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濮阳市苜蓿生产经营及应用状况调研报告

2017-02-27王冠杰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5期
关键词:濮阳市饲草苜蓿

王冠杰

(濮阳市饲草饲料站,河南濮阳457000)

濮阳市苜蓿生产经营及应用状况调研报告

王冠杰

(濮阳市饲草饲料站,河南濮阳457000)

为进一步做好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分析饲草加工企业和养殖场(户)开发利用秸秆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充分发挥饲草饲料资源在保障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 濮阳市秸秆养畜基本情况

濮阳市位于冀鲁豫交界处,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为开展秸秆养畜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几年来,濮阳市依靠科技进步,政策扶持,大力推广秸秆养畜新技术,延伸养殖链条,打造“秸秆过腹还田”、“牛粪种植食用菌”等生态养殖模式,构建畜牧业生态循环体系,促进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1.1 规模饲养集中化

对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16个养殖场和小区进行调研,其中存栏百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4个,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和肉牛养殖场12个。

1.2 经营模式多元化

1.2.1 集中经营

如台前县后方乡东王坊奶牛养殖小区,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农户集中发展,目前已入住奶牛养殖户12户,存栏奶牛187头。

1.2.2 股份经营

如濮阳县龙盛绿色奶业有限公司由几方合资兴办,建成青贮池2个、挤奶大厅1个。

1.2.3 独资经营

如南乐县凤翔奶牛养殖场,由个人投资兴办,建成青贮池2个。

1.2.4 技术合作经营

如台前县绿源畜牧开发实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奶牛中心合作,建立了濮阳市第一家奶牛胚胎移植中心,现已成功移植奶牛670余头,产下纯种荷斯坦奶牛380头。

2 濮阳市苜蓿种植发展现状

濮阳市的苜蓿种植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停滞—酝酿—飞跃”五个阶段。1999年到2004年为发展阶段,各县(区)大力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苜蓿种植面积达到了上万亩。2005年到2008年为停滞期,由于受政策、市场等方面的因素,苜蓿种植面积大幅下降。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专家学者大力呼吁要发展苜蓿产业,全社会意识到苜蓿在提高奶牛单产和品质中的重要性,苜蓿发展进入了酝酿期。2012年河南省实施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和国家振兴奶业苜蓿行动,为苜蓿发展带来契机,苜蓿产业即将进入飞跃期。

台前县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雪牛乳业有限公司咨询了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王成章,王教授就种植前的土地整理、苜蓿品种、底肥成分、施肥量和种植时的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方式等技术环节做了详细指导。推荐美国的WL343HQ苜蓿品种,每亩底肥磷酸氢二铵30 kg,每亩播种量1.75 kg,条播行距13 cm,播种深度3 cm;购买了美国进口的麦赛福格森品牌的牧草方捆打捆机、收割机和搂草机。

清丰县联合胜佳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租种了清丰县古城乡后张六村集体土地,已种植了经济林木杨树,行间距为8 m,株距为2 m。今年3月,公司从郑州华丰草业公司和省饲草饲料站购买了紫花苜蓿6010和WL343HQ两个品种,价格为每千克55元。播种前对土地进行了整理和施肥,每亩地施磷肥30 kg,钾肥30 kg,每亩播种量1.5 kg,行间距12~13 cm,种子掺沙土混合均匀后播种。这两个龙头企业种植带动了濮阳市优质牧草种植和开发利用工作快速发展。

3 濮阳市发展种植苜蓿有利条件

当前濮阳市畜牧业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也是苜蓿产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苜蓿产业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3.1 土壤肥力状况

土地基本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便于开发利用。濮阳市的土壤类型有潮土、风砂土和碱土3个土类,9个亚类,15个土属,62个土种。潮土为主要土壤,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7.2%,分布在除西北部黄河故道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潮土表层呈灰黄色,土层深厚,熟化程度较高,土体疏松,沙黏适中,耕性良好,保水保肥,酸碱适度,肥力较高,适合栽种多种作物,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风砂土有半固定风砂土和固定风砂土两个亚类,共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黄河故道,华龙区、清丰县和南乐县的西部。黄河滩区涉及濮阳县、范县、台前县。

3.2 制定苜蓿种植规划

濮阳市的目标和任务是2016年建设2个苜蓿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培育3个奶牛饲养苜蓿草种植产业典范。台前县雪牛、南乐县锦泰亨、范县昊星奶牛养殖场都是种草养畜相结合的企业,要增加苜蓿种植面积,进行饲喂对比试验,在全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到2020年,全市苜蓿种植面积争取达到3万亩,建设优质高产苜蓿示范区5个,培育苜蓿草品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为保证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制定三条措施。

3.2.1 加强领导,合理规划

成立苜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苜蓿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各县(区)要围绕奶业发展,制定苜蓿产业发展规划。濮阳市沿黄三县黄河滩区面积较大,尤其是台前、范县奶牛饲养量较大,要提高奶牛产量,必须种植苜蓿。清丰县西部阳邵、大屯、韩村等乡镇人均土地较多,且荒地、沙地较多,适合发展种草。

3.2.2 鼓励引导,示范带动

推进高产片区建设,重点支持田间灌溉设施设备、标准化种植,加大苜蓿生产机械购置和良种补贴支持力度。各县(区)要大力推广小规模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加大对奶牛场种植苜蓿和利用苜蓿型TMR饲粮的培训力度,逐步推动规模奶牛场的规模种植、装备机械、规范管理、科学利用,最终实现草畜互补互赢,良性循环。

3.2.3 抓好服务,强化科技支撑

重点是抓好生产销售信息服务、技术指导服务、草品消纳服务。为配合奶牛养殖和苜蓿种植,濮阳市专门成立以市饲草站等单位为技术依托的服务团,重点围绕品种选择、病虫害及杂草防治、田间管理等环节提供技术保障和培训服务。

3.3 政策环境与发展形势好

3.3.1 政策环境好

2012年2月,中央印发了“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启动实施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并给予了项目资金支持;2012年3月河南省千万吨奶跨越工程正式启动,要求大力发展苜蓿,这些都为苜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3.2 发展形势好

我们已进入了全社会高度关注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时代,为苜蓿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苜蓿比粮食有价格优势,而且国产苜蓿价格稳中有升,利润空间不断扩大,为苜蓿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3.3.3 资源条件好

濮阳市是苜蓿高产区,降雨量、气温、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苜蓿种植。濮阳市有黄河滩区,还有部分低产田、稀疏林地和果园可以用来种植苜蓿,为苜蓿种植提供了空间。濮阳市饲草站、农科院等单位为苜蓿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人才保障。

4 苜蓿应用现状

经调查,濮阳市共有15家中的9家规模奶牛场饲喂苜蓿草,平均每头奶牛每天2~3 kg。饲喂苜蓿草后,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量由18.7 kg提高到24.2 kg,每天多产奶5.5 kg,可提高牛奶品质,增进奶牛健康,节约精料。

5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5.1 苜蓿干草缺口大

因处在粮食主产区,人们的思想保守,主要以生产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主,以市场为主种植苜蓿买卖的很少。养殖场自己种植苜蓿时,存在承包土地困难,种植苜蓿的经验和技术缺乏,收割缺乏技术和机械等问题。苜蓿价格高,而且苜蓿干草紧缺。

5.2 资金紧张

养殖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资金紧张,融入资金的渠道少和融入资金困难,养殖业市场不稳定,从购入饲养到见效益,生产周期长,购买饲料的价格高,占用资金大,再加上购买设备需要的资金,造成了资金紧缺,周转困难,扩大规模没有资金。

6 加快濮阳市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1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一是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各乡镇进行技术指导、经验介绍,并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作用,印制科技小册子和宣传页,积极宣传饲草饲料的新技术,让农民学会了解并掌握新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

6.2 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饲草饲料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

6.3 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

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二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畜牧业。三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S816

B

1004-5090(2017)08-0005-02

2017-06-06)

猜你喜欢

濮阳市饲草苜蓿
苜蓿的种植技术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濮阳市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要造就一片草原
郑大文当选政协濮阳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苜蓿:天马的食粮
濮阳市
濮阳市乡镇人大作用发挥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