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物抒情
——巧抓特点抒真情”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7-02-26陈芬芳

初中生世界 2017年28期
关键词:借物动用抒情

■陈芬芳

“借物抒情
——巧抓特点抒真情”教学设计与反思

■陈芬芳

【教学目标】

1.动用多种感官寓情于景,使情感抒发更生动。

2.借助联想和想象,使情感抒发更细腻。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找到感性的“情”和理性的“物”之间的交融点。

【教学过程】

一、写作学情调查,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一节作文课,但老师不知大家在作文方面都有哪些困惑,同学们可以告诉我吗?

生:不会用好词好句。

生:弄不清题目的含义。

生:写出来的文章总感觉很浅显,不会点题。

生:选用的事例总是大家都能想到的。

……

师:选材新、语言妙、立意高、结构巧是我们写作的四大法宝。今天这节课老师教你们一个借物抒情的方法——巧抓特点抒真情。

二、片段展示,体会情感

1.动用多种感官寓情于景,抒发情感。

师:对于经典,常温常新,鲁迅的《社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齐读PPT上的这段文字。

生(齐读):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师:经过这么多波折,终于能够看戏,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愉快、喜悦、急切、欢快、兴奋。

师:所以在他眼中,景当然也是美的,我们看作者抓住了哪些景进行描写?

生:豆麦、水草、月色、连山、赵庄、渔火。

师:作者通过哪些感官写景呢?

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师:好心情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朦胧的月色也让人感到温馨甜蜜。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所以为了情感抒发的需要,作者才选取了有特色的景,并且动用多种感官来描写。

方法总结一:动用多种感官寓情于景,使情感抒发更生动。

师:像这种动用多种感官写景的文章,我们还学过哪些?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等。

2.借助联想和想象,抒发情感。

师:(PPT展示紫藤萝图片。)请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紫藤萝。

师:我们学过《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由弟弟的病逝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他是借助什么抒发这种情感的呢?就是这一树紫藤萝。

(PPT展示紫藤萝,生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师:通过作者细腻的描写,我们感受到了怎样的藤萝?

生:旺盛、茂密、鲜艳、娇艳、美好、饱满、生机勃勃、生命力顽强……

师:感受确实很深刻。作者由一树旺盛的藤萝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进而联想到人的生命,发出“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慨叹,进而让自己走出阴霾,所以作者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以什么态度迎接生活?

生:以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作者由花联想到人,从而抒情达意。

方法总结二:借助联想和想象,抒发情感。

3.学以致用。

师:同一种物,因为你的心情不同,写出来的味道也会不尽相同。

(PPT展示一些景或物的图片。)

雪、海、水、月、荷、梅、竹、绿。

(配轻音乐,图文并茂,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

师:一飞雪、一深海、一潭水、一弯月、一池荷、一剪梅、一翠竹、一抹绿。

(生倾听、欣赏、想象。)

师:请小组同学讨论,当你心情愉悦时,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感受?当你心情低落时,这些景物又会给你什么感受?

(景物的色调与情感要契合,一般来说,明朗的景物,适合抒发欢快、喜悦或闲适自然等情感;色调暗淡的景物,适合抒发忧郁、失意、痛苦等情感。)

五、学生创写,交流展示

师:用今天学过的两种写法,动用多种感官寓情于景,发挥想象,抒发真情实感,150字左右。

1.学生写,师巡视。

2.生展示,补充,师生共评。

3.学生进行二次修改。

4.生读,师生评价。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动用多种感官寓情于景,借助联想和想象抒发情感,使得文字充满灵性和变化。相信巧抓景物特点,定能为你的文章增色,为你的情感添彩!

【教后反思】

1.从写作学情出发,寻找切入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中,安排了写作专题“借物抒情”,但“借物抒情”这一课题感觉很空泛。究竟借助于哪些物,又抒发什么情感,学生不易把握。为此,我围绕“一个主题、两个切入点”设计本课教学。“一个主题”即作者要抒发的情感,“两个切入点”即动用多种感官写景,使情感抒发更生动,借助联想和想象,使情感抒发更细腻。

本节课就是从学生最基本的写作学情入手,立足学生实际,从已学的知识中寻找素材。教给学生具体可感的、易于操作的方法,让他们有物可写、有话可说、有法可抓、有律可循,从而达到巧抒情、巧立意的目的。入手虽小,但却立意高远,文章的魅力也就在此了。

2.从“微”字入手,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微型化写作教学,是指教学目标微型化,所以我把本节课的主要目标确定为两个:即动用多种感官寓情于景,使情感抒发更生动;借助联想和想象,使情感抒发更细腻。因此本节作文课目标小,定位准,难度低,易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所选事例都来源于书本,来源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这些经典语句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诗意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体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兴趣浓,学生讨论、发言、展示都很精彩,教学之后的说、写又促进学生练笔,达到“以我手写我心”的目的。二次修改以及补充环节,使文章语言更丰富、表达更准确、抒情更到位、立意更高远。

本节课实用性强,能以学生为本,学生的精、气、神在这节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效果显著。

3.课堂预设之外,生成更精彩。

课堂上学生并没有按我的预设生成,所以我随时调整教学思路,没想到预设之外,课堂意想不到的生成竟成为本节课的亮点。在展示交流阶段,学生说到荷的别称:凌波仙子、芙蓉、菡萏,想到荷的美丽、端庄,联想到很多写荷的诗,由荷想到君子……真是诗兴大发、浮想联翩!突然有位学生站起来为校长点赞,说校长正直,不偏袒,像荷一样。我故意调侃说:“校长偏袒也不会让你看见呀!”全班大笑,课堂春意浓浓。他很坚定地说:“不是。”我又接着追问:“你和校长是亲戚吗?”他摇摇头,目光中满含期待。我表扬了他,并且因势利导:我们写文章不仅要抓住事物外在的形、色、味、态、声、势,更要抓住事物内在的性格、气质、品质,并且要由物及人,这个“巧”字就体现出来了,立意也就高远了。

校长如荷,这是多么好的评价!我对校长钦佩不已,学生在公开场合夸校长,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校长是学校的领头羊,校长在学生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令人羡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看来校长真是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典范。校长的正直、大度、无私、奉献,让人折服。

今天真的是不枉此行,不仅结识了这群文采飞扬的学生,还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这样一位校长,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学生的一番话让我看到教育的春天在这所学校!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写作学情的初中微型化写作课程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JK11-Z022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

猜你喜欢

借物动用抒情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借物思考解难题
借物抒情
基于波前快速推进法的页岩气储层动用预测
致密砂岩油藏流体赋存特征及有效动用研究
白龟山水库动用死库容应急供水研究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