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传统的“守护”与“突破”
2017-02-26
对教学传统的“守护”与“突破”
■蒋洪兴
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人类文化活动,自然离不开传统。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似乎对自己的教学传统失掉了自信。课堂纪律严明,被认为压抑人性;教师讲授知识,被斥为扼杀个性;要求学生刻苦学习,被视为泯灭天性。诚然,强调自主建构、动态生成、生活体验等等,是现代教学的基本主张,但是,自主建构不能是他主之下的重建重构,动态生成也必然生成于现实的土壤,生活体验更脱离不了时代、地域的文化印记。笔者试图在厘清教学传统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梳理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教学文化以及教学方式诸方面的传统精华,并提出要赋予教学传统以新的特征的命题,以期唤起人们在教学改革中对教学传统应有的温情和信心。
一、传统:既是“源头”,也是“活水”
所谓“传统”,《辞海》定义为“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可见,传统是人类文明的遗产,折射着历史进步的光辉。教学传统本该就是我们教学的“根”,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劈头盖脸向我们扑来,一会儿主张“某某主义”,一会儿倡导“某某思想”,一会儿又学习“某某理论”,我们的教师还没有领悟这个理论,新的思想、主义又已经开始了。一些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和探索者,以倡导新思想、建构新教学的名义,尖锐地批评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具体的教学实践,企图在完全颠覆现行教学的基础上重建秩序,这就更使得教师不知何去何从,甚而至于无奈地感慨“连课也不会上了”。这是典型的数典忘祖行为!究其原因,在于对教学传统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也存在着将教学传统等同于传统教学,以及将教学传统与现代教学割裂的问题。
其实,教学传统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形成于中国古代的、定型了的、旧的教学思想与实践。杨启亮教授认为:“传统与博物馆文化不同,它是文化的内在精神,必然存在于当下事实中。”(《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继承与借鉴》)对教学传统而言同样如此,教学传统是教学这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精神,必然存在于当下具体的教学事实中。任何一种传统,都既是“源头”,决定着血统和基因,也是“活水”,存在于当下,并将延续至将来。只有理清了传统教学与教学传统、教学传统与现代教学的关系,才能对教学传统的内涵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认识。
首先要理清传统教学与教学传统的关系。一般看来,传统教学最狭义的理解即特指中国古代的以儒学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思想。而其广义的理解,特别是在批评当下教学的语境中,即泛指老套的、过时了的、阻碍教学改革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体制等实体性的东西。教学传统与传统教学息息相关,任何教学传统的血液中必定流淌着传统教学的因子。没有传统教学也就没有教学传统,但是教学传统又不等同于传统教学。教学传统积淀着过去的教学经验、教学特色、教学精神,而这种经验、特色和精神又恰似潺潺流水一般蜿蜒流淌,连接着过去、现在和将来,润泽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教学活动。
其次要理清教学传统与现代教学的关系。如前所述,教学传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各个时期教学的丰富养分而形成的。所以,教学传统随时都会注入新的成分。因而,教学传统虽形成于以往,但与现代教学在思想逻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教学传统具有连续性,所以它的本质就存在于现代教学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的解放,自身经历着不断变革的教学传统,必将转化成为现代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现代教学的合理元素及重要构成。
二、守护:不能“继往”,无以“开来”
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长时期积累起来的。一个国家的教学传统,也同样遵循着这样的法则。今天的教学,是昨天教学的延续;现时的教学,是过去教学的拓展、升华。我们不可能也无法做到将已有的教学观念、方法、文化推倒,变成废墟,然后再整饬出一片全新的教学天地。没有积累,就没有发展;不能“继往”,就无以“开来”。
燕国材先生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民族,其语言文字独具特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哲学宗教充满智慧,伦理道德深刻完备,科技工艺独具匠心,是我国教育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深厚基础。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眼睛朝内,不要眼睛朝外。”(《我国教育改革不理想的症结》)“眼睛朝内”,就是传承自己的文化,就是守护自己的传统,守护几千年来属于自己的教学之魂。否则,就是扭曲、糟蹋、诋毁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并不宣扬唯我独尊,自高与自大,但我们一定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自卑与自贱。“眼睛朝内”,就是看到自己教学传统中的精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并且笃行之。
从教学目标来看,《礼记·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家国天下的豪气自然远高于“有用无用”的功利主义立场。只是由于在社会变迁中我们离这种传统越来越远,“应世”逐渐代之以“应试”,“育人”逐渐让位于“育分”。重提立德树人,是对传统的神圣守护,让几千年来的教学传统呈现出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教学观念来看,我国有“师道尊严”的传统,《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学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颦一笑,时刻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这是明显带着感性色彩的东方教学智慧。现在过分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甚至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传统予以否定,显然有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等传统准则。重新认识“严师出高徒”的意义,比起论争“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是否合理”,更有现实针对性。
从教学文化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刻苦学习的传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曾经作为无数学子的座右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烛光投射出的苦读的背影,和“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一起,曾经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勤学苦练,从而砥砺出厚实的文化功底、严谨的治学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如果我们不是继承这样的优良传统,而是片面地鼓吹快乐学习、愉快教学,那么,我们失掉的就不仅仅是扎实的基础,更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浮躁不实之风就会乘隙侵淫我们的脊髓。
从教学方式来看,《礼记·学记》深刻地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与学两者矛盾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此之谓“教学相长”。中国教学传统也因此将教师和学生视作相互促进的关系。现在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似乎凡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就是落后的方式,凡是要求学生熟读熟记就是违背教学规律,这自然又是丢弃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等古训的要义。“灌输”本来就有“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之意,引申为“输送思想、知识等”,不知怎么现在却莫名其妙地成了一种“恶劣”的教学方式。我们容易“忘本”,所以常常会迷失方向。只有珍视传统,我们的教学改革才会如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三、突破:不求“貌合”,但求“神聚”
我们要守护传统,继承传统,但我们不能照搬传统,因循守旧。毛泽东指出,对待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我们对待教学传统也要分清“糟粕”与“精华”。
例如,我国的教学传统一向注重“合礼重道”,一方面重视教师教授以“礼”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以修身养德,治国安邦;另一方面尊崇教师的绝对权威,师生关系如同君臣关系一般,荀子就直截了当地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显然,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出于巩固专制政权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强化了教学内容的神圣性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性。由此,学校便逐渐演变为这样一个实施机构:作为有权势者的教师对作为无权势者的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至今依然如此。对此,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一起拿来,作为维系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的依据,也不能打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旗号,以各种新型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为武器,把教学内容的神圣性、教学过程的权威性都看作是僵死的、陈腐的东西全部格式化,而要运用现代的民主的教学思想去改造它、完善它。
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讲到接受人类文化遗产时曾指出:“当我们去吸收它,并使它成为我们所有时,我们就使它有了某种不同于它从前所有的特征。”对待教学传统也是如此,我们在继承的同时,需要突破,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特征,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否则,教学传统就无生命力可言,它的推动教学发展、推进文明传承的作用就无从实现。
守护传统不是故步自封,“眼睛朝内”的同时还要有“眼睛朝外”的胸襟和勇气。我们要看看世界教学改革的总体走向,用国际视野来审视我们的教学传统,辩证地汲取人类文化活动中的共同的养料。特别要注意汲取其中的精神实质,不要追求表层的、形式的相似,不求“貌合”,但求“神聚”。自主学习不是非要将教师赶下讲台才能实现,合作学习不是一定要几人一组围坐讨论才可组织,探究学习不是规定教师一堂课只能讲几分钟就能达成。新的教学方式,张扬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如《尚书》所言,“惟人,万物之灵”,亦如孟子所言,“万物皆备于我”,更如王阳明所言,“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假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少一些感性的跟风,多一些理性的审问,就一定能够触及教学现象背后最朴素、最本真的精神实质。只有“人”,才是教学的“神”;只有“为人”的教学,才是“有神”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改革,就一定会是自信而又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改革。
(作者为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1]胡金平.教育传统:教育现代化无法割断的联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2]杨启亮.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