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7-02-26段素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微创

段素伟

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濮阳 457000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段素伟

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52例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术中配合、术后病情监测及康复指导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中47例血肿清除量满意,顺利拔除引流管。引流时间3~7 d,平均4.60 d。3例引流第3天病情加重,遂转开颅手术。2例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出院时完全恢复生活自理11例(21.15%),部分生活自理19例(36.54%),重度致残、完全需要帮助18例(34.62%),死亡4例(7.69%)。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能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做好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护理

2012-09—2016-01间,我们对52例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术中配合、术后病情监测及康复指导等围术期护理措施,效果肯定,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男36例,女16例;年龄37~71岁,平均53.60岁。均有高血压病史6个月~20 a,均伴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或昏迷等。发病到入院时间20 min~6 d。CT检查示:基底节出血25例,颞叶出血15例,额叶出血8例,脑室出血4例。出血量30~100 mL。均根据颅脑CT选择最大血肿层面中心为穿刺靶点,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术[1]。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迅速完善血常规、血凝四项、血糖、血电解质及输血四项、CT等检查。做好配血交叉试验和备皮。避免过度或频繁翻身以免出血加重或再出血。备齐利多卡因、血肿穿刺针、引流袋等手术及抢救用药和物品。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瞳孔变化及对光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2)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因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障碍,易出现自悲、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方法和安全性,取得信任和配合,消除其焦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

1.2.2 术中护理配合 配合医生将患者摆放合适体位。保持患者安静,对躁动明显患者给予镇静剂或用约束带固定。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呼吸、体温及瞳孔、尿量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2.3 术后护理[2-3](1)基础护理:头部常规置冰枕,帮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尽量减少头部活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血压控制在140~160/8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根据血压水平随时调节静滴速度,使平稳血压下降。对躁动患者加强约束措施,预防坠床及引流管计划外脱管。保持室内安静、整洁,限制探视人员,定时开窗通风和空气消毒。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维持血氧饱和度的良好性。对昏迷较深、痰液较多且黏稠的患者应及早气管切开,雾化吸入。术后清醒患者,第2天可给予流质饮食,并逐渐由半流食向普食过渡。对意识不清患者,遵医嘱早期给予鼻饲饮食,鼻饲速度和量适当。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定期给患者翻身、拍背、按摩,避免发生压疮。(2)引流管护理:将头部引流管位置妥善安置(一般低于头部20 cm)并固定于床头,避免引流管受压、曲折。保持引流管绝对密闭和通畅。定期更换引流袋,操作时动作轻柔缓慢,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并做好记录,如引流量过多与血肿大小不成正比,引流液颜色加深或混有大量脑脊液,且流速度加快,则提示有脑室出血或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对留置尿管患者应早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定时开放并观察颜色及尿量,定期做好尿道口的消毒和膀胱冲洗,每天更换引流袋。(3)病情监测: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肢体活动,持续心电监护。准确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患者意识状态恶化或出现躁动时,或出现继发性偏瘫或偏瘫加重,提示有颅内继发出血或引流管不通畅。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查找原因和处理。(4)康复指导:鼓励患者有效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病情平稳后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做四肢伸展运动。对偏瘫者要及时被动活动四肢关节,按摩肌肉。待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肌力有所恢复,可指导患者自行进行翻身坐起、站立及肢体主动运动训练,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注意锻炼时间和强度,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以使患者感到适度疲劳为宜。

2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中,47例经引流血肿清除(血肿清除量≥80%)满意,顺利拔除引流管。引流时间3~7 d,平均4.60 d。余5例中3例引流第3天病情加重,遂转开颅手术。2例因病情恶化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出院时完全恢复生活自理11例(21.15%),部分生活自理19例(36.54%),重度致残、完全需要帮助18例(34.62%),死亡4例(7.69%)。

3 小结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可有效缓解血肿压迫、降低颅内压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人员精心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疏导,术中精心配合,术后严密细致观察病情及科学指导康复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之一[4]。

[1] 王艳丽,冯照新,范波胜.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92-93.

[2] 李雪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297-297.

[3] 韩艳艳,王银玲,郝鑫娅.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8):138-139.

[4] 任德丽.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33-134.

(收稿 2016-12-31)

R473.6

B

1077-8991(2017)04-0112-02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