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的花朵”美丽绽放
——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手绘T恤”课程叙事
2017-02-26■陈君
■陈 君
让“流动的花朵”美丽绽放
——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手绘T恤”课程叙事
■陈 君
我校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就学的一所初中,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原因,孩子们普遍综合素质欠佳,缺乏自信。“手绘T恤”课程的实施,让孩子们享受了绘画的快乐,同时也是探寻生命真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促进的过程,有效的艺术课程能够滋养心灵,也是艺术教师要给予学生的内心力量和童年礼物。
快乐兴趣自主合作自信
我校地处城郊接合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学校生源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海门镇外来务工人员孩子集中就学的一所初中。学校三分之二学生的家长从事蔬菜种植、送水、家政服务等工作,家庭月收入较低。家庭经济的拮据、家长自身文化素养的低下,再加上以前在老家接受的基础教育不太完善,艺术教育更是空白,学生综合素质欠佳,且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导致他们具有的纯朴、勤奋、吃苦、意志力强等教育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提升学生的自信也就成了学校最需解决的问题。
构建快乐的校本课程,让孩子们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其实就是帮助他们生动地成长。学校的“手绘T恤”课程,就是让学生快乐成长的有效载体。
一、快乐,课程架构的价值所在
1.课程缘起。
根据多年美术教学的经验,学生对“操作性”强的美术作业是极感兴趣的。比如:用修正液作画、用陶泥造型、用废旧材料拼贴、在KT板上画画等。受此启发,我和美术组的同事在学校组织了一次在T恤上进行手绘的活动,如我们所愿,活动很成功,学生很快乐。那时的“手绘T恤”只是一个活动,它与课程无关。
当看见学生穿着自己手绘的T恤面带笑容走在校园里,我们感动了,因为这笑容太灿烂了,从未有过。他们是一群流动的花朵,很少体验过成功的喜悦,因此不曾有过绽放的美丽,而那次的“手绘T恤”活动让他们有了一次“我也很棒”的感觉。那些没有参加的学生也投来了羡慕的眼神,他们纷纷要求参与到“手绘T恤”的活动中来。
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这是“手绘T恤”课程开发最根本的关注点,也是校本课程应该秉持的基本理念。
2.课程的价值。
“手绘T恤”课程是不是就只是教会学生在T恤上画画呢?不,不仅仅只有绘画的价值。
第一,帮助学生了解T恤的历史、功能及价值,是教师的一次文化引导、学生的一次自主探索;第二,帮助学生学会在T恤上构图和造型,是教师的技能引领、学生的尝试创新;第三,帮助学生了解丙烯颜料的不褪色,是教师有意设置的悬念、学生共同实验的结果;第四,学生穿着亲手绘制的T恤踏着节奏表演,是教师的一次策划,学生的一次展示……综上所述,“手绘T恤”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体验,这也正是新教育课程最本质的特点。
在“手绘T恤”课程的意蕴中,起点是师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开始,是教师对课程理解的起始;终点还是师生,是师生共同的成长和发展。居于二者之间的就是引导、探索、实验、教学、策划、表演等一切计划、设想、评价等经历,三者合起来,就是“手绘T恤”课程。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那些经历让“流动的花朵”有了一次次各尽所能的尝试、交流、实践、展示的机会,除了帮助学生领略手绘T恤的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之乐和生活之趣,建立乐观、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通过学生的成长促进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就是我们对“手绘T恤”课程最终目标的定义:实现课程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情绪情感的提升,让我们在快乐和自信中共同成长。
所以,快乐和自信是本课程的核心所在。
二、兴趣,课程内容梯度设计的基点
兴趣是天赋的资源,是未被利用的教育资源。“手绘T恤”课程就是要提供给学生表现、表达兴趣的机会。课程立项后,我们美术组非常重视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开发。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兴趣信息,然后就课程内容让学生提供或选择自己感兴趣、有价值的内容,实施过程中再及时听取学生的阶段性评价,促进对课程内容的改进。教师是课程开发的核心人物,而学生是课程开发的接受者、参与者、反馈者,他们是课程开发的主人公,所以学生的兴趣是课程内容设计的基点。
首先我们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卡通造型作为“手绘T恤”课程的入场篇,入场之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如:T恤的历史、功能及价值、题材内容以及如何购买T恤、如何在T恤上进行构图、造型、涂色等,都属于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其次,梳理美术教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表现技法运用到“手绘T恤”上,如七年级的变体画、八年级的工笔荷花等。第三,增加学生喜欢的国粹和我们南通的民间艺术,如:画脸谱、蓝印花布图案等。
据此我们确定了4个阶段的课程内容:
第一阶段:七年级第一学期,基础知识,包括:①手绘T恤的文化;②首次实战:卡通造型。
第二阶段:七年级第二学期,创意设计,包括:①图形创意,变体画在T恤上的运用;②国粹艺术在T恤上的表现,画脸谱。
第三阶段:八年级第一学期,在T恤上画出工笔效果,画荷花。
第四阶段:八年级第二学期,民间艺术在T恤上的运用,把蓝印花布图案搬到T恤上。
从卡通、变体画到脸谱、荷花、蓝印花布图案,课程架构在内容上丰富而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卡通、变体画的常规涂色、工笔荷花的渐变涂色、蓝印花布图案的镂刻印刷等,课程因技法的变化而有趣,更是让他们感到好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是一种快乐。
本课程内容除了课程教学以外,还增加了一些课程活动,如班服制作、T台走秀等。这些活动寓教于乐,“流动的花朵”在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展示才华,快乐绽放。
三、自主合作,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
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我的衣服我做主”,强调学生的参与。特别是手绘T恤的首次实战,课程教学的模式非常重要,它不同于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也不同于单主题的美术社团活动。学生对于首次实战有很多问题,如:“在衣服上怎么画画呀?”“画在衣服上的颜色能洗掉吗?”“这个颜料和我们平时所用的水粉颜料一样吗?”……教师根据学生绘画能力的差别进行分组,分解主题,制定方案,包括网购白色T恤、探究T恤文化、查找题材内容、研究方法步骤等,全部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体验性的学习过程。体验过程中,学校的教室、电脑房、图书馆、办公室、画室等地方,到处有学生忙碌的身影。这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原有的纯朴和勤奋让人感动:登记尺寸,网购T恤,收集T恤,拍下照片,请教询问,记下答案……孩子们很认真;询问网上购物经验,讨教上网搜索技巧,请教学习PPT软件,自主在白T恤上构图、造型,做实验观察丙烯颜料是否褪色……孩子们很主动。这过程既赋予学生快乐的状态,又赋予学生一种责任感,所有学生充当着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角色,他们要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和讲解来完成预定的任务。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各种性格的学生积极交流着,交流中不再胆怯和怕羞,不再被动和掩饰,各尽所能的快乐让这群“流动的花朵”都充满了自豪感。
课程实施过程因教师的放手、学生的自主合作而快乐,而快乐不正是课程有效实施的体现吗?快乐而有趣的“手绘T恤”课程已超越了美术学科,走上了综合课程设计与操作之路,成为形象性、情感性、活动性相结合的审美实践活动。
四、自信,课程成效的美好愿景
现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手绘的T恤,它成了我们学校夏季的校服、班服。那一件件妙趣横生的手绘T恤上,有孩子们对T恤文化的理解和运用,有造型设计到色彩运用等美术技能的掌握和尝试,有对生活再创造的零星火花的迸发……这些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段性的终点。从起点开始,到阶段性终点结束,这是课程实施的历程,所有的历程就构成了课程的道路,这是新教育对课程最本初的比喻,即称课程为“道路和历程”。新教育强调这段道路两旁的风景,而这风景也就是隐藏在“手绘T恤”背后的故事。在那“手绘T恤”的背后,有孩子们为准备手绘前的辛苦付出,有合作探究的愉悦,有自我展示的紧张和喜悦,有审美理念的诞生,有关注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起始……这些是课程道路的一部分,并且是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怯怯的声音变得响亮起来,拘谨的行为逐渐活泼起来,特别当孩子们穿着自己的“手绘T恤”“我衣我秀”时,快乐洋溢在脸庞上,不仅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手绘T恤”课程持续的一个阶段之内,他们已慢慢地敞开心扉,视野不断开阔,自信不断增强。他们的内心也产生了巨大变化,羞涩、胆怯、抗拒、自我封闭在灿烂的笑容中逐渐消散,愉悦的氛围已唤起了同学间快乐、友爱、信任、自豪的情绪体验。
课程实施的过程,我们老师也用心动情,在改变孩子的同时,也给了自己改造和改变的机会,是课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当我们引领着这群“流动的花朵”一起享受快乐课程时,其实也是我们在一起探寻生命真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促进的过程。
以艺术课程滋养心灵,让艺术活动成为学生心灵腾飞的翅膀,这正是我们艺术教师要给予他们的内心力量和童年礼物。
(作者为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级中学教师)