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2017-02-26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教育工作者一带

钱 冲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郑州451150)

2017年2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并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思想基础”[1]。新的观念需要新的标准,新的标准更需要合理的发展目标与方向。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当与时俱进,及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时代的发展方向有机结合。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分析“一带一路”的提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产出影响的主要原因,才能科学地作出相应的对策。

1 “一带一路”战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1 多元文化的冲击

2015年,47所中外高校共同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但是,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和防范一些低俗文化,很可能为本国文化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坚持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2]。然而,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他国文化理论和价值观念不断引入,并逐渐流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尚处于学习阶段的他们由于还没有成熟的理念信仰和理论积淀,在多元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辨析能力不够,容易沉迷于他国某些文化的迷惑与享受中。近年来,部分高校学生对国外节日过分热衷,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极度冷淡,这些行为不仅对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发展带来冲击。此外,虽然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但仍有部分反华势力妄图对我国的文化建设进行破坏,不法分子很可能会利用“一带一路”的开放政策破坏社会主义建设。

1.2 价值观念的渗透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命运、相同的发展机遇以及共同的发展愿望,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沿线各国在经济、能源、技术输出的同时,也为各国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是中国与沿线各国在国家性质、发展模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略有差异。我国高校的价值观念建设主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任务,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然而,在“一带一路”沿途经过的国家,特别是在欧洲、西亚、东南亚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传统宗教在这些国家催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价值观的差异性很可能会对我国人民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高校的大学生,他们肩负着发展的重任,能否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念、抵御外来腐朽观念的渗透非常重要。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种价值观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趁虚而入,在不同程度上又加大了信息监控的难度;加之部分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以及自身对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应力较弱,势必导致个别学生崇洋媚外、价值观念模糊,甚至滋生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

1.3 理想信念的动摇

习主席曾说过“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3],理想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影响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后,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沿线众多国家的支持与响应,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沿线各国的国家性质、文化基础、思想观念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我国在思想建设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渗透,导致部分人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信仰开始迷茫,进而出现精神“缺钙”。例如:个别人崇洋媚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没有信心,甚至批评、贬低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空想,并把配偶子女移民国外,随时准备“跳船”;还有的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心里已经没有任何敬畏,个人行为没有底线。以上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防止部分学生在外部思想的引诱下卷入他国信仰的漩涡,这对我国的高校人才建设会产生重大影响。

1 .4 教育与就业意识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曾谈到“我们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推动沿线各国高等教育合作,提升合作办学的能力与水平”。提高教育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教育和就业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近几年,我国外来留学生总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来自个别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人数却呈现出上升趋势,可见,我国的对外教育体系将面临一些改变。另外,对国内教育体系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部分高校还延续着相对传统的专业学科教育体系,存在专业设置守旧、专业泡沫化等现象,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发展模式,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而某些工作岗位又缺乏合适的人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做好“引进来”与“走出去”,提高教育质量,为国际社会培养更多实用人才将变得日益重要。

2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分析

2.1 高举旗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把握新形势,拓宽新阵地”的同时,必须高举旗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高举旗帜,做到明道、信道,坚定自己的立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导学生把握大局、认清形势,积极学习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并响应党和国家作出的决策。其次,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意识形态进行科学引导,要向学生讲清楚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由于不同的国情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理念,以及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历史命运选择、发展道路等问题。另外,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教师和辅导员更要加强自身的学习,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鉴别外来思想和坚定自己的信仰。

2.2 横向联合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外部思想观念也开始逐步渗透,当今单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加强国内各大高校的横向联合,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合作交流平台,无疑是一个相对有效的途径。目前,国内校际交流平台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每年都有一些活动方案;各大高校也已经把这样一个平台看成高校师生共同发展的契机,在平台上,通过信息、经验的共享,有利于大家共同讨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和面临的新问题。

2.3 把准方向

习主席说:“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多种思想并存的意识形态发展中,文化自信与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特别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准方向,捍卫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指导地位,并通过各种途径与形式,在校园内外积极传播“一带一路”的新故事、新声音。因为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国内人民还是沿线其它国家,他们需要深层次了解中国的好故事,听到中国的好声音。当然,我们也要积极学习借鉴各国文化,在合作中扩大共识,消除个别国家对我国的扭曲与偏见,更好地维护中国形象,展现中国风范,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思想的不断提升,思想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沟通世界的桥梁,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 黄德林.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2] 钱冲.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5:13-15.

[3] 黄卫平.全球化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1-35.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教育工作者一带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混血家庭的悲剧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