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万花筒
2017-02-27
运动产生的乳酸有助于防癌
大家都知道运动能降低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可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运动时,肌肉会把葡萄糖转化为能量,代谢过程中产生中间产物——乳酸。当肌肉缺氧时,乳酸会在体内形成并堆积。健康机体会回收利用乳酸,让它为大脑、肌肉和脏器提供能量,而癌症患者的乳酸回收利用系统则出了故障。
摘自《解放日报》
经常穿高跟鞋、尖头鞋,过分人为挤压,容易使脚拇指过分外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李大刚建议,预防“外翻”,走路要提起重心来,通过脚趾用力踏出的力量,让足部的横拱肌得到锻炼。另外,在步行的过程中要注意规避重心偏移,避免重量聚集在大拇指处。
摘自《厦门晚报》
常食四种作料可护心
色彩丰富的作料富含类黄酮,这种化学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作料不仅可用于菜肴的调味,还能改善心脏健康。美国的研究者发现,添加作料的饮食有助于抵消高脂食物带来的负面影响。超重的男性在吃了含有肉桂、丁香和姜黄等作料的食物之后,体内的三酰甘油含量下降了30%,血液中抗氧化剂的活性提高了13%。研究发现,这些作料还能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美国“健康医疗指南”网站近日介绍了有益于心脏健康的5种作料。
1.肉桂 能降低血糖水平,减轻与多种慢性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有关的炎症。
2.姜黄 姜黄的主要成分是姜黄素,具有很强的抗炎功效,能起到预防癌症和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3.姜 生姜对心脏健康的好处体现在它能降低胆固醇。
4.大蒜 多项研究证实,食用大蒜能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每日服用大蒜提取物的人,可减少冠状动脉中80%的脂肪沉积量。
摘自《生命时报》 程 斌/文
吃出来的心血管疾病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相关会议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近半数因心血管病死亡者是吃出来的。
这项数据是通过分析1990—2012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相关数据,并对2015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进行回顾分析所得出的。该研究显示,坚果和蔬菜水果吃得少是人们死于心血管病首要的两个危险因素,分别促使11.6%和11.5%的心血管病患者死亡;其次是全谷物吃得不足,促使10.4%的心血管病患者死亡;吃得咸,则促使9%的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研究者指出,近半数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是可通过改善饮食来预防的。
摘自《中国循环杂志》
跑步1小时 延寿7小时
美国《心血管病研究进展》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跑步1小时可延寿7小时,即使跑的速度很慢或只是偶尔跑步,也有助于降低早亡风险,增加预期寿命。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坚持跑步有助于延长寿命,以平均每周跑步2小时计算,40年内花在跑步上的时间不到6个月,但寿命可能延长3.2年。
研究负责人李德哲表示,跑步能有效对抗诸多常见的早亡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等。跑步还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这是保持健康的最显著标志。
李悦康/文
四招击退口腔溃疡疼痛
口腔溃疡常常令人苦不堪言,推荐以下4个小窍门,以帮助我们减轻痛苦,加速疮口愈合。
1.阿司匹林(对该药物过敏者除外) 每日使用阿司匹林漱口2~3次,可有效减轻疼痛。
2.冰块 为了镇静止痛,可以直接把小冰块含在溃疡的位置,效果十分显著。
3.热盐水 建议口腔溃疡患者每日多次使用热盐水漱口。
4.淡盐水和小苏打 取一茶匙淡盐水、一茶匙小苏打,倒入120毫升清水中充分混合。每日用该溶液漱口4次,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有效避免疮口的感染恶化。
摘自“环球网” 郑 悦 赵怡蓁/文
昂首挺胸有助于治疗抑郁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员伊丽莎白·布罗德本特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对61名轻中度抑郁症确诊患者展开了姿势与抑郁症治疗效果关联研究。所有参试患者都有弓腰驼背的习惯。研究人员要求一半参试者坐直身体,另一半参试者保持自己习惯的自然坐姿。研究人员要求直立坐姿组参试者双肩保持平衡,肩胛骨自然下垂,后背直立,头部昂起。参试者尽量保持这一姿势,同时完成一项高压力心理测试——5分钟演讲,并被告知其演讲要接受评判。结果发现,与弓腰驼背组抑郁症患者相比,直立坐姿组患者在演讲中表现得更热情,表达得更清楚,演讲内容也更多。
布罗德本特博士表示,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姿势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可促进心理健康,改善抑郁症症状。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徐 澄/文
吃鱼油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康复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人员发现,适当食用鱼油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
研究人员对2002年前后的多项关于鱼油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了重新分析,其中共涉及了12000余名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显示,每日服用1克鱼油的心力衰竭患者,其住院率与死亡率都低于未服用鱼油的患者。
这项发表在美国《循环》杂志上的研究提醒,虽然现有的结果提示服用鱼油对心力衰竭患者有利,但具体剂量还应咨询医生,不要擅自服用。并且,目前并不推荐服用鱼油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摘自《生命时报》 李 翔/文
正常人不必多吸氧
最近一段时间,有部分制氧机厂商为了推销产品,对外宣传称,正常人多吸氧也能保健。真的是这样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出制氧机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吸氧对正常人具有保健作用,制氧机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处方每日使用的时间和流速来使用,从而降低适应证选择不当带来的风险。不适当的吸氧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摘自《北京晚报》 贾晓宏/文
芳香产品有损健康
日本花王公司曾做过一个调查,大多数购买洗涤用品的人,除了首先考虑“是否洗得干净”外,第二标准便是“香味是否好闻”。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最新研究发现,洗涤用品太香,会增加头痛的发生风险,并引发哮喘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调查,包含1098个随机数据。结果发现,16.7%的人闻到空气清新剂或者芳香类产品的气味后,选择尽快离开;33%的人报告,在接触常见的芳香产品(如空气清新剂、清洁产品、洗衣用品及个人护理产品)后,出现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哮喘、偏头痛、呼吸困难、头晕、皮疹、癫痫、恶心等。研究人员在美国进行了相同的研究,结果发现,34.7%的美国人在接触芳香产品后也产生健康问题。
研究人员解释称,芳香类产品会释放一系列化学物质,经他们检测,所有芳香类产品都会释放有害污染物,那些宣称绿色、有机、全天然的产品也一样。
研究人员建议,家中尽量不要使用空气清新剂,洗涤用品也尽量选择无香型并且要少去有芳香产品的场所。
摘自《生命时报》 王小宜/文
睡前多听小雨声
“粉红噪声”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噪声,主要分布在中低频段,包括瀑布声、小雨声等。近日,美国《人类神经科学前沿》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老年人睡前听听“粉红噪声”有助于改善记忆力。
新研究中,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学和睡眠问题专家菲利斯·泽博士及其研究小组选了13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参试者,并对他们睡眠时的脑电波进行了实时监控和分析。第一晚,研究人员在参试者进入深睡眠时播放“粉红噪声”。第二晚,研究人员在参试者入睡前播放“粉红噪声”,入睡后停止。参试者分别于睡前和醒后接受了记忆力测试。脑电波分析结果显示,参试者深度睡眠时脑电波活动比清醒时减缓九成。接受“粉红噪声”刺激时,大脑慢波数量增加,这表明其深度睡眠时间更长。记忆力测试结果显示,睡前听“粉红噪声”的参试者,记忆力提高幅度比未听者增加了3倍。
摘自《生命时报》 陈 希/文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运动时悠着点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活动时不要太猛,悠着点。
提举 不要提举超过4.5千克的物品或行李。拾取物品时,不要采用弯腰方式,这样会使后背与地面平行,对背部产生极大的牵拉力;从地面向上提举物品时,首先屈曲一侧膝关节着地,略微收腹以支持背部,呼气时提举或站立,不要屏住呼吸,要借助下肢力量站立起来。
携带 不要携带超过4.5千克的物品、行李或婴儿,携物时尽量将物品放于腰部水平靠近体侧。较重物品分装在不同袋子中,双手尽量分别携带相同重量的物品,使负荷平衡。
推和拉 当吸尘、清扫时,保持双足一前一后的分开站立姿势,面部朝向操作方,避免弯腰或扭腰,以摆动方式将重心从一足转移至另一足。
摘自《健康时报》 潘 琦/文
他汀类药物可减少静脉血栓
英国的研究者近日发现,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也有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效果。
为了评估他汀类药物与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相关性,研究人员搜索了几个知名的数据库,总共选取了36项相关研究,涉及约320万人的数据资料。在排除了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之后,研究者发现,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相比,使用他汀类的人,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对发病风险降低了15%~25%。
这项发表在《柳叶刀-血液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方面有一定作用。未来如能有更多的研究证实这一发现,就可以将他汀类药物的防血栓作用写入指南。但在此之前,请勿擅自服用他汀类药物。
摘自《生命时报》 张 淼/文
双眼皮贴不适合长期贴
很多单眼皮女性选择贴双眼皮贴,不过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皮肤科朱茗博士表示,市场上的眼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材料有塑料、纸、胶布、绢纱等,透气性有好有坏,有的甚至成分不明。眼睑皮肤又薄又脆弱,透气性较差的双眼皮贴可导致眼部皮肤红肿,频繁拉扯皮肤可致皮肤发炎老化,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
摘自《广州日报》
肌肉酸痛的真正原因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但一直没有生物学理论解释原因。近期澳洲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的真正原因。
研究人员布拉德利·劳尼克表示,运动后肌肉酸痛属于肌肉本身的一种保护机制,能阻止过度运动对自身造成进一步伤害。研究人员在一次运动周期中,对大腿活组织切片中的人体肌肉纤维进行了检查,并绘制了运动之前、24小时后和48小时后的肌肉结构图。结果发现,肌肉膜系统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当一个人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时,其钙水平升高,肌肉容易受到损伤。
劳尼克表示,人类的肌肉适应性很强,可以自我保护,当身体感觉到疲劳时会产生疼痛的感觉,此时提醒你需要适度的休息。
研究人员同时称,这种肌肉自我保护机制能帮助理解肌肉萎缩疾病发病机制,如果能够进一步研究这一机制,可以用它来治疗肌肉相关疾病。
摘自《生命时报》 崔 贞/文
常爬坡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症状
研究显示,居住地区的坡道坡度增加约1.5度,老年人患中度糖尿病的风险能降低18%。这显示多爬坡可能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症状。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于2010年对爱知县约8900名65岁以上老人展开调查。这些人居住地区的坡道坡度在1至10度,平均坡度约3度。
研究发现,坡道越急的地区,老年人患中度糖尿病的比例越低。居住地坡道坡度增加1.5度,老年人患中度糖尿病的风险就会下降18%。可反映3个月血糖值状态的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5%,就属于中度糖尿病。但这一研究没有发现坡度变化与轻度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小组认为,日常爬坡可能获得与进行运动一样的效果,即使是很小的坡度也可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因此,他们建议相关部门在设计一些健身道路时,不妨设计些缓坡。
摘自“新华网” 华 义/文
天然维生素C可杀死癌细胞
目前对癌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大部分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很大。美国北卡大学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没有副作用的药物,那就是天然维生素C。
研究发现,癌细胞中类似干细胞的物质就是导致癌症反复并易转移的原因。研究人员检测了3种天然物质、3种实验药物以及1种临床药物在阻止癌症干细胞中的作用,它们分别为临床药物斯利潘托,实验药物放线酰胺素FK866和2-DG,以及天然物质咖啡酸苯酯、水飞蓟宾和维生素C。
结果显示,放线酰胺素FK866抗癌效果最佳,而天然维生素C抗癌效果则是2-DG(治疗癌症临床药物)的10倍。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因为维生素C能破坏癌症干细胞的最终代谢,防止其增长。研究人员认为,维生素C价格便宜,副作用小。这对一直希望用简单方法治疗癌症的科学家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发现。
摘自《生命时报》 蔡梦时
吃黑巧克力 运动耐力好
英国金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食用黑巧克力能提高跑步能力。因为其中的可可豆富含儿茶素,该物质能像一氧化氮一样扩张血管,增加肌肉供氧量,提高氧气的使用效率,从而增强体能。
研究人员选取了9名业余自行车运动员,测试了他们匀速骑行20分钟时的氧气消耗量以及2分钟冲刺骑行的距离。之后骑行者被分别要求每天吃一块40克的黑巧克力和白巧克力,持续两周后再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食用黑巧克力后,骑行者运动时所消耗的氧气量更少,2分钟内比没吃巧克力时多骑了240多米,比吃白巧克力时多骑了180多米。
发表在《国际体育营养学会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耐力运动中,高效的能量是提高成绩的关键,而食用黑巧克力不失为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这不仅对运动爱好者大有裨益,上了年纪、身体衰弱的人也能通过食用黑巧克力来提高身体吸收氧气的能力,增强体质,增加运动量,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摘自《生命时报》 安 伟/文
频繁洗澡损害免疫力
许多人以为澡洗得越勤,健康卫生越好。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美国犹他大学最新研究显示,频繁洗澡会损害人体微生物组,进而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甚至心脏造成伤害。
犹他大学研究人员在南美洲一个村庄做调研时发现,当地村民不会天天洗澡,相比其他地方的人,他们皮肤表面微生物组群落更为丰富、更具多样性,基因功能最多,身体对抗各种疾病的能力也更强。
研究人员表示,这和他们的洗澡习惯有关。频繁洗澡会对人体微生物组造成伤害。人体微生物组是对体内和体表上生活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总称,在维持身体健康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甚至心脏也都会跟着受损。
摘自《生命时报》 琳 娜/文
多吃蛋白质 改善脂肪肝
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蛋白饮食能够降低肝脏的脂肪含量。
研究者分析了高蛋白饮食对37名参与者的代谢产生的影响。他们年龄在49~78岁,都患有2型糖尿病,大部分人还有脂肪肝。在为期6周的时间内,参与者分别采用富含植物蛋白(如豆类等)或动物蛋白(牛奶和肉类等)的饮食。饮食构成为30%的蛋白质、40%的碳水化合物和30%的脂肪。对参与者肝脏脂肪的检测结果表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可从高蛋白饮食(无论植物或动物来源)中获益,他们的肝脏脂肪含量下降36%~48%。与此同时,参与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也得到了改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胃肠病学》杂志上。
摘自《生命时报》 靳玉玲/文
地中海饮食缓解慢性疼痛
美国研究者发现,地中海饮食可降低超重者的疼痛概率。超重者的慢性疼痛可能由体内炎症导致,消炎食物包括鱼、坚果和豆类,它们都是地中海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健康时报》 严毅梅/文
睡不好喝大枣柏仁小米粥
“小米粥养胃”这句话大家肯定听过,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款粥膳,以小米粥为基础,加入大枣和柏子仁。此粥具有补气益血、安宁心神的功效,日常服用可以治疗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脾虚食少等症。
准备大枣20克(去核),柏子仁10克,小米100克。大枣洗净清水泡发后去核、切小块备用。小米、柏子仁洗净,与大枣一同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至米粥黏稠即可。大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中医认为其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补血安神,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气血不足、心悸怔忡、烦闷不得眠等症。
柏子仁性平味甘,归心、肾、大肠经,能够养心安神、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头昏健忘、肠燥便秘等症。
小米含有蛋白质、脂肪及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健脾和胃、除烦安眠。
摘自《健康时报》 张 凡/文
常做志愿者可年轻5岁
做志愿者不仅有利于他人和社会,还有利于个人健康。比利时根特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称,经常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就业前景更好,身体也更健康,相较于其他人,他们的身体状况整体年轻5岁。
2012—2013年来自比利时、保加利亚、德国、丹麦等29个欧洲国家的4万多名志愿者参与了调查。研究人员分析了他们的志愿工作、就业情况和健康状况等相关数据后,得出上述结论。
根特大学研究人员说,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移民身份、宗教信仰等决定健康的相关因素看,志愿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好于非志愿者。此外,志愿者也都拥有更高的收入。
研究人员表示,志愿者身体年轻、健康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他们收入更高,有助于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第二,做志愿者可以获得自我肯定等方面的心理益处,还能接触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比如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和社会支持,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第三,做志愿者能增强认知能力,有助于预防老年性痴呆。此前还有研究发现,经常照顾他人能刺激后叶催产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有助于对抗压力和体内炎症。
摘自《生命时报》 王晓雄/文
预防肛周湿疹的两个技巧
肛周湿疹是临床的常见病。瘙痒明显很恼人,两个技巧可有效地预防肛周湿疹的发生和加重。
每天洗澡,但不必洗得过多 保持卫生,减少细菌滋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方式。每天洗澡保持清洁很关键,但不必洗过多。每天洗很多次或洗很久没必要,这样会使湿热更重。
洗澡后及时用卫生纸充分擦干 大家洗澡后会用毛巾擦干身体上的水,却常忽视肛周的水,或觉得毛巾擦过肛周就不好再擦脸擦身体,于是就不擦,待其自然干燥,这样会加剧潮湿而诱发或加重肛周湿疹,洗澡后及时用稍厚的卫生纸将肛周部位充分擦干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摘自《健康时报》 舒友廉/文
冰箱收纳有窍门
日前,《好管家》杂志刊登文章,传授冰箱收纳窍门。
冷藏室最下层抽屉一般用来存放水果和蔬菜。抽屉上面一层隔板可用来放解冻的生肉或鱼。冷藏室中层—般用来放牛奶和奶制品,如黄油、奶油和奶酪。最上层则放一些不需要烹调的食品或者剩饭。冰箱门内侧温度最高,不适合放牛奶等易腐坏的食物。
摘自《解放日报》
这些行为损害听力
常戴入耳式耳机 地铁及公交车的背景噪声达70分贝,在嘈杂环境下,人们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这样会损害听力。建议选择耳罩式耳机,在嘈杂环境中,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
经常去KTV KTV、酒吧等背景噪声通常可高达110分贝,建议尽量避免在嘈杂环境中待得太久,或者戴上防噪声耳塞。
开车时开窗户 开快车时风的噪声可能超过100分贝,这对听力损伤很大。除此之外,大声鸣笛、车内放大音量音乐,同样会伤害听力。建议开车时尽量关上车窗。
不良生活习惯 有人擤鼻涕时,喜欢同时捏住两侧鼻子用力擤。殊不知这样会使气流冲浪般“冲进”中耳,从而使中耳内的器官“溺水”,导致听力损害。
摘自《健康时报》 杨海弟/文
经常观鸟心情会变好
一项研究发现,平时在居所附近看到更多鸟儿、灌木或树木的人,不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心情更舒畅,心理也更健康。
研究人员对274名参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居所或居所附近看到鸟的数量对心理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只要看到的鸟、听到的鸟鸣声足够多,就能减轻人们一天工作带来的疲劳感。
摘自《生命时报》 金 也/文
缺乏维生素D者易发胖
近期,美国凯萨医疗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更容易发胖。
研究者分析了超过4600名65岁以上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了5年跟踪随访,发现在571名变胖的女性中,维生素D不足的人比拥有足够维生素D的人体重增加了1千克。
该研究提醒,维生素D不足是导致体重增加的可能原因,它会使脂肪细胞增大。美国医学研究院建议,70岁以下的人每天应摄取150微克维生素D,超过70岁的人则需摄取200微克。
摘自《生命时报》 王 奇/文
吃饭时看电视肥胖风险高
美国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防肥胖有两个要点:一是吃家人做的饭,二是吃饭不看电视。
美国俄亥俄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3万余名居民的饮食习惯后发现,如果顿顿吃家人做的饭菜,肥胖风险比其他人低26%;而吃饭时从不看电视的人,肥胖风险比爱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视频者减少37%。
摘自“新华网” 王鑫方/文
每天吃5份果蔬有益健康
英国研究者发现,每天吃5份以上的水果和蔬菜,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病、脑卒中以及癌症的发生风险,且能够有效预防过早死亡。如果将摄取量提升至10份,每年可以避免全球约780万过早死亡病例的发生。1份水果约等于一个小香蕉、苹果、梨或柑橘,1份蔬菜大约是3汤匙煮熟的蔬菜。
摘自《健康时报》
补钙不当伤心脏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以钙补剂取代富含钙质的食物的盲目补钙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该研究为期10年,涉及2700多名45~85岁的参试者和多项医学测试。与不服用钙补剂的参试者相比,通过钙补剂补钙的参试者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明显增加,心脏病风险也进一步增大。
尽管钙补剂可能有损心脏健康,但牛奶等奶制品、西蓝花、橙子和豆类等食物中的天然钙质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李 涛/文
饮茶可降低骨折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科学家日前在《营养研究》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饮茶可增加骨密度(BMD)。这是对16项研究、十几万参与者的研究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得出的结论。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评估茶叶消费与骨质疏松风险之间关系的一项综合分析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整理了16项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其中4项是剖面研究,3项是饮茶与骨密度之间关联性的研究。结果显示,饮茶可增加骨密度。其余的9项研究调查了饮茶与骨折之间的关联,但没有发现显著的联系。但是当从中去除2个外部研究时,可以发现经常饮茶的人骨折风险降低了23%,这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研究人员表示,以下几方面都可能是该结论的发生机制:增强成骨细胞的产生和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的产生和活性,改善骨胶原的合成,刺激干细胞向成功细胞的分化,等等。本次研究表明,饮茶可增加骨密度,但饮茶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联还需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摘自《中国医药》 陈 磊/文
先锻炼后进食效果更佳
英国研究者发现,进食后锻炼,脂肪组织会忙于对食物做出反应而不会产生有益的变化;而空腹锻炼能让脂肪组织产生有益的变化,长期来说健身效果更佳。
摘自《健康时报》 曹晓培/文
中年女性常染发 患乳腺癌风险高
流行病学统计显示,5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会染1次头发。尽管大家都知道染发剂对身体有害,但也抵挡不住自己对美的追求。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最新研究指出,对更年期女性而言,染发剂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
研究人员分析了28000例乳腺癌病例,结果发现,相较于染发频率低的,经常染发的更年期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增加23%。
研究人员表示,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和过氧化氢易对造血干细胞产生影响,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染发剂中还含有重金属盐,其一旦进入人体,则很难排出体外,时间长了,蓄积在体内,会引起中毒,使人出现头昏、头痛、倦怠乏力、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重金属盐还可能进入肝肾和大脑,破坏这些器官的功能。
研究人员称,乳腺癌最大的风险因素就是年龄,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甚至消失,导致全身依赖雌激素参与的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出现严重失调,因此染发对她们造成的伤害会远远高于年轻女性。
研究人员表示,除了更年期女性外,以下5类人群也应该减少染发:①对染发剂过敏者;②头皮受损的人;③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全的人;④正在妊娠、哺乳的女性;⑤有癌症家族史的人。
摘自《生命时报》 孙义兰/文
每周吃6次红肉易患肠病
美国《肠道》杂志刊登新发现,男性每周吃6次红肉会增加患肠道疾病的风险。
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与转化流行病学博士曹莹及其研究小组,对4.65万名男性的红肉、家禽和鱼类摄入量以及其憩室炎(一种肠道炎性疾病)发病率的情况,展开了为期26年的跟踪调查,这段时间内共有764名男性确诊患有憩室炎。研究发现,红肉总摄入量越大,憩室炎发病风险越高。与红肉摄入最少的人群相比,红肉摄入最多的参试者患憩室炎的风险高出58%,每天多吃一份红肉,发病风险会增加18%,每周吃6次则达到峰值。如果以鱼肉或禽肉代替红肉,憩室炎发病风险可降低20%。曹莹表示,这可能与红肉吃太多会令肠道菌群紊乱,影响免疫反应和肠道内膜的完整性等有关。
摘自《生命时报》 梦 韩/文
啰唆或是痴呆前兆
美国研究者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严重的智力衰退以前,语言能力会先出现轻微的衰退,比如变得语无伦次、啰啰唆唆。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人无法简明扼要地传递语言信息,他们说出的句子总是更冗长,并且很难专注于解释重点,喜欢兜圈子,这是与健康人之间的显著区别。
摘自《健康时报》 张 珂/文
心情不好时不妨亲近大自然
不少人会在生活中的某些情境中发现,自己并不被周围的人所接纳甚至被排斥,于是产生了孤独感,有时甚至会感到愤怒。
其实,对人类而言,归属需要是我们最重要的需求之一,拥有积极充分的社会关系会使人们感到更加幸福。当个体感到被周围的人和环境所排斥,并无法预计是否有机会与他人重新建立联系时,往往会卷入各式各样的攻击性行为。
但好消息是,当人们感到自己与自然结合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积极的心理体验,与自然的结合感与生命意义感、生活满意度、创造性思维、积极心境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
所以,当你感到不被他人接纳或者被排斥时,别沉浸在不愉快之中,出去走走,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一番吧!
摘自《健康时报》 杨天萌/文
腿抽筋或是因动脉硬化
缺钙会引起腿抽筋,但引起老年人腿抽筋的原因并不只有缺钙一项,很多时候,老年人腿抽筋与腿部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小腿抽筋在医学上被称为“腓肠肌痉挛”,老年人腿痛抽筋,大都与动脉硬化致腿部血供障碍相关。动脉硬化后,腿部血供减少,血流不畅,代谢物不能被血液带走。当代谢物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会刺激肌肉收缩,从而引起疼痛抽筋。有的老年人在白天活动时,还会发生“间歇性跛行”的症状。随着动脉硬化及血管堵塞的加重,患者症状还会恶化,发作次数会明显增多,发作时间也会逐渐延长。
摘自《大河健康报》 杨广丽/文
常吃葡萄可预防老年性痴呆
过去研究发现,葡萄能很好地阻止血栓形成,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它还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近日,发表在美国《实验老年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又介绍了葡萄的一大优点:降低患老年性痴呆的风险。
新研究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员丹尼尔·H.西尔弗曼博士将出现记忆衰退早期迹象的参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参试者每天服用全葡萄饮料粉(相当于340克新鲜葡萄),另一组参试者服用不含多酚的安慰剂粉末。两种饮料粉外观和味道基本相当。参试者分别在研究开始时和6个月之后接受了认知能力测试以及大脑PET扫描。结果发现,富含葡萄的饮食可显著抑制大脑代谢衰退,改善大脑认知和工作记忆能力。
西尔弗曼博士分析指出,葡萄中富含的多酚类物质可减少大脑中的氧化反应,促进大脑血液流通,有助于保持大脑中关键化学物质的水平,具有增强记忆和减少炎症的作用。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吃葡萄有益于改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健康。建议每天吃两次葡萄,至少坚持6个月。
摘自《生命时报》 徐 澄/文
常用止痛药或增加心脏停搏风险
丹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一些常用止痛药可能增加心脏停搏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了丹麦2.8万多人的信息。在10年间,这些人曾在医院以外的地方发生心脏停搏。研究发现,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心脏停搏风险增加有关。在参加研究的患者中,有3376人在心脏停搏前的30天内使用过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
摘自《参考消息》
缺乏睡眠可诱发骨质疏松
美国研究者发现,慢性睡眠不足是骨质疏松症的一个发病因素。长期睡眠不足,骨骼形成标志物数量明显下降,骨骼吸收标志物含量保持不变,这种改变会造成潜在的骨质流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
萧忠彦/文
晚十点后进食 患乳腺癌风险增高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与其进食习惯息息相关,夜间进食的风险更高。
该研究由中国的香港中文大学与荷兰的乌特勒支大学共同进行。研究将“夜间进食”定义为:每周至少一次在晚上10点后吃东西,且持续1年。研究团队于2012—2015年在香港多家医院共调查1835名20~84岁的女性,其中922名为乳腺癌患者,913名为非乳腺癌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日间及夜间的饮食行为及习惯,夜间进食的时间、持续时间、食物种类及频率。
分析发现,在晚上10点至晚上12点进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增加80%;晚上12点至凌晨2点进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最高,增加120%;凌晨2点至4点进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则增加90%。
报告还指出,夜间进食长达20年或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28%。同时,在夜间进食高热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研究人员之一谢立亚表示,这是因为夜间进食有可能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如胰岛素、褪黑激素及皮质醇激素的分泌,从而产生几种与乳腺癌高度相关的代谢结果。她建议,晚上10点后,尤其是晚上12点至凌晨2点应避免进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免扰乱人体生物钟。
摘自《生命时报》 徐文林/文
氯霉素滴眼液不能随便用
很多人在眼睛疲劳干涩的时候就用滴眼液,特别是价格低廉的氯霉素滴眼液。但氯霉素是广谱抗菌药,不能随意使用,尤其是对婴幼儿。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张晓敏主任表示,长期使用氯霉素滴眼液不但极易引起眼部菌群失调,更容易引起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对年纪很小的婴幼儿,严重时候甚至可能抑制其骨髓造血系统,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眼药水,不可盲目自行购买使用。另外,在使用期间,患儿家长应密切注意患儿视力状况以及全身状况,一旦出现异常,需要马上前往相关医疗机构就医。此外,很多眼干涩或刺激症状并非细菌感染引起,任何抗生素眼药水都不应盲目使用,眼部不适应首先到医院就诊。
摘自《健康时报》 车 畅/文
眨眼可稳定视线
眼球活动受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会引起视线的不稳定。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大脑的眼球运动系统可以经常在眨眼过程中重新调校视线方向,从而抵消视线的不稳定。
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长时间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小圆点,同时用红外照相机实时追踪志愿者的眼球运动和眨眼。志愿者每眨一次眼睛,小圆点就向右移动1厘米。志愿者事后表示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细微的变化。经过大约30次眨眼,志愿者的视线才适应了小圆点的同步移动。
摘自《羊城晚报》
听音乐可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大阪市立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人在聆听环境音乐时可以减轻主观疲劳感,变得舒心放松,从而改善与主观情绪变化有关的自主神经功能。
我们知道,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诱导放松、睡眠、兴奋以及悲伤等情绪。从生理学观点推测,这些情绪变化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此次,研究小组从钢琴、小提琴和自然音源等构成的音乐中,选择适于预防疲劳和放松恢复的乐曲制成环境音乐专辑,并以20名健康人为对象,利用数值化装置测定他们在下班后听30分钟专辑音乐与无音环境下的疲劳、不安、忧郁等主观情绪。结果发现,被测试者在听音乐时主观情绪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观疲劳感减轻,放松情绪变动较大。环境音乐对循环系统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心跳显著减慢。
欣赏音乐是转换心情的方法之一。这项研究表明,科学评价主观心情转换的效果是可能的,今后有望将音乐欣赏确立为一门与健康有关的学科。
摘自《科技日报》 陈 超/文
牙龈健康的老人更长寿
美国研究者发现,牙龈疾病与老年女性早亡存在关联,有牙龈疾病使其死于任何原因的风险增加12%。
摘自《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 萧忠彦/文
睡觉利用好两个枕头
现代人腰椎普遍不好,如果能在睡眠中利用好枕头,可使疲劳一天的腰椎得到放松。
侧卧抱着 两只胳膊抱住枕头一边,腿适度蜷缩,枕头的另一边垫在大腿下或夹在两腿间。这种睡法能充分拉伸肩关节,减轻上肢关节的“晨僵”情况。
仰卧垫着 伸直双腿,在腿弯处垫个枕头,有助于放松腿部肌肉和关节,消除疲劳。仰卧时,枕头一定要垫到脖子处,否则可能造成脊椎移位。
不少人喜欢趴着睡觉,但这种姿势无法维持脊柱的“自然曲线”,会加重关节和肌肉负担,导致疼痛、麻木,还可能对呼吸和循环功能造成影响。
摘自《生命时报》 于 杰/文
薄荷有助于减肥
据美国Nation News杂志的消息,美国科学家所做的研究表明,薄荷有助于减肥。
据称,希望减肥的男性和女性参与了这项研究。
学者建议,参与研究者尽可能经常呼吸新鲜薄荷的香味,以减少饥饿感,还可以饮用新鲜薄荷煮的茶或使用薄荷精油来减肥。
摘自“食品伙伴网”
过敏性鼻炎患者宜穿长袖睡衣入睡
过敏性鼻炎患者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上肢和背部的保暖。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王峰介绍,由于过敏性鼻炎患者上热下寒,一般会喜欢将胳膊放在被子外面,而上肢是肺经所在,上肢受凉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加重,因此建议患者穿长袖睡衣睡觉。不过平时洗脸刷牙时可以尽量用常温水,这样能够提高患者对寒冷的耐受能力。
摘自《羊城晚报》
10~20℃ 糖尿病患者最适宜
德国研究者发现,1型和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在冷热交替时节出现严重低血糖的事件会明显增加。在10~20℃的温度下,严重低血糖的发病率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