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疗效影响
2017-02-27刘斌
刘斌
摘要:目的 探究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常规口服稳心颗粒的基础上行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常规口服稳心颗粒的基础上行西拉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QT间期离散度以及室性早搏的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血压控制可,研究组QT间期离散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室性早搏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但西拉普利在改善QT间期离散度以及控制室性早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西拉普利;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QT间期离散度;室性早搏
原发性高血压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上除血压增高外多并发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等表现[1]。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除降血压外还应控制心律失常、改善QT间期离散度[2]。本文对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室性早搏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疗效进行探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58.41±7.74)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17±1.26)年;研究组3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13,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59.16±7.28)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08±1.13)年;两组均采用稳心颗粒控制室性早搏,用法为3次/d,1次/包。但效果欠佳。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口服稳心颗粒基础上行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020390,生产企业: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5 mg×28 s)治疗:1次/d,起始剂量5 mg,最高剂量10 mg,根据血压调整剂量。研究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药品同前)联合西拉普利(国药准字H19990344,生产企业: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2.5 mg×28 s)治疗,其中氨氯地平用法为:2.5 mg/次,1次/d;西拉普利用法为:1次/d,起始剂量2.5 mg,最高剂量5 mg,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以及室性早搏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字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異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变化情况 研究组QT间期离散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早搏变化情况 研究组室性早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常并发左心室肥厚,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致死率为单纯高血压致死率的6~8倍,已引起医学的高度重视[3-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经过治疗后QT间期离散度为(51.28±17.74)显著低于对照组(59.49±17.58)。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室性早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西拉普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情况。
分析原因可能为:QT间期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均与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左心室肥厚可导致患者心室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细胞缺血、肥大等,从而导致患者QT间期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5]。此外,体液因素也是引发患者心肌细胞病变的重要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左心室肥厚直接相关,血管紧张素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相结合后可起到升高血压、增加心肌肥厚的作用[6]。
氨氯地平为临床常用降压药,其通过阻滞钙离子的内流,从而降低血管收到的阻力,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但其对于心肌肥厚无明显作用。西拉普利为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其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酶的合成减少血管紧张素的生成,从而阻滞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和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等现象,从而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有效改善QT间期延长、离散度增大、室性心律失常等情况[7]。同时,其还可抑制细胞外胶原的合成和心肌纤维化以及血管重塑,提高心室电活动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从而改善QT间期离散度与心律失常[8]。
综上所述,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但西拉普利可有效改善QT间期离散度以及心律失常。
参考文献:
[1]张源明,王翠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靶器官损害[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8(13):114-115.
[2]李峰,王大海.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QT离散度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2,13(27):376-377.
[3]周建华,吴慧慧.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QT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3):319-320.
[4]彭晓云.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室跨壁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6(2):78-79.
[5]叶飞林,拓步雄,彭利静,等.胺碘酮治疗对50例心律失常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9(11):284-285.
[6]卢永鑫,林丽如.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QT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9):132-133.
[7]王继涛,童晓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与QT离散度改善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刊,2013,8(23):578-579.
[8]宋振华.西拉普利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影响的比较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6):3716-3717.
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