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李溃疡病发病因子的调查

2017-02-27姚忠华楼兵干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溃疡病发病率果园

张 青,姜 聪,姚忠华,孙 超,楼兵干*

(1.临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临安 311300; 2.浙江大学 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

黑李溃疡病发病因子的调查

张 青1,姜 聪2,姚忠华1,孙 超2,楼兵干2*

(1.临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临安 311300; 2.浙江大学 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

通过对李树品种、土壤质地、立地条件、栽培密度和管理水平等与黑李溃疡病发生相关因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黑李溃疡病发生的严重度与李树品种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所调查的品种中,安哥诺李抗性最强,未发病;玫瑰皇后李次之,株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较低;美丽李株发病率较高,但不严重,病情指数较低;黑琥珀李抗性较差,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高,发病严重;富莱黑李抗性最差,发病最重,部分果园株发病率达到100%,并引起整株成片枯死。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高的果园,黑李溃疡病发病轻;相反,含量低的果园发病严重。土壤pH值4.68~5.02时,pH值的高低与该病害发生的严重度没有相关性。地势低洼、背阴受风的果园,黑李溃疡病发病早程度重。栽培密度高,果园郁闭,发病重。

溃疡病; 李品种; 土壤质地; 立地条件

在浙江地方李品种上较少发生的枝干溃疡病,在富莱黑李、黑琥珀、玫瑰皇后等黑李系列品种上严重发生,尤以富莱黑李发病为最重,部分果园李树成片枯死,严重打击了农户种植黑李的积极性。该病害的典型症状主要是在主干和枝干上产生大小不一的溃疡斑。佟万国等[1]于1990年首次对李树枝干溃疡病的症状进行描述;姜聪等[2]于2014年将该病害命名为“黑李溃疡病”,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为了更有效地开展黑李溃疡病的田间防治,作者将临安市黑李种植代表性果园中的黑李溃疡病发病情况与品种、土壤肥力、pH值及栽培密度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研究地点

选择临安市黑李种植代表性果园进行调查采样研究,分别选择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街道蒋杨村赵小龙果园(简称赵园)、玲珑街道前山村张国荣果园(简称张园)、於潜镇横鑫村单有林果园(简称单园)和龙岗镇兴龙村徐功有果园(简称徐园)。赵园和张园都种有富莱黑李、黑琥珀、美丽李、玫瑰皇后李和安哥诺李,黑李溃疡病发生与品种间关系较大,赵园黑李溃疡病重于张园,赵园黑李4~5年生,张园黑李5~6年生;单园的特点是位于背阴受风处,品种为黑琥珀;徐园地处二处,一处在山上,一处在山下,品种单一,均为富莱黑李,种植黑李已有8年,未发生溃疡病。

1.2 黑李溃疡病发病因子的调查研究方法

根据果园的品种布局、溃疡病的严重度和立地条件的不同对临安市黑李溃疡病的发病因子进行调查研究,记录分析黑李溃疡病发生的严重度与李树品种、果园土壤肥力、立地条件和栽培密度等的关系。

1.2.1 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李树品种的关系

选择多品种混栽的青山湖街道蒋杨村赵园和玲珑街道前山村张园,于2014年5—6月,分别对这2个果园中的不同李品种随机调查20株,记录计算株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分析黑李溃疡病严重度与李树品种之间的关系。

病情分级标准是按枝条上溃疡斑的数与长度进行分级,共分3级:0级,枝条上没有溃疡斑;I级,枝条上有1~5个溃疡斑;II级,枝条上有5个以上溃疡斑或病斑长度大于8 cm。病情指数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病情指数=∑(各级病枝条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枝条数×2)×100。

1.2.2 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栽培密度的关系

对栽培密度高(2 m×2 m)的青山湖街道蒋杨村赵园以及栽培密度适中(4 m×3 m)的玲珑街道前山村张园黑李溃疡病进行调查,记录株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分析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栽培密度的关系

1.2.3 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土壤条件的关系

选择溃疡病严重发生的赵园、中等发生的张园和一直未发生溃疡病的徐功友的2个果园等4个李园,采用五点法,分别采集土样,测定土样的pH值、氮、磷、钾含量及有机质含量,分析富莱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pH值的测定采用电位法,有效氮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钾测定采用乙酸铵提取法,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高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3],有效磷测定采用盐酸-氟化铵法[4]。

1.2.4 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对于於潜镇横鑫村单园位于向阳和背阴位置的富莱黑李溃疡病进行调查,记录株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分析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1.3 统计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利用唐启义等DPS统计软件V12.50,采用Tukey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李树品种的关系

通过对赵小龙和张国荣李园不同品种李溃疡病的调查,结果表明,黑李溃疡病的严重度与品种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品种高度感病,有的高度抗病。2个果园中,富莱黑李的病情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园中富莱黑李因该病整株成片死亡;其次是黑琥珀李;美丽李的株发病率很高(表1),但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富莱黑李,表现出抗病斑扩展的能力,未出现整株树死亡;玫瑰皇后李枝干上偶

见溃疡斑;最抗病的是安哥诺李,不见任何溃疡斑,但果实口感较差,不如其他黑李品种。因此,从口感、抗病性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生产上应推广种植美丽李和玫瑰皇后李。

表1 不同品种李溃疡病株发病率与病情指数

2.2 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栽培密度的关系

赵园与张园栽培密度分别为2 m×2 m和4 m×3 m,品种搭配一致,管理水平相当。由表1可知,除抗病品种安哥诺李外,赵园其余4个品种的株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高于与张园。说明栽培密度高、果园郁闭则发病重,栽培密度适中有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

2.3 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土壤的关系

对采自溃疡病严重发生的赵园、中等发生的张园和一直未发生溃疡病的徐园的土壤样本的pH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果园的土壤pH值均偏酸性,不同果园的pH值虽有差异,但在测定范围内,pH值高低与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严重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

表2表明,不同果园间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徐功有的2个果园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赵园和张园,其果园未发现黑李溃疡病;赵园和张园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较低,黑李溃疡病发病较重。结果表明,同样的黑李感病品种种在不同土壤质地中,发病严重度不一样,土壤肥沃,黑李果树长势旺,抗病力强。

表2 不同果园pH值、有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的比较

注:株发病率是指果园中富莱黑李的株发病率,同列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2.4 黑李溃疡病的发生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於潜镇横鑫村单园是一座小山坡,背阴处的李树基本上因发生溃疡病而枯死,株发病率与严重度都重于向阳处,位于向阳处的,发病程度较轻。

3 小结与讨论

植物病害研究是以防治为中心,病害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农林特产业的生产实践。果树病害调查是病害研究的基础,也是果树病害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对黑李溃疡病的发病因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害的发生与各因子的相关性显著强度依次为品种>土壤肥力>栽培密度>立地条件。

黑李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田间可通过风雨传播,种在背阴处因山风较大,发病重于向阳处;栽培密度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性较差,积露时间长,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加重病害的发生。因此,果园要合理密植。有条件的果园,采取避雨栽培,可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与品质。

[1] 佟万国,傅波,吴瑞全,等. 李树枝干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试验初报[J]. 北方果树,1990(3):26-27.

[2] 姜聪,张青,姚忠华,等. 黑李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 浙江农业学报,2014,26(4):971-975.

[3]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4] BRAY R H, KURTZ L T. Determination of total,organic,and available forms of phosphorus in soils[J]. Soil Science,1945,59(1):39-46.

(责任编辑:张瑞麟)

2016-09-28

浙江省“三农六方”资助项目(N20120623)

张 青(1962—),男,浙江临安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控,E-mail:zq373@163.com。

楼兵干,教授,从事植物病害及生物防治研究工作,E-mail: bglou@zju.edu.cn。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227

S436

A

0528-9017(2017)02-0269-02

文献著录格式:张青,姜聪,姚忠华,等. 黑李溃疡病发病因子的调查[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2):269-270,274.

猜你喜欢

溃疡病发病率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澳大利亚:拟利用狗检测柑桔溃疡病
四川认定两个抗溃疡病猕猴桃新品种
秋天的果园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果园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夏季嫁接猕猴桃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