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源反馈法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7-02-27刘丽丽张喜维

护理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护士评估专业

刘丽丽,张喜维



多源反馈法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刘丽丽,张喜维

主要综述了多源反馈法的起源、发展,以及在医学领域及国内外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多源反馈法;自我评价;360°评估反馈法;多渠道反馈法;绩效评估;培训;护理管理

多源反馈法(multisource feedback,MSF),又叫多渠道反馈法或360°评估反馈法,是相关工作者就工作表现收集反馈信息的一种方法[1]。工作的相关者包括被上级、同事、内部客户、下属、自我等组织内的人,有时也包括客户、供应商等组织外的人。自我评价也是多源反馈法中重要的一部分,用以发现自评和他评之间的差异。多源反馈法是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者的自我意识[2],改善团队绩效[3],建立管理者与上级、人力资源部之间的沟通桥梁[4]。多源反馈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绩效评估、人员培训、人才管理和接班人计划中[5]。本研究就多源反馈法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1 多源反馈法的起源及发展

多源反馈法是伴随着欧美国家经验管理的精细化以及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而发展起来的[1]。20世纪70年代,多源反馈法开始应用于管理实践[6],并且影响越来越广泛。Ilgen等[7]将多源反馈法的内容来源明确地分为3个体系,第一体系是来自包括上级、同事、直接下属、内部客户等在内的直接接触人群的评价;第二体系是来自工作环境的反馈包括工作本身及其追加反馈;第三体系是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这种划分为多源反馈法的实施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指引。哈佛大学McClelland[8]于1973年提出的胜任力的概念为多源反馈法的评估反馈内容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多源反馈法的评价结果是基于心理学的真分数理论[9],多人评价结果的平均值会越来越接近真实值,使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起初,多源反馈法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使用;后来发展到教育领域,如维也纳工业大学将其应用于博士教育项目中[10]。目前,多源反馈法在线工具或系统已成功开发[11]。美国大学斯科普里学院(University American College Skopje,UACS)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专业的老师将自评表、同行评价表、院长评价表、教务主任、同学等10个评估表应用电子数据库形式关联起来去评估大学老师,共填写了353 000份问卷,电子数据库的使用为数据处理节省了大量时间[12]。

2 多源反馈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在北美,多源反馈法从1993年就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人员的评估中[13-14]。英国于1999年将多源反馈法作为培训证据记录于医生档案中[15]。目前,多源反馈法已应用于医学教育评价、助理医师的培训、医师评价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Massagli等[16]根据研究生教育委员会所制定的胜任力标准编制了12个条目的多源反馈表,并在研究生医生结束康复医学轮转之后对护士、卫生工作人员及学生本人进行调查,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该量表可以从康复科工作人员获得对于轮转医生行为的稳定评估。还有研究将其应用于评估硕士内科住院医师沟通及社交能力[17]、不同专业的协作能力[18]。Lelliott等[19]为评估心理助理医生的发展及心理学特质编制了人格判断的多源评估表用于沟通、服务可得性、情绪智力、决策、与相关者的关系等内容,共包括8个维度和46个条目;其中不同的人群需要填写的内容也不同,病人需要填写17个条目,自评和同事评价需要填写第1个维度~第6个维度的内容,内部一致性良好,表明多源评估表用于测评多专业团队的心理学特质具有可行性。还有研究将其应用于评价内科住院医师[20]、麻醉助理医师[21]的专业能力、医疗道德、沟通能力等方面。Mackillop等[22]运用改良德尔菲技术设计了适用于全体英国职业医生的多源反馈工具,该问卷包括10个条目,其中第10个条目为开发性问题,结果表明该工具对于大多数职业医生具有可行性。Tumerman等[23]将其应用于提升门诊医疗团队的凝聚力及医生领导型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多源反馈法在国外护理中的应用

3.1 多源反馈法在国外护理教育方面的应用 在国外,多源反馈法在护理教育中主要应用于评估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和护理教师的授课能力。

3.1.1 多源反馈法在护理专业学生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Hemalatha等[24]研究者将多源反馈法应用于评估护理毕业生的核心能力中,反馈来源于注册护士评价、病人、同行评价和自评,评估工具包括4个量表,注册护士和病人评价表包括4个维度(对人的评估、专业护理实践、治疗性沟通和人际关系、专业和伦理构架),分别是21个和20个条目;自评和同行评价表包括9个胜任力维度(除上述4方面,还包括知识的应用、治疗协作实践、护理服务管理、研究应用和专业进展),共40个条目;评估结果显示自评和同行评价评分高于注册护士评分和病人评分。通过多源反馈法的使用可以将来自多方面的观点带入实习学生评估系统,评估重点也可以涉及更多方面。Pazargadi等[25]的一项定性描述性研究表明,多源反馈法在护理专业学生的评估中确实会产生很多积极的方式,但在实施开始前要进行严密的准备。Asmara等[26]的一项评价研究表明,多源反馈法可以有效地评估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行为。一项横断面描述性研究中将病人家属也纳入评估者中,结果发现多源反馈法减少了同学较传统方法对评价结果的抱怨[27]。

3.1.2 多源反馈法在护理教师授课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De Stephano等[28]在一项实验性研究中将多源反馈法应用于护理教育者培训项目中。2009年,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和护理学院以及卫生伙伴基于格鲁吉亚的护理专业还未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现状联合开展国际发展伙伴计划,其目的是拓展护士角色,提升专业远见,发展护理领导者。该项目通过对15名医务人员进行护理专业知识(成人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急救护理)、教学策略、护理管理及领导力的培训,使其成为护理教育者。该项目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为期4个月的培训,第二部分将15人分为4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护理专业授课。该项目选择了Mogan等[29]于1983年编制的护理临床教学效果调查表(Nursing Clin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ventory)作为自评(包括培训开始前)、同行评价、同学(授课满12时后)及项目管理者的评估工具,该量表包括教学能力、护理专业能力、护理评估能力、人际关系和特征5个维度和48个条目。评价结果反馈给培训者和项目管理者,并要求培训者选择3个需要提升的方面。在本项目中还对所有培训者的授课内容进行了录像,并在授课全部结束后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改良版护理同行观测量表(Nursing Peer Observation Scale)进行录像评估,该量表包括内容组织性和沟通技巧2个维度和17个条目。反馈结果中,学生给出的反馈评分比较高;同行评价结果中,如果出现较低反馈结果时,培训者会产生不公平感;项目管理者和录像评估评分最低,培训者对此无不公平感,因为这两种反馈结果可以使培训者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该项目表明多源反馈法在格鲁吉亚护理教育者培训中具有可行性。

3.2 多源反馈法在国外护理管理方面的研究

3.2.1 多源反馈法在国外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Llaparodriguez 等[30]一项描述性横断面研究中,将多源反馈法用于护士领导力的评估中,该研究使用两种问卷进行评估,护工和相关技术人员使用相同量表,护理管理者和护士自评使用相同量表,均包括沟通能力、支撑环境的形成、行为榜样和管理风格4个维度和24个条目,结果发现沟通维度护工和专业技术人员评分低于护士自评,支撑环境维度评分低于一般调查水平。通过多源反馈法的使用可以使医院加深对护理服务的理解,评估领导者需要改变的组织行为。McSherry等[31]的一项描述性定性研究中,采用360°半结构访谈方式调查顾问护士在医疗机构内所产生的可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接受角色作用方面,护士顾问需要通过雇佣和支持员工提升沟通和期望阐述的意识,护士顾问的持续成功和用人单位在执行和评估中采用更为结构化的方面有密切的关系。Avery等[32]多源反馈法应用于糖尿病顾问护士的5项胜任力调查中,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研究结果显示顾问护士自评低于其他反馈评价,这可能是由于顾问护士对自身的期望高于同事,且在地区和国家范围内作为一个新兴职业赋予更大的作用等原因造成的,结果中还表明,顾问护士缺乏自我领导能力。James编制了当代的首个使用于护士评估的多源评估反馈表,并且在其他医疗机构中使用也表现出较好的信效度[33]。有研究将多源反馈法应用于临床护士进行上级和自我评价,结果发现通过该方法可发现适合于该职位的胜任特征,该方法不适合应用于晋升和薪金的增长,更适合作为记录因素及进行自我提升[34]。

3.2.2 多源反馈法在国外护士长及临床护理专家管理中的应用 Sikes等[35]将其应用于提升不同专业间的协作,结果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和发展护士长的变革型领导力,护士长可以接收到护士反馈的消息,并且更好地了解护士的需求。Garbett等[36]将多源反馈法应用于一项为期5年的多中心行为研究以帮助临床护理专家的理解及发展,从英国的6个医疗中心招募了32位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反馈来源包括自评、实践观测评价、病人评价、同行定性评价。自评采用Manley等[37]编制的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护理专家属性循证模型进行定性分析,有研究中的反馈结果未采取匿名的形式,研究者将定性数据收集结果作为参考提供给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将通过分析后可能采用的方法及对他们的实际理解所产生的影响提供给研究者。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哪些方法在针对哪些情况下有效,结果表明这种数据收集方法可以提高研究对象有效地发现对自己行为的理解,但反馈结果的细节化、具体化有难度。多源反馈法定性方法有助于确认事实及批评,帮助参与者与同事建立一个更为开放的关系。

4 多源反馈法在国内护理的应用

多源反馈法于2005年开始出现并应用于国内的护理领域[38-39],目前主要应用于护理教育方面和护理管理方面。

4.1 多源反馈法在国内护理教育方面的应用 在护理教育方面,多源反馈法主要应用于临床护理教育方面如护理实习生评估、带教老师遴选中。

4.1.1 多源反馈法在国内护理专业学生评价中的应用 陆静波等[40]将多源反馈法应用于实习护士的临床教学中,护士长(护士长助理/组长)、带教老师、同学、病人(护生护理服务≥7 d以上的住院病人)或病人家属以及实习护生本人使用经过自制的量表(护理品德、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护理能力及护理服务)进行2轮测评,多源反馈法的使用可以帮助临床带教老师获得比较客观的评价资料,帮助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薛平等[41]的研究中,若评价源和护生本人的评价结果明显不一致时,带教教师、护士长与护生进行开放式的沟通,促进护生从他人评价中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不足,促进护生的自我发展。李雁平等[42]将多源反馈法应用于高职护理实习生的考核中,结果发现自评及同行评价高于临床教师,病人/家属、医生的对实习生的专科护理技术和健康教育评分偏低。多源反馈法有助于临床教师获得比较客观的评价资料,帮助学生得到相对全面的反馈信息。韩卫丽[43]的研究发现多源反馈法有助于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全面提高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汤菊萍等[44]的研究发现多源反馈法可以增强护生团队间的凝聚力,提高协作能力。

4.1.2 多源反馈法在国内护理教师评价中的应用 张玲等[45]将多源反馈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选拔中,评估源包括自评、同事评价、上级评价(护理部教学组、护士长、教学组长评价)及护生评价,评估内容包括教学态度、理论知识、沟通协调能力等16项内容和护理部综合操作考核,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得分较高,通过多源反馈法的应用可以使管理者发现教学培训的方向,提升护士的积极性,促进带教的规范化。顾正凤等[46]研究将多源反馈法应用于急诊带教老师的考评中,结果发现对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提高带教质量有明显效果。

4.2 多源反馈法在国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在护理管理中,主要应用于护士绩效考核、护士长绩效考核等方面,尤其是在护士绩效考核中,已经有多篇研究。陈肖敏等[47]将多源反馈法应用于手术室护士绩效分阶段反馈评价体系中,有研究中根据护士工作年限和核心能力的岗位职责将护士分为4级,在分级基础上进行多源反馈法。有研究采用Loma Linda医学中心护理评估表[48]中文修改版进行护士间的评估,量表包括同事间评估表和各级护士评估表(护士自评和上级评价),护生、医生和病人评价采用满意率的方式。结果多源反馈法可以帮助护士发现自己的强项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将多源反馈法评价结果与个人发展计划的制订结合起来,更有助于护士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和晓美[39]将多源反馈法应用于一线护士的绩效考核,该研究中给不同的评估源设置不同的权重系数,结果多源反馈法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1]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MSF:人才管理的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

[2] Toegel G,Conger JA.360-degree assessment:time for reinven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2003,2(3):297-311.

[3] Goleman D,Boyatzis R.So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biology of leadership[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86(9):74-81.

[4] Cheung GSY.Introducing a 360 degre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J].Strategic Change,1999,8(2):111.

[5] Nowack KM.360 feedback:from insight to improvement[J].Public Manager,2015,44:20-23.

[6] Ghozeil S.Multisource evaluation[J].Academic Medicine,1977,52(3):230.

[7] Ilgen DR,Fisher CD,Taylor MS.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feedback on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9,64(4):349.

[8] McClelland 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 Psychol,1973,28(1):1-14.

[9] 吴三清,杨杰,凌文辁.360度评价实践理性刍议[J].思想战线,2003,29(3):31-34.

[10] Maríadel Carmen Calatrava Moreno.A 360-degree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doctoral programs[C].2014 IEEE Glob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ference(EDUCON).Istanbul:Bogazici University,2014:850-853.

[11] Dion KW.System,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for implementing a 360 degree critical evaluator:US20090089154[EB/OL].[2015-09-12].http://www.freepatentsonline.com/y2009/0089154.html.

[12] Pachovski V,Ivanovski Z,Blazevska E,etal.E-system for 360 degree instructor’s evaluation[C].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Informa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CIIT 2014.Macedonia:Cyril and Methodius University of Skopje,2014:1.

[13] Ramsey PG,Wenrich MD,Carline JD,etal.Use of peer ratings to evaluate physician performance[J].JAMA,1993,269(13):1655-1660.

[14] Wenrich MD,Carline JD,Giles LM,etal.Ratings of the performances of practicing internists by hospital-based registered nurses[J].Academic Medicine,1993,68(9):680-687.

[15] Thomas PA,Gebo KA,Hellmann DB.A pilot study of peer review in residency training[J].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1999,14(9):551-554.

[16] Massagli TL,Carline JD.Reliability of a 360-degree evaluation to assess resident competence[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2007,86(10):845-852.

[17] Tariq M,Boulet J,Motiwala A,etal.A 360-degree evalu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of medicine resident physicians in Pakistan[J].Education for Health Change in Learning & Practice,2014,27(3):269-276.

[18] Hayward MF,Curran V,Curtis B,etal.Reliability of the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or Assessment Rubric(ICAR)in Multi Source Feedback(MSF)with post-graduate medical residents[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4,14(1):1-9.

[19] Lelliott P,Williams R,Mears A,etal.Questionnaires for 360-degree assessment of consultant psychiatrists: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J].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8,193(2):156-160.

[20] Musick DW,McDowell SM,Clark N,etal.Pilot study of a 360-degree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residency program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2003,82(5):394-402.

[21] Meng L,Metro DG,Patel RM.Evaluating professionalism and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implementing a 360-degree evaluation instrument in an anesthesiology residency program[J].Journa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2009,1(2):216-220.

[22] Mackillop LH,Crossley J,Vivekananda-Schmidt P,etal.A single generic multi-source feedback tool for revalidation of all UK career-grade doctors:does one size fit all?[J].Medical Teacher,2011,33(2):e75-e83.

[23] Tumerman M,Carlson LM.Increasing medical team cohesion and leadership behaviors using a 360-degree evaluation process[J].Wmj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tate Medical Society of Wisconsin,2012,111(1):33-37.

[24] Hemalatha R,Shakuntala BS.Using multiple assessors to evaluate core competencies of nursing students:a 360° evaluation approach[J].Nitte University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2013,3(3):13-17.

[25] Pazargadi M,Ashktorab T,Khosravi S.Multi-rater evaluation in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instructors experiences and viewpoints[J].Journal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ealth Sciences,2012,1(2):102-111.

[26] Asmara FY,Santoso A.The effectivity of multi source feedback(MSF)to assess professional behaviourmn of nursing students:an evaluation study[J].Nurse Media Journal of Nursing,2015,5(2):101-108.

[27] Sadeghi T,Loripoor M.Usefulness of 360 degree evaluation in evaluating nursing students in Iran[J].Korean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2016,28(2):195-200.

[28] De Stephano CC,Crawford KA,Jashi M,etal.Providing 360-degree multisource feedback to nurse educators in the country of Georgia:a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acceptability[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014,45(6):1-7.

[29] Mogan J,Knox J.Students’perceptions of clinical teaching[J].Nurs Pap,1983,15(3):4-20.

[30] Llaparodriguez EO,Oliveira JK,Lopes ND,etal.Nurses leadership evaluation by nursing aides and technicians according to the 360-degree feedback method[J].Revista Gaúcha De Enfermagem,2016,36(4):29-36.

[31] McSherry R,Mudd D,Campbell S.Evaluating the perceived role of the nurse consultant through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7,16(11):2066-2080.

[32] Avery L,Butler J.An 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diabetes nurse consultants in the UK[J].Journal of Diabetes Nursing,2008,12(2):58-63.

[33] Ramkumar A,Priya PS.Superior and self 360 degree appraisal in case of staff nurse[J].Zeni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Research,2013,3(6):152-161.

[34] Crossley JGM.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trustworthy multisource feedback instrument to support nurse appraisals[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s,2015,35(2):91-98.

[35] Sikes D,Jestes E,Leclair-Smith C,etal.Using a 360° feedback evaluation to enhance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J].Nurse Leader,2015,13(4):64-69.

[36] Garbett R,Hardy S,Manley K,etal.Developing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360-degree feedback to aid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expertise[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07,15(3):342-347.

[37] Manley K,McCormack B.Exploring expert practice[D].London:Royal College of Nursing,1997:1.

[38] 韩蔚.360度绩效反馈法在护士长考评中的效用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35(10):727-729.

[39] 杨辉,王爱琴.正确运用360度考核工具改善护理组织绩效[J].护理研究,2005,19(10B):2713-2714.

[40] 陆静波,沈永红.360度反馈评价在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19(6A):67-69.

[41] 薛平,刘亚芳,于淑梅,等.360度考核法对临床实习护生评价的效用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21):53-55.

[42] 李雁平,金凤娟,高洁,等.360度反馈评价法在高职护理实习生考核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2):931-934.

[43] 韩卫丽.360度评估法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实践及成效[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4):69-72.

[44] 汤菊萍,顾利慧.全方位考核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2):2232-2233.

[45] 张玲,罗萍,刘洪涛,等.360度绩效考评法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选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1(2):115-117.

[46] 顾正凤,倪惠琴,胡清.“360度考核法”在急诊带教师资考评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11A):2959-2960.

[47] 陈肖敏,盛洁华,童彬,等.分阶段360度绩效反馈护士评价体系在手术室的构建和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74-1076.

[48] 王菊香,叶志弘.我院护士工作评估体系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52-453.

[49] 和晓美.360°反馈评价在临床一线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与效果[D].济南:山东大学,2014:1.

(本文编辑苏琳)

Research progress on application of multi source feedback in nursing

Liu Lili,Zhang Xiwei
(Beijing Luhe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1149 China)

北京市通州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KJ2016CX037-18。

刘丽丽,硕士研究生,单位: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张喜维(通讯作者)单位: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R197.32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5.003

1009-6493(2017)15-1801-04

2016-09-19;

2017-02-27)

引用信息 刘丽丽,张喜维.多源反馈法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15):1801-1804.

猜你喜欢

护士评估专业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