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7-02-26郑桂年

人间 2016年32期
关键词:德育课技工院校微课

(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广东 广州 511325)

摘要: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增强课程教学效果中, 已也成为当今热议或是正在广泛进行的一个课题。微课在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推进信息技术与德育教学内容的深层次融合,从而更好的提升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技校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 微课;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23-01

随着微课的日益普及和影响力日渐扩大,如何因地而异,因材施教,处理好微课与德育课传统教学的关系、作为德育课教师, 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与探讨,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一、微课理念的发展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国内,微课程定义存在几种看法: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祝智庭认为“微课程”应是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精细化设计的讲座长度不长于10 分钟的内容精、容量小的新型课程形态。胡铁生认为 “微课程” 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二、微课的特点及优势分析

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融合教学过程中的媒体资源,讲授一个知识点的“小”课堂。在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中,在时效性、开放性与传播形态的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内容精悍短小。微课时间较短,一般在10分钟左右,语言也较精炼,直接讲授知识点或热点,主题集中,学习效率较高。微课由于时间短、经过压缩处理后数据量小,适合在线播放及存储到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方便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的学习”,适合师生进行教与学的反思和研究。

(二)便于选择学习内容。长期以来,相当部分技工院校学生认为德育课的学习没有太大的价值,都是高谈阔论,学习内容没选择性,总是学习一些与生活实际不贴切的理论知识,太空泛,缺乏趣味性。德育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学生的质疑和排斥。通过微课将教学内容分解成热点、知识点,便于学生直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与兴趣选择相应学习内容直接进入学习。

(三)微课打破传统课堂观念和教学模式。“微课”的概念冲破了现有的课堂观念,课堂不再是仅仅局限于45分钟一节课,而是以一个教学知识点为一个课程。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制作的微课先进行自主学习思考,然后教师再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难点问题,改变了传统由教师先讲学生再思考练习的过程。

三、基于德育课教育对象特点的微课应用分析

在技工院校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在的技校生的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德育课的学习更注重自己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把微课作为德育课教学的延伸与补充。现在,技校生政治意识高,关心时事、关注社会主流思想,对目前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通常有自己的看法,一些人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但是由于不能对问题全面深入的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不够理性的过分关注使得他们看待问题未免不够理性客观,容易为某种激进思想引导,产生愤青的心理,对一切问题都存在不满,甚至吹毛求疵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可利用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的特点,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的,抓住学生关注的的热点与社会主题事件。根据课前要讲的核心内容,设计主题突出的热点与焦点问题或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 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延伸和补充。

(二)微课开通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技校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技校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和主体性明显增强,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他们渴望成熟独立,希望能跟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而不是被动接受单向的知识和观念灌输,同是,技校生对于网络的依赖达到前所没有的高度。微课由于选题视角突出,图文并茂,以其独特的视听氛围形成一个互动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性,开辟了德育课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新渠道。

(三)微課注重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多元化价值观念影响下,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技校生思想也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染。比如现在一部分技校生诚信缺失问题引起社会关注,部分技校生越来越看重实效和利益,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这就迫切需要德育课强化技校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从德育课的教学目的来看,现在技校生需要的内容更注重实效性而非简单的知识概念补充,例如,价值理念形成、的法律思维的培养、职业道德信仰的塑造等这些现实问题,可能需要大量的案例和解析,帮助学习者学会思考分析,微课选择性的将这些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知识进行强化,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参考学习,建立起氛围的良好的讨论研究学习环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答疑解惑,从而获得最佳效果,提升了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微课:课堂,还是网络?[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

[2]赵向军.多媒体视角下思想政治教学探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3(30):10-11

[3]彭利华.微课、幕课、公开课时代 技工院校如何应变[J].职业,2014(2):33-34

[4]李俊.网络公开课和微课对职业教育的启发[J]. 职业, 2015(20):25-27

作者简介:郑桂年(1976-),广西平南人,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单位: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德育课技工院校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