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处置
2017-02-27谢占虎何永东李世满赵小刚马建明
谢占虎,何永东,李世满,赵小刚,马建明
(1.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农牧渔业局洪广镇畜牧兽医站 750200;2.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农牧和科学技术局 751900;3.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农牧和科学技术局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51900)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处置
谢占虎1,何永东2,李世满2,赵小刚3,马建明2
(1.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农牧渔业局洪广镇畜牧兽医站750200;2.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农牧和科学技术局751900;3.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农牧和科学技术局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51900)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分娩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内排出,或称胎衣停滞。母牛产出胎儿后正常排出胎衣的时间为12 h之内。临床分为胎衣部分不下和胎衣全部不下两种。由于舍饲较多,缺乏运动,或饲养管理不当,或生殖道疾病等,发病率很高,约在8%~40%不等。因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即被淘汰,给奶牛繁殖及奶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重视和预防本病的发生。
母牛的胎盘组织结构紧密,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绒毛膜混合型,绒毛的分布聚集成子叶,故称子叶型胎盘。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联系比较紧密,胎盘是指尿膜绒毛膜和子宫黏膜发生联系所形成的构造。尿膜绒毛膜的绒毛部分为胎儿胎盘,子宫黏膜部分称为母体胎盘。胎儿的血管和子宫的血管各自分布到自己的胎盘上,并不直接相通。胎盘为母牛怀孕期间的暂时器官,是胎儿发育过程中与母体之间交换营养和排出废物的器官。胎儿出生后,在一定期间内,胎盘即胎衣将自动与子宫分离而排出体外。但因牛的胎儿胎盘的绒毛和母体胎盘的联系紧密,产生胎衣的排出较慢,容易发生胎衣不下。病因非常复杂,与多种生理病因、营养因素及产后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
1 发病原因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引起子宫收缩无力的原因有:奶牛消瘦、营养不良、饲料单一、钙、磷缺乏,维生素A、E等及矿物质不足;缺乏运动、母牛年岁过大或过度肥胖等可引起母牛子宫收缩无力。双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使子宫过度扩张,引发子宫收缩无力。产后疾病、胎膜炎症,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粘连;妊娠子宫感染或子宫的黏膜炎症,引起子宫黏膜与胎膜彼此粘连。绒毛水肿,常见于刚分娩不久的胎盘,母牛表现强烈的子宫收缩(强直性),子宫肉阜较长时间处于充血状态,使腺窝和绒毛发生水肿,因绒毛末端水肿被钳闭在腺窝中,造成胎衣停滞不下。幼畜吮乳能够刺激母牛催产素释放,加强子宫收缩,促进胎衣排出。如果新生小牛没有尽早哺乳,子宫收缩力也会受到影响。
2 症状及诊断
胎衣全部不下,即整个胎衣未排出来。胎儿胎盘的大部分与子宫黏膜连接,只有部分已分离的胎衣悬吊于阴门之外。这种情况较容易做出诊断。
胎衣部分不下,指大部分胎衣脱落悬垂于阴门外,只有一部分粘连在子宫母体胎盘上或大部分胎衣已脱落,只有极少部分停留在子宫内,外部没有表现,只能根据恶露排出时间延长,有臭味和排出胎衣碎片进行诊断。判断胎盘滞留多少及粘附程度,可将一只手伸进子宫颈口,将子宫颈口处坏死和已脱落的胎盘清理取出进行检查。
奶牛胎衣不下一般无全身症状。偶有举尾、弓腰、轻度努责及不安等不适姿势。悬于阴门外的胎衣和子宫内的胎衣经2~3 d腐败分解,气味恶臭,从阴门排出红褐色恶臭的黏液,混有腐败的胎衣碎片。少数母牛由于细菌感染,产生的毒素引起自体中毒,即出现全身症状,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退少至废绝,产奶量下降等。
3 治疗方法
3.1 药物治疗
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分离并消失,防止感染。具体方法为:垂体后叶素50~100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2 h后再注射1次。此药应尽早使用,最好在产后8~12 h内使用效果良好。分娩后超过24~48 h效果不佳。分娩后超过12 h胎衣不下可用催产素80~100单位注射,注后8 h仍不排出胎衣,再重复注射1次。10%浓盐水300~500 mL 1次静脉注射。将分娩时收集的羊水灌服300 mL,一般2~6 h可排出胎衣。6 h后未排出者再重复一次。用高渗盐水刺激子宫收缩,并可缩小胎儿胎盘,使之从母体胎盘上脱落下来。用5%~10%盐水300~500 mL,溶解金霉素1 g或土霉素2 g,温热后注入子宫腔内。
3.2 手术治疗,即胎衣剥离
原则是容易剥离则坚持剥离,不容易剥脱不可强剥,否则易造成母体子宫子叶损伤引起感染。胎衣剥离一般在产后18~24 h进行,不宜过早,否则易损伤或感染子宫。手术前先将母牛站立保定。将外阴部按常规消毒,助手将牛尾拉向一侧,把10%盐水500 mL注入子宫内。剥离时,左手握住外露的胎衣,右手顺到阴道内伸入子宫中,寻到子宫叶,有顺序地剥离,由近至远,逐个逐圈进行,先用拇指伸入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之间,先抠开一点进行剥离,逐个将它们分开。当剥到子宫角尖端时比较困难,先轻拉胎衣,使子宫角尖端内翻,将手伸向前下方迅速抓住尚未剥夺离的胎盘进行剥离。全部剥完之后,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之后引出。最后将抗生素,如土霉素或氯霉素或金霉素等,溶于200~300 mL生理盐水中灌入子宫内消炎,隔日1次,直至子宫内分泌物清净,不再流淌。如果有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可用青霉素960万单位,链霉素600万单位,注射用水80 mL稀释,一次性肌肉注射,1 d两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4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母牛营养平衡,日粮中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补充钙盐、维生素E、A、D,微量元素硒等,冬季可直接服用鱼肝油。配种前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炎。注重产前产后护理,怀孕期间适当增加运动,每天舍外运动应不少于4 h。对于有过胎衣停滞史及体质弱、高胎次、高产奶牛,可开产前1周及产后补充糖、钙。在预产期前4~5 d和15 d时,各肌肉注射一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针剂,每次5 mL。经产牛产后补钙和糖。分娩后6~8 h胎衣未排出时,可注射垂体后叶素,有利于胎衣排出。母牛分娩时注意收集羊水,放荫凉处备用,有促进胎衣排出的作用。分娩后的1 h之内,尽量与新生牛犊放在一起,早吮乳有促进胎衣排出的作用。
5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多数病牛经1个月左右胎衣腐败分解,自行排尽。胎衣不下可使产奶量下降,并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等,子宫复旧延长,导致以后的不孕,应及时进行治疗。
S858.23
: B
: 1005-2739(2017)05-0046-02
2017-07-01
谢占虎(1986-),男,本科,助理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