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香的药理作用

2017-02-27

饮食保健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丁香油柿蒂丁香酚

丁香的药理作用

(一)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抗胃溃疡:可抑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形成。丁香挥发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显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丁香酚可能是抗溃疡的活性成分。

健胃:可缓解腹部胀气,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

抑制肠兴奋:其水煎剂能抑制离体兔肠自发性收综,并能对抗乙酰胆碱、组胺等对离体肠管的兴奋作用。

抗腹泻:其水提物和丁香酚能拮抗番泻叶或蓖麻油引起的大肠性腹泻与肠腔积液。

(二)麻醉、镇痛、解热、抗炎

麻醉:丁香酚对幼小对虾、鲤鱼等有麻醉作用。丁香酚可抑制大鼠迷走神经A、B、C纤维的复合动作电位,这可能是丁香抑制牙痛的机制之一。丁香酚能阻断牛蛙坐骨神经传递,但不影响肌突触后膜反应,显示了选择性麻醉神经纤维的作用。

兔静脉注射丁香酚虽可产生麻醉作用和抗惊厥作用,但能抑制呼吸和降低血压。因此,临床上丁香酚只作局部麻醉使用,而不作全身麻醉使用。

镇痛:小鼠灌服其水煎剂具有镇痛作用。

解热:兔口服丁香酚有解热作用,并强于乙酰氨基酚。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脑内PG合成而产生解热作用。

抗炎:小鼠灌服丁香醚提物和水提物都能抑制耳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鼠灌服能抑制实验性足跖肿胀。

其镇痛、解热、抗炎的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三)抗聚抗凝抗血栓形成

抗聚 :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兔和人血小板聚集和全血聚集,并抑制ATP释放。其抗聚的机制为抑制血小板内TXB的合成。

抗凝:小鼠灌服其水提物可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Ⅷ因子时间,综短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和V因子时间。

抗血栓形成:小鼠灌服其水提物可延长电刺激颈动脉的血栓形成时间。

(四)抗病原体

抗菌、抗病毒:丁香油和丁香酚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丁香中的鞣花单宁有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

抗真菌:其水煎剂或乙醇浸出液有广谱的抗真菌作用,或杀死作用。丁香酚对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有显著的杀灭作用。

杀灭寄生虫:其水提物能杀死犬和猪蛔虫。丁香油的作用较水煎剂的作用强。

杀灭滴虫:丁香油、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对毛滴虫具有很强的杀死作用。

(五)醒酒

丁香花香气袭人,具有醒酒的作用。《本草纲目》载:“丁香杀酒毒”。清代诗人邹升恒在《丁香和韵》中也有句云:“傍檐结密人难折,拂座香多酒易醒。”说的是丁香树高茂密,柔枝交抱,难以拆分;浓郁的香气拂面而过,使多喝了酒的人酒醒神清。

(六)温中降逆

丁香辛温,入脾胃二经,能温中散寒,善于降逆,黼疗营寒呕吐,呃逆之要药。

(七)暖肾壮阳

丁香性温,入肾经。《日华子本草》载: “疗肾气,壮阳,暖腰膝。”故有暖肾壮阳之功效,常用于阳萎﹑阴冷﹑奔豚﹑腰腿冷痛等证。

(八)行气止痛

本品味辛,气芳香,辛能行气止痛,常用胸痹痛﹑脘腹痛﹑少腹痛﹑疝气痛。丁香是麻醉止痛比较好的中药。

丁 香 四 配

配五味子:五味子苦酸,平降肝经气火。二药合用,主治奔豚,其病机在开在肾,皆所相宜。

配柿蒂、干姜 :柿蒂下逆气。干姜补中阳,三药合用,胃寒去,逆气平,胃虚复则呃逆自止。胸痞亦除。

配黄连、乳汁 :“葛洪《抱朴子》云,凡百病在目者,以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注之,皆愈。”黄连清火泻火,乳汁补肝明目,三药合用,标本兼顾,气血同治,亦补亦泻,故治百病在目者,以其目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也,目生百疾,三药合用,皆主治之。

配柿蒂: 和中降逆,温肾助阳,治虚寒呃逆最效,两药相合无主辅之分,有相佐之效而其他补助肾阳方中,亦多用之。是为佳对。

丁 香 治 病 方

治突然心气痛 :丁香末,以酒送服3克,即效。

治妇女崩中:丁香62克,加酒二升,煎成一升,分次服下。

治鼻息肉:用棉把研好的丁香末裹好,塞在鼻子内。

唇舌生疮:丁香研为细末,用棉裹好含在嘴里。

治乳房胀痛:丁香末以水送服一匙。

肠梗阻:丁香30-60克,研成细末,以酒精调和后敷在肚脐上。

治足癣:丁香15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时后去渣,每日外搽患处3次。

治伤寒咳噫不昌,及哕逆不定:本品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

猜你喜欢

丁香油柿蒂丁香酚
汉代植物纹样之柿蒂纹
四种植物精油对黑翅土白蚁触杀和驱避作用
丁香酚吸嗅对MCAO模型鼠神经行为学影响
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菠萝叶纤维抗菌复合膜工艺研究
丁香柿蒂颗粒提取工艺的优化
清热止痛方联合丁香油治疗可复性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研究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GC法测定蒙药其顺通拉嘎胶囊中丁香酚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肉豆蔻-8散中的丁香酚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