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2017-02-26王文霞范鹏莺
王文霞 范鹏莺
1)河南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安阳 455000 2)河南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安阳 455000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王文霞1)范鹏莺2)
1)河南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安阳 455000 2)河南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安阳 455000
目的 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对5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1 a,本组51患者术后自然妊娠17例(33.33%)、妊娠分娩13例(25.49%)、足月分娩13例(25.49%)及临床妊娠14例(27.4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疗效显著,术后患者妊娠率高。
宫腹腔镜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cmetriosis,EM)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易导致女性月经过多、痛经,甚至不孕。文献报道[1],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能力极其低下,仅为正常可孕妇女的1/10~1/2。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合并内膜息肉,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7.6%~68.35%,为不孕患者常见内膜良性病变之一。不孕患者中高达15%~24%患有子宫内膜合并息肉[2]。2013-05—2015-04间,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5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患者给予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痛经、周期性膀胱刺激征、月经来潮时间提前、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经期肛门坠痛、性交痛及贫血等症状。彩超检查子宫内可见囊肿型包块,腹腔镜下可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根据RAFS分期标准[3],Ⅰ期19例,Ⅱ期 17例,Ⅲ期9例,Ⅳ期6例。均经宫腔镜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年龄20~40岁,平均30.19岁。不孕时间1~5 a,平均3.19 a。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取头低足高膀胱截石位施术。
1.2.1 腹腔镜手术 脐上缘作1 cm切口,建立气腹。放置10 mm Trocar为主操作孔。置入腹腔镜仔细探查盆腔。分别在右下腹麦氏点及左下腹对应点置入5 mm Trocar作为副操作孔。根据病灶的大小、部位及性状,分别实施电凝、剔除及单侧卵巢切除术。标本装入标本袋内送检。对盆腹腔粘连及子宫直肠窝进行分离,恢复盆腔正常结构。生理盐水冲洗术区。并通过宫腔镜的灯光投照对腹腔镜手术进行监视,以防发生子宫穿孔。手术完毕后,释放气腹,关闭腹壁各戳口。
1.2.2 宫腔镜手术 膨宫液为0.9% 生理盐水,压力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流速100 ~ 120 mL/min,电切功率160~280 W。常规消毒后将宫颈扩至6.5号,置入宫腔镜。确定息肉位置、范围及数量后,根据息肉大小和部位,分别采用息肉钳、宫腔镜剪刀及刮匙搔刮等将息肉去除,并行诊刮术。宫腔放置导尿管3 d,引流宫腔积液及压迫止血。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3 d。
2 结果
术后随访1 a,本组51患者术后自然妊娠17例(33.33%)、妊娠分娩13例(25.49%)、足月分娩13例(25.49%)及临床妊娠14例(27.4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为3%~10%,常发生于宫体后方骶韧带、卵巢一侧或双侧等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月经异常、盆腔包块、痛经、性交痛、不孕等,这可能是因为盆腔血管扩展、经血逆流、异位囊肿等所致[4]。该病多并发子宫内膜息肉,极易导致患者不孕,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王洋等[5]报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患者,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状况,提高妊娠率,术后妊娠率高达26%~78%。腹腔镜手术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并分期,最大程度将病灶清除,并将腹腔液中的抗体及细胞因子等有害物质祛除。通过对粘连进行分离,重构盆腔解剖关系,进而促进妊娠,提高妊娠率。宫腔镜可对宫腔形态进行清晰、直观的探查,进而在保证宫腔周围内膜组织完整不被伤及情况下,将内膜病变有效清除。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可较为清晰地对病灶细微变化进行观察,利于病灶彻底清除,并有效防止子宫穿孔和周围组织损伤。
我们选取5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患者,给予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 a,患者自然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达33%及27%以上,足月分娩率及妊娠分娩率分别达25%和27%以上,与有关文献[6]报道的结果相符。
由于目前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长期高水平雌激素刺激、炎症或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7]。因此术后应针对过高雌激素状态,继续采用孕激素治疗以防止复发。
[1] 方明珠,郭华峰,郭宝芝,等.宫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9):3106-3108.
[2] 徐改香,王宝金,申爱荣,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与子宫内膜息肉相关性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4):355-357.
[3] 周应芳,崔恒,乔杰,等.应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1,2(2):68-71.
[4] 祁慧玲,任喜捷.内膜异位症不同术式治疗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2):46-47.
[5] 王洋,马彩虹,乔杰,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的自然妊娠结局[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3):207-211.
[6] 王军玲,罗淑红.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6,25(4):118-120.
[7] 孟迪云,万择秋,周朝铕.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52-1753.
(收稿 2016-01-12)
R711.71
B
1077-8991(2017)04-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