017-02-27毛广雄景荣

地理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研学课程标准旅行

毛广雄+景荣

摘要:本文从核心素养落实与地理教育的关联、新技术与地理教育融合、研学旅行对地理教育的影响三方面,论述了变革中的地理教育发展趋势。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技术;研学旅行;地理教育;发展趋势

2017年,将有几件与中学地理教育关联度较大的事件。如以核心素养为特色的新课程标准颁布与实施、互联网+及技术融合的深入应用和研学旅行的推进。这些事件或方向,将对未来中学地理教育的诸多方面带来长远的影响。

一、核心素养落实与地理教育的关联

2017年,最新一轮修订后的国家课程标准将进入实施阶段。可以预见,在2017年,与地理教师关联度最大的事,一定是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培训、研讨和实施。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发布、教材修订、课堂教学、考试与教育评价均会成为国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学研究室工作的核心内容。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专业学术期刊、学科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其它网络社群,将在新一轮课改中起到主要的传播渠道作用。各级各类的主题教育研讨会以及近年兴起的网络教研将成为教师集中交流的主要平台。

本轮新课程标准修订最大特点是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提出各学科在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发挥最核心的作用。其中地理学科分担了四个最核心的学科素养,即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不容忽视。在学习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和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忌讳在于,简单按照原地理学科单列的思维进行学习和应用,建议特别注意五个维度的突破:一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理解课程标准,设计新的课程教学方案,开放与融合是未来学习的发展趋势;二是将地理作为工具服务于其它学科,特别是与历史、生物、政治等学科的多维联系,只有工具化的学科才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三是积极开展现象教学,基于真实的社会与自然现象,设计教学主题和学习项目,能更好地将多学科工具融入学习,打通学科壁垒;四是主动在研学旅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都离不开地理学科的支撑;五是形成学科特色的校本实践活动课程,如主题地图大赛、天文观测、野外考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地理制作、地理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会将地理的独特魅力展现给学生,还会有大量的成果输出,容易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育人方面将发挥长效作用。

笔者2001年参加工作,正是前一轮新课改开始实施的年份,算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实施周期。期间经历过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如参加新教师培训、地市组织的新课程标准解读培训、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自行购买了《新课程标准解读》等教学参考用书。然而以笔者的经历看,对于个人成长作用最大的,并不是传统官方的培训渠道。这些年,互联网通讯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先后经历了主题网站、论坛、 博客、QQ群、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这些通讯方式,在教师进行新知学习、教研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网成了教师工作之余占用时间最多的生活方式。相对于行政手段组织的现场培训,网络新颖的教研和培训既能节约时间,也方便教师随时随地学习。网络自发的教研社群近些年越来越活跃,甚至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参与支持,学习效率高、平台口碑好、实施成本低,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新课程标准实施计划,特别是国培实施计划时,高效利用新平台和互联网思维组织开展工作。在育人的事情上,没有官方和民间的说法,只有是否更有益于公民培养。民间的尝试,某种程度上为教育行政部门试出了高效的行动方向。

当然,在此轮新课程标准实施中,还要特别警惕以考试评价为导向的实用主义者代表,他们依然会因为地理学科是否要参加高考和怎么考的理由,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中成为最大的阻力。

二、新技術与地理教育的融合

各种新技术快速发展,不仅在社会运转的各个方面高度融合,与教育的链接也越来越频繁,这是当下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互联网+的理念在教育行业中的渗透、商业资本领域对教育市场的觊觎、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各种信息化项目推进、教师群体自发的创新应用,成为当下教育中除国家主导的课程改革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地理教育中必须重视的一部分。2017年,技术领域与地理学科教育发生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考试评价、个人发展、教师交流、继续教育不同方向会有不同的侧重表现。

课堂教学方面,一直是信息技术装备应用的主阵地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经历了不断升级的多媒体设备,从简单投影到交互式电子白板,再到一体机平板,双屏和多屏的未来教室,平板教室,可谓层出不穷。接下来,又会有哪些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和新应用进入课堂教学?笔者推测,2017年最可能会快速增长的新设备,在较发达的城市将会是AR(增强现实)设备。相对于VR(虚拟现实),AR的开发成本要低许多,但是能承载的信息比传统教具更丰富,操作也十分简单,配合平板、手机使用非常方便,未来AR技术将大规模地应用到课堂教学,特别是探究性学习领域。在更多普通中学,平板大屏一体机替代交互式白板,虽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但是技术装备领域一直走在推陈出新怪圈中,一定会继续在教育行政主导下成为热门的教室改造的另一个趋势,部分地区会从传统的多媒体直接跳到平板一体机装备的教室。从以往来观察看,不管是配置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是平板大屏一体机,教师都是简单地使用了其显示的功能,如果要挖掘此设备的价值,应该在“交互”功能上大做文章,特别是对于地理教学,有大量的图像系统,在图像叠加、读图、绘图等方面会非常有效。在中国7亿网民中,近90%更频繁地是使用手机设备上网,但是目前仅有少量学校允许学生带手机。智能手机需要学校管理者更理性地看待其功能,越来越多拥有支持BYOD(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理念的学校,将会允许学生自带平板或手机用于课堂学习。智能通讯设备绝不是洪水猛兽,BYOD更多是看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水平。期待2017年,在BYOD领域会有新的突破。从课堂教学模式看,微课视频经过前几年推广,微课资源已经极大地丰富,部分学校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走出扎实探索之路,但是最大限制一直是资源的存储和获取技术以及学生的时间投入。据推测,2017年将会成为视频直播课堂大规模爆发的元年,伴随直播课堂还将出现双师课堂、跨区合作教学等实践。

课外学习方面,从大量的教辅机构可以看到,目前学科辅导是教育市场最大的刚需市场,2016年双十二这一天,沪江平台一天的网络课程成交量达到1.02亿元,相对于2015年的4 000多万元,翻了1.5倍。沪江平台级的战略已经构建了一个百亿元估价的互联网教育生态群落,在未来教辅领域将会成为类似于淘宝天猫商城的效应。普通教师利用沪江CCtalk,就可以便捷地开设自己的网络课堂,目前已有部分教师通过此平台,为学生免费开设辅导课堂。笔者也通过CCtalk,与央视国际频道的施文静记者合作开设了一门《看世界游中国》的公益课程,最多的时候有4 000多名学生在线听课。更有常州市北郊小学的徐青校长,利用CCtalk为学生组织了30多门选修网络课程,供全校学生课后选修,也引来央视记者的关注。全国有近200所思源学校,2016年开启了互联网+的教育应用,构筑教师网络培训及学生直播课堂,大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互联网课堂的学习。互联网+教育已经不再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悄然走进千家万户。对于有课堂教学阵地的地理教师,升级摄像头与麦克风,就能将自己平时的教学转换为在线录像,学生在有智能设备的前提下,随时随地均可跨平台学习。课外学习成为2016互联网+教育最活跃的内容,2017年也许将会是“网师”大规模爆发的元年。

三、推进研学旅行对地理教育的影响

2013年2月2日,《国民休闲旅游纲要》中明确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并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

2014年8月21日《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规范中小学生集体出国旅行。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

2014年7月14日《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该“指南”对举办者安排活动的教学主题、内容安排、合作机构选择、合同订立、行程安排、行前培训、安全保障等内容提出指导意见,特别在操作性方面,规范了带队教师人数、教学内容占比、协议规定事项、行前培训等具体内容,为整个行业活动划定了基本标准和规则。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在此意见中,特别强调了五方面的核心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从一系列国家政策出台的路径可以看出,研学旅行已经从促进旅游业发展,转换为一个重视国民综合素养教育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国家11部门联合发布的《意见》回答了基础教育界很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举例如下。

课时从哪里来?《意见》指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尽量避开旅游高峰期。”

各年级研学课程分别侧重什么?“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教育部将建设研学旅行网站,促进基地课程和学校师生间有效对接。”

谁来组织研学旅行?“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要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员,也可吸收少数家长作为志愿者,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学校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

综合各方面信息不难看出,在中学四个年级的研学旅行课程研发与实施过程中,学校树立全面的课程意识,打破“学术类”课程的藩篱,使学生的学习从教室走向社会、走向更大的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地理学科在此过程中会起到比较核心的作用,将从边缘走向核心。

参考文献:

[1]廖三红.建立搜索引擎,激活惰性知识,提高学习效率[J].地理教育,2016(1):9-10.

[2]蓝小莲.高中地理学科网络共享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地理教育,2016(5):45-46.

猜你喜欢

研学课程标准旅行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