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纵隔囊肿胸腔镜手术疗效分析

2017-02-26陈忠建李芳陈振良翟波王鹏高石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肋间源性胸腔镜

陈忠建 李芳 陈振良 翟波 王鹏高 石磊

郑州市儿童医院胸心外科 郑州 450000

小儿纵隔囊肿胸腔镜手术疗效分析

陈忠建 李芳 陈振良 翟波 王鹏高 石磊

郑州市儿童医院胸心外科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纵隔囊肿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68例纵隔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整切除纵隔囊肿。术中出血量3~10 mL,无输血病例。手术时间35~105 min,住院时间3~8 d,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患儿。结论 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囊肿患儿,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可靠。

胸腔镜;纵隔囊肿;小儿

纵隔囊肿是小儿胸外科的常见占位性病变,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以往主要以传统开胸手术切除为主,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小儿胸部手术。2012-07—2015-06间,我们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纵隔囊肿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患儿,男39例、女29例;年龄 8个月~11 岁,平均6.92岁。术前增强CT检查显示:囊肿直径3.5~15 cm,平均7.14 cm。其中支气管源性囊肿36例,食管源性囊肿16例,其他源性囊肿6例。

1.2 方法 术前有8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控制感染后行胸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健侧90°卧位,头部前倾 15°~20°。取患侧腋中线 5~6 肋间1~1.5 cm 切口作为胸腔镜观察口。如果囊性占位位于前纵隔,在腋前线与 4~5 肋间交会处做前操作口。囊性占位位于中后纵隔,在腋后线与 6~7 肋间交会处做后操作口。胸腔镜下先分离外膜,应用直角钳或圈钳游离组织,并用电凝刀,锐性加钝性逐步将囊肿从周围的血管、神经,气管、食管等组织中剥离出来,较大的血管用肽夹结扎或缝扎。囊肿较大的先放液后再切除,将取出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生理盐水冲洗胸腔,检查无出血或漏气后,常规胸腔引流,关闭切口。

2 结果

本组67例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1例因囊肿较大且有一较粗的血管在囊肿根部较深穿过,分离时出血较多,遂及时中转行开胸手术,术中见囊肿向颈部延伸,将其根部剥离后切除。患儿囊肿均得到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8~76 min,平均58.38 min。 术中出血量3~10 mL,无输血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 3~7 d,平均4.6 d。术后病理检查示:支气管源性囊肿36例,食管源性囊肿16例,心包囊肿6例。随访3个月~2 a,行胸片检查,无复发,患儿活动量及活动耐受力正常。

3 讨论

纵隔囊肿患儿大多无自觉症状[1],但由于囊肿位于气管、食管、大血管和神经聚集的部位,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功能障碍。如压迫气管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及易患呼吸道感染。因此一经发现应及早手术[2]。开胸手术虽然能在直视下对囊肿进行切除,但创伤较大、恢复慢、并发症多。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电视胸腔镜胸腔内手术(如肺大疱结扎术、胸腔探查术、肺楔形切除术等)逐渐在临床开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3-4]。虽然胸腔镜下小儿纵隔囊肿切除术较成人手术有一定的难度,但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较小,疼痛明显减轻,术后恢复较快。手术成功的关键是:(1)术者需具有熟练的胸腔镜操作技术和丰富的纵隔占位切除经验。(2)准确评估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囊肿直径不超过15 cm ,肿瘤的位置较为表浅,最好偏向一侧。表面无重要组织覆盖。囊肿与周围的大血管粘连较轻)[8]。(3)术前行增强CT检查,除了解囊肿的位置、大小、范围外,还应了解有无大的血管侧枝和与食管、气管的关系。综合分析后合理制订手术方式和入路。须注意:(1)部分囊肿的根部是气管、食管壁的一部分,剥离到囊肿的根部时,应尽量减少过度牵拉,避免将其当成囊壁误切[5]。(2)如囊肿较大可抽取囊液减少张力和大小[6],也可分块切除。应尽力完整切除囊壁,如无法完整切除,须电灼其残留的囊壁以防复发[7]。(3)Trocar应放置在容易接触囊肿病变的位置。本组放置在患侧腋中线 5~6 肋间作为胸腔镜观察口,在腋前线与 4~5 肋间交会处做前操作口,对较大的囊肿上下纵隔的都较适合。对于偏上或偏下的囊肿,可上下移动一个肋间,操作起来更方便。

[1] stremmel c,Passlick B.surgery of medlastinal tumors[J].Chirurg,2008,79(1):9-10,12.

[2] 许川,梅宏,韩连奎,等.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41例报道[J].重庆医学,2015,20(3):403-405.

[3] 李伟民.电视胸腔镜辅助治疗后纵隔肿瘤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5):43-43.

[4] 李广旭,武永广,宋平平,等.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癌症进展,2014,10(3):268-271.

[5] Nio M, Nakamura M, Yoshida s,et a1. Thoracoscopic Rernoval of Neurogenic Mediastinal Tumors in children[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2005,15(1):80-83.

[6] Fraga Jc,Rothenberg S, Kiely E,et 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resection for pediatric mediastinal neurogenic tumors[J].J Pediatr Surg,2013,47(7):1349-1353.

[7] 王文晓,李龙,刘树立,等.腹腔镜纵隔肿瘤切除二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31(7):561-562.

[8] 杨列,姜建青,郑轶峰,等.全胸腔镜下胸腔内巨大包块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J].西南军医, 2012, 14(5):697-699.

(收稿 2016-11-10)

R655.5

B

1077-8991(2017)04-0053-02

猜你喜欢

肋间源性胸腔镜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